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宗颐:季羡林心目中的大师

来源 :世纪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YA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季羡林(左)与饶宗颐(右)

  他與钱钟书并称“南饶北钱”,钱钟书先生称他是“旷世奇才”;他与季羡林并称“南饶北季”,季羡林先生说他是“我心目中的大师”。金庸说,有了他,香港就不是文化沙漠;学术界尊他为“整个亚洲文化的骄傲”。

结缘国学


  饶宗颐自少禀承家学,饱览群书。家中的天啸楼是当时粤东最大的藏书楼,藏书数以万计。少年饶宗颐感觉学校的教育并不适合自己,宁愿独自一人躲进天啸楼里自学。
  饶宗颐自小被父亲训练写诗、填词,写骈文及散文,在父亲的悉心栽培下,饶宗颐打下了良好的传统文化根基,培养了超强的自学能力。
  1932年,饶宗颐续编父亲《潮州艺文志》,于《岭南学报》刊登。1938年,中山大学因为日军南侵而迁往云南。饶宗颐在途中病倒,停留在香港时认识了王云五和叶恭绰。从此他正式开始了国学研究。

荣冠中西


  1962年,饶宗颐获得号称西方汉学之诺贝尔奖的法国法兰西学院“汉学儒莲奖”。1993年12月,他获得由法国文化部颁授的文化艺术勋章。
  2000年,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授予大紫荆勋章,以表彰他在学术领域的杰出成就。
  2013年,饶宗颐荣任法兰西学院铭文与美文学院外籍院士,成为亚洲首位获得此荣衔的汉学家。
  2011年12月,经选举,饶宗颐成为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长。
  2013年3月,在第五届世界中国学论坛上,饶宗颐被授予“世界中国学贡献奖”。
  2013年10月,他被杭州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授予“杭州市荣誉市民”称号。
  学术著作
  有人如此评价饶宗颐先生:“他有三颗心,第一颗叫好奇心,第二颗叫孩童心,第三颗叫自在心,一颗比一颗高”。持着这三心,饶宗颐在智慧的求索中执著,而不为执著所累。
  他的研究领域广泛,出版著作60余部,囊括上古史、敦煌学、甲骨学、简帛学、词学、史学、经学、礼乐学、宗教、书画等。在此,我们选择了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几部作品,一起来感受饶宗颐先生治学之广阔。
  《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一书由饶宗颐先生亲自校订,集其主要著作之大成,几乎涵盖国学研究的所有领域。文集共14卷20大册,近1200万字,涉及儒学、道学、佛学,诗、词、文、史,目录、考古、敦煌学,音律、书法、绘画、甲骨文等,在很多领域都达到了国际汉学界的前沿,堪称我国 20 世纪国学研究的一座丰碑。

  《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是中国史学史上的一个历来讨论热烈的概念,饶宗颐先生费时五年,深入研究,穷其原委,成就鸿篇。《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分为通论、资料两大部分。编纂形式独具一格,既是史学专著,又是史料汇编,两者有机结合。是饶宗颐代表作之一。

  《饶宗颐集》分为五部分:经史新论、文学综述、书画通议、诗赋拾珠、散文馀馥,是从其70多种著作和900多篇文章遴选出来的精华。在此可领略到大师长流不息的求知欲、永无止境的创造力和求真、求正、求是的治学精神。正如他本人所言“做学问就是求真、求是和求正,做人也是这样。”

