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云为雨 积水成渊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l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教研论文创作的思维起点
  其实,在教学中,我们每天都有一闪念的地方,艺术家把这个一闪念叫做灵感。比如在备课时想到的新思路,比如学生解题时的典型错误的处理,比如反常的实验,对于这些灵感,我们要马上记录下来,否则一会儿就忘了,或者感觉到这也没有什么,不值得积累,就错失了一个积累的机会。所以,我认为教研论文创作的思维的起点就在于自己平时那一闪念的灵感,我们的论文就是把自己在教学中的点滴放大,对自己进行总结。那么教研论文写作的第一步就是把自己的灵感及时的记录下来,然后进行归纳整理,提炼成一句话,这一句话就是论文的主题。
  2、教研论文创作的材料收集
  确定了主题以后,我们就要研究一下对于这个话题研究的人多不多,研究的深度怎样。我们可以借助于互联网、报刊、杂志和书籍资料。我建议使用互联网,它基本上可以涵盖后三种,就以我们的主题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看看是否存在"英雄所见略同"的文章。如果搜索的结果是网上铺天盖地的都是关于这个主题的文章,并且细读起来好像都比自己的想法高明,那么,恭喜,你发大财了,尽管你的灵感可能不能写成论文发表了,但你可以把这些资料整理一下,粘贴在自己灵感的旁边,作为佐证,以后再遇到类似的问题,就可以胸有成竹的使用你的这个灵感、这个发现了。如果网上搜索到的相似文章很多,但看问题的角度都和你不尽相同,或者在细节上有出入,那我们就可以从这些不同上入手展开写了,我们刚才搜索到的所有的文章都可以作为佐证和材料。注意搜索的目的,不在于抄袭,在于避免重复劳动,在于借鉴。
  3、教研论文创作的构思成文
  在做完上述工作以后,我们就可以进行自己论文的书写了。在书写时,先写出自己的写作提纲,这一过程就是把自己灵感放大的过程,其实一篇论文就是一篇教案,这一阶段主要想明白自己要说明什么事情,为什么想说明,从那些角度去说,怎么样去说明, 我们可以使用大标题、小标题的形式,用几句话把文章的层次、角度、论点概括出来,把每一层次的中心思想都罗列在小标题的下面。就是论文写作时,先写轮廓,这样在论文构思好了以后再写,其他人读起来才会感到思路清晰,逻辑性强。
  构思好论文的骨架以后,我们就可以向提纲框架中填充我们准备的材料了,然后把提纲和材料串写在一起,在这个时候,要把自己关于这个主题的所有的想法都写出来,宁多宁滥,最好一气呵成以后再进行多次补充。在这个过程写成的东西,可能在以后的修改中我们还要去掉一部分,但都是自己都这个事情的看法,即使有些观点再这个论文中不能用,我们可以在以后的论文中使用。这是论文写作最艰苦最关键的阶段,最需要毅力和坚持。
  文章不厌百回改,成文以后,还需要再经过艰难的取舍,进行多次修改,才能百炼成钢,这个先賢们给我们做出了很多的表率。北宋著名的文学家王安石在写"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时,一个"绿"字反复推敲,反复修改,先后从"到"、"吹"、"过"、"来"、"驻"……一直改到"绿"字方满意为止,于是才有了这流传至今的千古名句。据记载,俄罗斯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的长篇巨著《战争与和平》改过七遍,《安娜?卡列尼娜》写了五年,仅开头部分就修改了20次。我国文学巨匠鲁迅先生的散文《藤野先生》全文不足四千字,改动地方却达160多处。
  论文修改要注意时机。最好在成文以后,"冷却"一段时间,再去修改,也就是在头脑一热的感性的冲动下写成初稿,再用冷静的理性的大脑进行梳理修改。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严守自己的观点、论文的主旨,一定要压缩精简,舍得去删,使我们文章的重点突出。要特别注意文章的逻辑性,从引题、段落、结语等多角度入手分析,看是否都在为中心思想服务。还要检查是否存在错别字、标点符号有无错漏、引文是否做了标注等。
   我们每天的灵感正如大脑里的飘浮的云朵,如果我们不及时去整理的话,随便一阵风吹来,就会消散的无影无踪,只有及时的整理,这些灵感才会变成甘霖降在我们的心田,才能积水成渊,成为我们丰富人生的重要篇章,才能增加我们自己生命的深广度。
其他文献
【内容提要】在多元文化思潮相互碰撞与融合的背景下,学校德育工作的导向作用尤为重要。保证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和实效性,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新机遇与新挑战。面对新形势、新要求,立足高中生实际,稳步推进,针对性地施行"三年一体·主题推进"德育模式。本文以福建省莆田一中德育工作为例,从背景、应多策略两个层面具体阐述了"三年一体·主题推进"德育模式。  【关键词】德育模式 三年一体 主题推进  德育是
教了近十年的小学英语了。在我的脑海里人教版小学英语教材的每个单元都是围绕着一个主题,分A、B、C三个版块来设计,并按照板块来讨论教学的。比如:词汇教学、对话教学、故事教学和语音教学等。故事教学是从内容角度来讲的,词汇、语法是从知识角度来讲的。如果我们讨论的是故事教学的话,我认为应主要关注故事,其次适度关注故事中的词汇和语法。  因为我个人认为故事教学要突出的是故事而不是词汇。在这个板块的进行中,教
