寻找53年,维族老人终见汉族姐姐

来源 :时代邮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_ty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不久,在央视《等着我》节目现场,两位年逾七旬的老人紧紧相拥,老泪纵横。其中一位来自新疆的艾外都·阿不都老人,用带有浓重新疆口音的普通话,奋力说道:“姐姐,我想你了,我找你了,找了你53年……”被艾外都称为姐姐的老人名叫王香莲,她说:“当年我仅做了一件小事,你却惦记了半个多世纪。”在两位老人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

绝处逢生,求医无果遇“药神”


  1964年,对于新疆小伙子艾外都·阿不都来说,是极为苦难的一年。此前,作为家中顶梁柱的的父亲阿不都·卡斯木病倒了,年方20岁的艾外都为了照顾爸爸,干脆辞掉了他在家乡新疆哈密柳树泉农场的工作。
  谁知到1964年,父亲的病情加重,肿大的部位长出一个个肉瘤,疼痛难忍。见父亲被病痛折磨,艾外都决定无论如何也要带父亲到哈密的大医院去看看。
  艾外都背着父亲登上火车。车厢里来来往往的乘客,不时往阿不都老人身上那夺人眼球的肉疙瘩看,仿佛参观一个怪物。这时,有位身穿军大衣,头戴军帽的姑娘走过来,蹲下身来,像医生一样仔细摸了摸肉瘤,又若有所思地检查了一阵子。艾外都十分惊讶,父亲的样子挺吓人的,人们唯恐避之不及,这个姑娘年纪轻轻的竟然敢如此靠近。
  原来,姑娘名叫王香莲,是西安一所医学院的学生,这次放寒假到乌鲁木齐探亲。王香莲对艾外都的父亲说:“老人家别担心,您这病,能治!”那神情,似乎是个经验丰富的医生面对一名普通感冒病人时那般充满自信。随后,王香莲起身告诉艾外都:“可别再拖了,赶紧到医学院(今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来,我在那里等你们。”说完,她从包里摸出纸笔,記下了艾外都的通信地址,又在另一张纸上,写上自己的地址递给艾外都,之后就下了车。
  艾外都手里紧紧握着王香莲留下的地址,激动得向窗口使劲挥手。可艾外都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一别就是整整53年,他对王香莲的印象,也永远定格在了那一刻。

萍水相逢,军医“姐姐”施大爱


  回到家中不久,艾外都收到一封来自乌鲁木齐的信。信中写道:我已经去乌鲁木齐医学院看了,没见到你们。怎么没来?老人家的病可不能拖。
  一个月后,王香莲再次来信,告诉艾外都寒假结束了,在乌鲁木齐的探亲时间也结束了,她现在要回西安上学。如果老人家到了乌鲁木齐的医院,要立即写信告诉她新的地址,她会跟艾外都联系。最后依然强调,不要耽误病情。
  这封信让艾外都坐不住了,仅有一面之缘的人都如此关心父亲的病情,自己却在家里无所适从,他再次鼓起勇气,给哈密政府写了封求助信,详细说明了家里的情况和所面临的困难。
  很快,各级政府补助了艾外都家350元,并承诺在乌鲁木齐的治疗费全额报销。那天春光明媚,艾外都从政府领回这笔救命钱时,感动得不知所措。
  1965年3月15日中午,艾外都同母亲一道,陪同父亲登上了开往乌鲁木齐的火车。火车站隔壁就是邮局,似乎心有感应,艾外都在上火车前到邮局逛了一圈,竟意外收到王香莲写来的第三封信。信里依旧念念不忘老人家的病情,询问治疗进度,寄托了她在千里之外的牵挂,并在信里夹了10块钱。艾外都激动得一阵哆嗦,他们明白这10块钱的分量!