书画欣赏


  饶宗颐先生不仅是一位学术大家,而且是一位艺术巨擘。他在传统的艺术——诗、书、画、琴各领域,都有高深的造诣。在诗词方面,饶宗颐在少年时代就曾以作《优昙花诗》而有神童之誉。青年时代一卷《瑶山诗草》,被称为 “抗战史诗 ”。此后,饶宗颐一直持续着他的诗词创作。
  在书画方面,他的造诣尤深,山水、人物、花鸟兼能,各体书法无不精通。书法作品包括甲骨、金文、简帛、篆、隶、楷、行、草等各体书法,以及晋、唐、宋、元及明遗民诸家笔意。绘画作品,自上世纪 50年代至今各类形式的创作,如敦煌白画、禅画、西北宗山水、荷花等。
  饶宗颐认为,各种艺术,其理都相通,音乐与书法的基本道理自然也是一样。“书道如琴理,行笔譬诸按弦,要能入木三分。轻重、急徐、转折、起伏之间,正如吟猱、进退、往复之节奏,宜于此仔细体会。”
  饶宗颐平生最钦佩庄子的“参万岁而一成纯”这句话,这句话出于庄子的齐物论。饶宗颐的书画创作上就运用了很多齐物思想。他认为,临摹本身就是一种创作。所以他的临摹作品,其实都是创作作品,因为他在临摹过程中,必然还有自己的构型、用笔,每一笔还是他自己创作出来的,不是别人给他创作出来的。