在这个学期刚开学不久的一节排球正面双手垫球课中,我讲解示范完动作后,要求同学们自己寻找练习伙伴进行合作学习。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到排球,显得比较兴奋,虽然动作不规范,球也好像不听使唤,但他们学习的热情很高,都玩得很开心。但当我巡视时,却发现有一位矮个子、黑黑皮肤的小男生,正呆呆的看着别人练习。我走过去问:"你为什么不找伙伴进行练习啊?"他侧着身支支吾吾地对我说:"没人要我",这时我才发现这个小男生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习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应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重功能,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互动……”习作评价是习作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阶段性学习成果的一种认定,是习作指导的继续和深化。作为课程标准的具体落实者——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如何采取有效策
摘要:少先队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少队辅导员是学校行进儿童思想教育的主要助手,是少先队员的知心朋友和指导者。少先队辅导员的工作就像导航员一样引导孩子们健康成长,如果对儿童心理学不了解,一味凭借想当然,那么一定会事倍功半,甚至会适得其反。培养孩子们的自尊心、自信心是少先队活动重要法宝。  关键词:培养 自尊心 自信心  少先队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少队辅导员是学校行进
陈省身教授说:“数学简单,数学使一切科学变得简单;数学好玩,大家都来学数学;如果要让孩子喜欢上数学,那就不要用我们的方式让孩子们去接近数学,而是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接近数学。”如何组织、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学习数学?我认为,最为重要的是一切教学活动都应该基于儿童立场,教师要关注儿童的视角,研究儿童的心理,遵循儿童认知发展的规律。教学是为了儿童的,数学教学的立场也应该是儿童立场。但是,我们常常会以惯有
叶圣陶老先生有这么一段精辟的阐述:“在课内,阅读的是国文教本。那用意是让学生在阅读教本的当儿,培养阅读能力。凭了一份能力,应该再阅读其他的书以及经典科目、报纸、杂志等等。这才可以使阅读能力越来越强。”叶先生的话,指出了课外阅读尤其是经典阅读的重要性。  诵读经典,意味着解读和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诵读经典,能加强孩子们的记忆力,提升他们的自制力和自觉性。长期的经典诵读还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这些
【摘要】语言文字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思维工具和信息载体。标准规范的语言文字是人们准确的传递和理解信息的重要因素。网络流行语是伴随计算机的应用而出现的一种新兴事物,如何看待并引导其在高中生中的发展成为当前语文教师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从中学生使用流行网络语言的现状出发,分析研究了高中生目前语言文字存在不规范的原因及规范语言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在教学实践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合理使用网络流行语的对策。  【关
【摘要】英语教学是通过基本训练的途径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英语教学大纲指出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英语学习的兴趣是英语教学的生命。所谓快乐教学,就是通过师生、生生之间情感、言语交流,激发师生教与学的热情,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学到知识,自然而然地应用它。  【关键词】快乐教学 环境中学 竞争中学  长期以来,英语教师都想使课堂教学对学生有吸引力、有趣味性,以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怎样
有人认为,美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眼睛和耳朵,人人都能感受和理解美。其实不然。美学史上有一首题为《美盲》的诗,描写一农妇置身于美丽如画的境界中,她却视而不见。罗丹说得好:"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如果我们不想让孩子成为"美盲",就需要让孩子拥有发现美的眼睛,即敏锐的审美感知能力。  现代美育告诉我们,审美教育包括自然美育、社会美育和艺术美育,为此,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