  在医院住下后,艾外都写信到西安,告诉王香莲住院地址。很快,西安回信过来,每一次都嘱咐艾外都如何照顾父亲,并让他回信告诉她治疗进度、恢复情况、用药情况等。
  在两个半月的治疗期,艾外都陆续收到王香莲好几封信,每封信里都夹有钱,艾外都计算过,王香莲前后寄了140元钱。艾外都在信里转达了父亲的感激,希望认王香莲为干女儿。王香莲爽快答应,说很开心多了一双父母和一个弟弟。两人从此以姐弟相称。
  1965年6月初,阿不都老人康复出院。艾外都托朋友在乌鲁木齐的广播电台发了一篇稿子,写下了王姐姐帮助父亲的故事。朴实的农村青年,不知道如何表达心中的感动与感恩,只好通过无线电波传送真诚的谢意。他还希望通过电波,把王姐姐的大爱播撒到四面八方。

跨越半个世纪,一家三代寻恩人


  1969年,阿不都·卡斯木老人肉瘤复发,王香莲建议他到西安看病。听说要去西安,艾外都格外高兴,因为西安有他亲爱的王姐姐。相互通信几年,远不能化解他对姐姐的思念之情。
  考虑路费太贵,这次艾外都没有让母亲陪同,独自带父亲来到西安,一下火车便直奔西安陆军医院,进入诊室,皮肤科的医生护士见到艾外都的父亲都热情相迎,等父亲进入治疗阶段,艾外都把父亲安顿好,再也等不及了,立即赶往医学院去找王香莲。可人生如戏,艾外都与王香莲好似电视剧情节安排的那样擦肩而过。校方告诉他,王香莲已经毕业去了东北一家医院,地址不详。艾外都火急火燎地回到陆军医院,在王香莲实习过的科室打听。令他遗憾的是,没有人知道王香莲的通信地址。
  与王香莲失去联系,成了艾外都一家人的一块心病,他们满心的感激之情在体内汹涌澎湃,却无处宣泄。
  1981年,阿不都·卡斯木老人因心脏病离世。临终前,老人家将艾外都叫到跟前,颤巍巍张开发紫的嘴唇,想要交代什么,但最终因体力不支未能说出话来。艾外都紧紧握着父亲的手说:“爸爸,儿子知道,儿子都懂。您是希望我找到姐姐。放心吧,我去找!”父亲点了点头,带着微笑离开了人世。
  20世纪80年代,艾外都已经成家,有了5个孩子,考虑到孩子年纪都小,艾外都打算等孩子们大一些再去寻找姐姐。
  2018年3月,艾外都的小女儿海丽切木·艾外都与央视《等着我》栏目组取得联系,请他们帮助寻人。随后,经过全国网友共同努力,艾外都终于在节目中见到了日思夜想的王香莲。而此时,他们都已是白发老人。相见的那一刻,他们紧紧相拥,泪流不止。王香莲患有脑动脉硬化症,口齿不清地向艾外都问好:“弟弟,你还好吗?”
  王香莲几度哽咽,说:“当年我仅仅做了一件小事,你却惦记了半个多世纪……我毕业那年,因随身的行李箱丢失,通讯地址簿也一起丢失了,因此跟你们失去了联系。”说着,她牵起老伴儿的手,告诉艾外都:“弟弟,你是俺俩的红娘啊!感谢你!”
  原来,当年艾外都请人写的广播稿,也被西安的电台转播了。学校连续一周播了王香莲的故事,一个小伙子深受感动,主动找到王香莲表达了心中的敬意。他,就是王香莲后来的爱人。就是说,王香莲对艾外都父子的帮助,间接促成了她的美满姻缘。这,或许就是“但行善事,莫问前程,上天自有安排”的最好诠释吧!
其他文献
摘 要:英语阅读作为中学生语言技能培养的主要组成部分,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阅读,是任何一门语言学习最基本的技能,阅读能力的好坏直接决定语言学习程度的高低。在新课程中,对于阅读能力的重视尤为明显。  关键词:新课程;阅读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对中学生来说,阅读更是一个语言知识积累的过程。通过阅读,学生能感知丰富的语言材料,帮助学生掌握和了解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
数学课堂要改变学生过去那种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提倡小组合作学习。为了使小组合作学习与班级集体授课有机结合、优胜互补,我在教学实践中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以下探索。  一、“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组合原则  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学习,在分组时,要对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基础知识、语言表达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然后按4人小组分成若干个“异质小组”,组与组之间要水平接近,无明显差异。以“
启迪学生智慧,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已成为当前语文教改的主要研究课题之一,而作文是检验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尺度,也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加强学生写作与生活的联系,使其学会多角度的观察生活,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做到有感而发。  一、给学生自主阅读的空间,让学生积累素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
