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下的初中语文课堂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kui19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鉴于语文的主科地位以及对学生升级影响的重要性,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成为语文課堂教学的着重点。初中语文在教学旨在解决语文的基本能力,即为听、说、读、写,使学生具有自学组织能力与初步的社会活动能力。人教版教科书作为全国通用的中学教学书籍,对学生的学习影响则是非常重大。在当下社会,“信息技术”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故而结合时代,“信息技术”下的课堂教育对于教学更是显得尤其重要,而初中语文作为教学的一个关键起始,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相融合的教学理念已经发展成为新时代最为有效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育;初中语文;课堂构建;高效学习方式
  一、 信息技术与教学
  1. 21世纪作为一个科技社会,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从各个方面深深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其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莫过于“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作为数字化时代的标志之一,更是早已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教育就是其中之一!
  2. 学生作为当下青少年的主体,自小便深受“信息技术”的熏陶,对他们意义重大,而学习又是学生的主要任务,所以信息技术与教学相结合的趋势愈加明显,“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也日趋完善。
  3. “信息技术”的教学有利于突破教学重点,可以让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尤其是借助动态演示,弥补传统教学在直观与立体方面的不足,利用这个特点能有效处理好教学难点,进而积极引起学生兴趣。
  如初一下册《安塞腰鼓》这一章,仅凭传统教学,以初中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很难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宏气势与雄浑伟奇的画面,更加难以深入体会文中所所歌颂的生命力量。
  但若是借助信息技术与课堂结合的教学模式,则能加强学生的直观性,给予他们最为形象直接的感受,进而引导他们,调动他们的情绪与想象力,使学生能够尽快带入角色,提高学习效果!
  4. 当下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中,更多的是重自主,重环境,重创新、重实践的教学方式,从而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学习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全方面去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
  5. 信息技术下的教学,能有效拓展教学内容,可以提供多样的信息呈现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资源共享,友好交互,也能满足学习者的不同需求,对优化作为主科的语文的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 信息技术对初中学生的影响
  1. 初中的学生正是一个孩童逐渐退去童真迈向成长的起始,在这个阶段他们都很青涩,能够有效地接受外界事物,但这个阶段他们同样已经初步具有自主意识,会对反感的事物进行心理上的抵触。而传统教学模式往往枯燥,学生大多兴趣泛泛,甚至抵制。要改变这种模式,则要合理的选择教学方式,以求勾起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学习主动性,从而活跃课堂氛围。
  2.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是学习过程中知识的构建者,而老师则是引导者,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现并且解决问题,学会独立思考从而构建知识思维。“信息技术”教学则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交互友好,开放包容的良好环境,只要老师善于设计组织和引导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积极思考,就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习的兴趣。
  3.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非是天生就有,它需要通过后天的培养才能获得。在培养的过程中,学生是否对语文的教学内容感兴趣,在课堂上能否与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学习都是非常重要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信息技术”与教学相结合,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习兴趣,更可以拓宽思路,提高学习兴趣,对于初中起始的学生更为合适!
  三、 初中语文课堂的高效一体化
  1. 初中语文课堂的构建,在于探索教学的结构方法和对学习的方式有效的优化,提高课堂有效学习的策略,进而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与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和发展便成了课堂效益的首要指标,其中语文作为主科项目之一,更是对课堂的效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2. 初中语文课堂中的互动性尤其重要,它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从而产生求知欲,能够自主学习。但在兴趣的培养过程中,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而逐一甄别,把教学节奏与尊重学生放在课堂的主体地位中,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从发发挥学生的主观学习能力,对于传统教学来说,这样的教学模式工作量巨大,从而很难完成。
  3. 故而,在当今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模式下,“信息技术”参与其中便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它能有效地帮助师生最大化教学利益,进而形成一个教学整体,成为高效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彼此之间紧密不分。
  4. 在“信息技术”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当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任务为主线,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创造性。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应用工具,可以在语文教学中更能体现出老师的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它的可操作性、实用性以及创造性等特点,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与自身能力!
  5. 在高效一体化的教学课堂中,学生学习的自主空间将会急剧增大。如今电脑作为大脑的延伸,能够无限度扩大信息的存储,而人脑则只需要存储“关键”的信息,这也是“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方式的一种改变。处理信息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学生在接触信息的初期都具有盲目性,难免与本来目标产生偏移,这时就需要老师为他做出一个正确的引导,使之减轻庞大信息带来的心理负担!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是一个高效一体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与课堂、老师与学生之间密不可分,它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适当的减轻老师的教学难点。但因为初中生的学习心里与不成熟性,需要老师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从而让“信息技术”高效一体化的语文课堂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范述碧.初中语文教学如何构建高效课堂[J].时代教育,2015(18):98.
  [2]陈志超.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理论与实践[N].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6,18(2):91-94.
  作者简介:
  支英杰,江苏省昆山市,江苏省昆山市陆家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有其独特的地位和基础性作用。本文将结合笔者在语文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从语文的语法知识、语文中的审题意识、语文学习中的独立思维以及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中国传统文化严重缺失等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 语文教学;语法;审题意识;独立思维;传统文化  语文是学科之母,是每一个人从小就接触的学科。然而,正是因为太过熟悉,人们对语文少了应有的重视。高中语文因其独特的基础性作用
目的: 探讨CT灌注成像技术对常见脑肿瘤(胶质瘤、转移瘤及脑膜瘤)的诊断价值,测定肿瘤实质区、瘤周水肿区以及术后肿瘤残余区与术区周围的血流量(cerebralblood flow,CBF)、
摘 要: 近年来,我国教育和课程不断改革,人们对学生的素质教育问题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在阅读与作文的写作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加之教师教学方法的问题致使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的主旨在于让学生将阅读与写作进行有机结合和利用,加强学生阅读知识的应用能力,提升学生写作的水平。本文主要对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对策进行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
摘 要: 基础教育阶段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对于学生们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明确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价值取向和核心特质,可以优化教学质量。本文首先对小学深度学习的价值取向和核心特质进行了简单概述;随后,重点探究了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实践路径。旨在为关注这一领域的人士提供一些可行性较高的参考意见,为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 小学语文;深度学习;价值取向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
摘 要: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而课堂是学生自主发展和价值实现的主阵地,构建和谐课堂既是课改的最终目的,也是培养合格健全的人的需要。本文就怎样构建和谐的语文课堂,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些自己的做法与设想。  关键词: 和谐课堂;语文素养;全面发展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育合格健全的人。新课改的
摘 要: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中职教育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热门机构。在中职教育中,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也是学生们必修的课程,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中职院校的语文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得当,没有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一味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导致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很不理想。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锻造中职学生学生的综合能力就成为当前中职教改的新课题。接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