他人印象


  国学大师季羡林的评价:饶宗颐的研究视野无限开阔
  “饶先生对国内考古和文物刊物之熟悉,简直远达令人吃惊的程度。即使参观博物馆或者旅游,他也往往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时时注意对自己的学术探讨有用的东西。地下发掘出来的死东西,到了饶先生笔下,往往变成了活生生的有用之物。再加上他对国外的考古发掘以及研究成果信息灵通,因而能做到左右逢源,指挥若定。研究视野,无限开阔。”
  清华大学研究员李均明的评价:饶公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兼备
  “饶公是少有的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兼备的人才,这也就是说为什么饶公能够成为百科全书式的贤人。他的视野比较广,知识面很广了以后,看问题针对性很强,角色的转化能够做得很好。他做学术的时候,逻辑思维比较严谨。他搞艺术的时候,就换一种方式,能够心潮澎湃。”
  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王素的评价:饶公的研究对吐鲁番学是开创性的
  “饶公在吐鲁番学方面写的文章并不多,但是他做的研究对于吐鲁番学来说是具有开创性的。他起步比较早,那个时候写的文章有很多高瞻远瞩的见解,直到现在仍然能够给我们一些启示。”
  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馆长李焯芬的评价:他有一个不老的好奇心
  “饶公是一个很有童心的人,他心中很清明,很自在。另外,他有一个不老的好奇心,你给他提一个问题,一个古代历史的问题,或者是一个文学的问题,他就会去想,去看书,最后在他研究的基础上,写一篇论文。”
其他文献
1937年,白先勇出生于广西桂林,之后在战乱中辗转于上海、香港等地,最终全家迁往台湾定居。他非常聪明,成绩很好,在台大外文系就读时还跟同学们一起合办杂志《现代文学》,担任发行人。当时16岁的作家三毛,就是在《现代文学》上发表第一篇小说《惑》。  白先勇也在写作。《金大奶奶》、《奔月》、《玉卿嫂》……大学还没毕业,他已经发表了为数不少的作品。1965年,他从享誉盛名的爱荷华大学“作家工作坊”取得艺术
或许被现实击倒,或许自己先垮掉。  一个山东大汉偏不认命,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在造假泛滥的市场,从头开始,用15年东山再起。  他的产品远销欧盟多个发达国家;连续出口日本20年,成为日本海关的“免检”牌子。  出手阔绰的投资人专程登门,豪掷5000万美金,他却怕“毁了自己的事业”,一笑拒之。  他是福明蜂产品的创始人吕明。  “蜂蜜达人”吕明不止一次碰上这样的尴尬。  朋友跑到日本旅游,大包小包一
除夕夜,在我们“普通家庭”团圆守岁的时候,李彦宏也携女儿Brenda给外界贺岁了。原来,李彦宏早就带着女儿在摄影棚拍摄了一组贺岁写真短片,借着亲情元素给自家APP、无人车等做了一拨软广告,用作了除夕当晚手机百度的开屏动画。  视频中,李彦宏女儿说了一句“我想把这些都送给大家,老爸你买单”,随后李彦宏就在屏幕下方的内容上贴了“免费”的标签,这样的剧情虽然会让人感慨投胎是门艺术,但不得不说,李彦宏的这
《永乐大典》沧桑600年  《永乐大典》 是明代永乐皇帝命内阁首辅、有明三大才子之一解缙等人编纂的大型类书,成书11095册,保存了我国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的典籍七八千种,堪称中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  2018年2月8日至3月2日,国家图书馆精选《永乐大典》部分珍品向读者开放展示,还邀请读者一起抄写《永乐大典》中的经典篇章。其中一个展柜展出的单独一册《永乐大典》,是这部皇皇巨著的散落残本最近也是最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曾撰文表示,故宫博物院共计收藏有张伯驹《丛碧书画录》著录的古代书画22件,几乎件件堪称中国艺术史上的璀璨明珠。另外,故宫博物院还于1959年购买了张伯驹曾收藏的宋·赵孟坚《行书自书诗》。  单霁翔称,“对于张伯驹的贡献,故宫博物院一直感念于心。自1998年张伯驹先生诞辰100周年以来,故宫博物院及相关机构陆续推出了系列纪念活动,以深切缅怀其高尚的品格,纪念其化私为公的奉献精神和
实际上,在过去的几年里,“出走”的科学家远不止颜宁一人。科学大咖赴海外任职的现象,圈内人士的看法各不相同,不少人认为这是“人家来挖墙脚了,要小心”,也有人提出“世界既然是平的,人才自然应该来去自如”,但不管是哪一种观点的持有者,都承认在如何留住人才的问题上,我们有值得思考和总结的地方。  大咖“出走”不是一两个  刚刚过去的2017年,教育界的大事不少,其中就有知名科学家离开中国前往国外顶尖大学任
今年1月1日,“老吕叨叨”微博停更1个月后又开始更新。“口气什么的都一样,老吕还活着!”一名网友欣喜地留言。  2017年12月1日,“老吕叨叨”博主——河北省石家庄市安建桥警务站主任吕建江突发心脏病去世。平时爱“叨叨”的老吕突然不“叨叨”了,粉丝们感觉不适应。  在石家庄市,吕建江是不折不扣的网络红人。这个拥有近3万粉丝的“大V”每天在微博上反复“叨叨”防骗防盗妙招、治安注意事项、失物招领信息和
宝万之争酣战正激的2016年年初,深圳圈子就有了孙嘉被扶为万科“太子”的传言。  这种传言符合逻辑。2007年解冻在美国哈佛广场一个酒吧认识了29岁的留学生孙嘉,孙嘉给解冻留下深刻印象:眼界很宽,思路清晰,说话做事干脆利落。  解冻把这位还在麦肯锡的留学生挖到万科战投部,做副总经理。自此之后,孙嘉一直是王石和郁亮着力培养的管理人员。  30岁成为战投部总经理,31岁成为西安总经理,34岁成为上海总
天使在人间!  跪着手术,  医生以最庄重的姿势确保生命诞生!  1月11日下午3点51分,重庆市中医院住院部妇产科,一个男子搀扶着妻子焦急地找医生,“医生,我老婆羊水破了,离预产期还有十多天!”  脐带脱落她用手指撑出胎儿呼吸的空间  助产士文静一边让孕妇立刻躺在了病床上,快速做基础检查。刚躺下没两分钟,胎心突然迅速下降。文静将手指探入产妇的子宫颈检查情况,结果发现:脐带已经脱垂,孩子随时可能因
说起老宋家的历史,也如同一本戏。宋家在清朝初年时从河北枣强县逃难至北京城南的姚家井;也就是现在菜市口南大街一带。到解放时,已祖祖辈辈在此生活了八代。宋家靠造纸为生,生产一种老北京叫“豆纸”的包装纸。到了文字辈,有四个兄弟,老三宋文焕,生下一子,即为宋德元。宋文焕酷爱京剧,放弃家业,参加戏班去各地演出,专工老旦,却不幸患病英年早逝。  提起宋德元先生,据宋大民回忆,父亲颇有天分,九岁进“富连成”科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