摘 要:高一新生在开始学习高中英语时,无所适从。分析这种现象的原因,提出解决途径,追寻一条让高一学生倍感英语学习轻松的和谐成功之路。  关键词:影响初高中英语衔接因素;合理衔接措施;成功之路  笔者曾在初中任教多年,现在从事高中英语教学,深知初高中英语各方面的异同,更深刻意识到初高中英语衔接的好坏对学生高中阶段的学习有很大影响。因此,作为高中英语教师,必须全面了解高一新生的英语水平,透彻知晓初高中
摘 要:紫鹃是黛玉身边的丫鬟,是标准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想林黛玉”。因此,将她的性格特点归结为四心——细心、慧心、忠心和死心。  关键词:丫鬟;忠心;聪慧;解脱  《红楼梦》中人物众多,而女子尤多。林黛玉身边的大丫鬟——紫鹃就是其中的一个。紫鹃并非曹雪芹的写作重点,书中提到她的地方也并不如袭人、晴雯和平儿那么多,但这并不能影响她在红楼梦中“四大丫鬟”的地位。  紫鹃是以贾母将其调给黛玉作丫鬟
在信息量呈几何级数递增的新世纪,树立终身学习意识,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建构主义为我们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它又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切实的依据和途径,建构主义是深化教学改革的理论基础。学习是学习者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的过程,建构主义以学生发展为本,更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指导作用  1.激发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因此,在教学中应当把审美教育寓于语言文字训练之中,通过创设情境,利用教材中丰富的美育因素去诱发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形成真、善、美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在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表达得到发展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审美能力。  一、反复吟诵,品味古诗语言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古诗则是用最精粹的语言写成的。因此,在古诗教学中引导学生
摘 要: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克隆,只有“把课堂还给学生”,才能“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而“三味”课堂的构建,让学生品味到课堂教学这个大餐,使学生愿吃、爱吃,百吃不厌。  关键词:课堂;构建;改革  一切先进的教改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最终是要通过课堂教学来体现,“回归课堂,把课堂还给学生”已逐渐成为课程改革的聚焦点而被人们所重视。叶澜教授新基础理论中的核心部分和精华部分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
教材简介:《槐乡五月》是国标本苏教版语文第六册第21课,它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以优美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槐乡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表达了作者对美丽迷人的槐乡五月,对勤劳能干、热情好客、淳朴可爱的槐乡孩子的喜爱。文章写花又写人,花与人交织在一起,使花美人更美的主题自然生发开去。课文的语言如诗般动人,对称句式的错落有致、描写抒情的水乳交融,使全文呈现出较强的节奏感和浓浓的意境美
摘要:电脑的普及给装机提出了新的要求,快速、批量安装系统成了机房管理员的快事,网络克隆应运而生,给装机带来极大的方便,然而,逐台设置计算机名和IP地址也是机房管理员非常头痛的事情,着重解决的就是计算机名和IP地址的自动设置。以及还原精灵的自动安装问题,所写的程序是系统克隆的一个重要的补充。  关键词:网络信息表;网络克隆;MAC地址;IP地址  随着电脑的普及,各中小学都有配几十或几百台电脑的机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