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危机

来源 :家庭科学·新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ji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如今,社会的变化,人生观、价值观的转变,加上越来越重的压力不断考验着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少人不堪重负,危机重重。有数据显示,精神上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占总人口的20%到40%。
  我们所面临的心灵危机不容忽视。如果没有恰当的心理疏导,短期的心理危机会演变成长期的精神疾病。而当人出现心灵危机和情绪危机时,往往自我控制能力减弱,很容易导致意外事件的发生,比如自杀,比如伤害他人。本期策划,我们请来三位资深心理咨询师,通过近期发生的几个真实的案例,深层剖析人们的心灵深处,以求找到解决危机的方案。
  河南省鹿邑县法院原院长高天峰和女儿在家遇害,而此案竟是儿子雇凶杀人。高天峰的儿子在上高中,由姐姐陪读。由于姐姐陪读期间管理严格,他雇用两名网友将自己的父亲和姐姐杀害。
  这样的事情,不是第一例。孩子们这是怎么了?爱家心理咨询中心创办人张丽说:孩子做的这些都和父母、家庭甚至社会是分不开的。
  父母高期望导致孩子的绝望
  张丽说: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考大学,可父母“望子成龙”,让孩子不胜其烦。给孩子找辅导老师,在学校附近陪读,从小就不让孩子做一点其他的事情,孩子能做的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比如高三本身压力就大,一些学校还取消了体育课,这唯一玩的机会在学校都没有。回到家,父母又在唠叨学习,孩子根本没有自己的时间缓解压力。本来做自己喜欢的事就可以缓解压力,可这些都被剥夺了,压力的积累最终导致了我们的孩子用一种极端的方式——伤害父母(或自己)来发泄压力!
  生命教育的缺失
  家长要求孩子要好好学,考好学校,老师要求孩子好好学考高分,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盯在了分数上,却很少告诉孩子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无法形成是非的基本判断,当一些孩子感到很大的压力,受到挫折时,他会具有很强的攻击倾向。这种倾向包含着对他人情感、利益甚至生命的漠视,这种自我为中心的人要以某种手段实现他的想法,这种手段就是暴力。
  【案例五】:
  虎毒还不食子,人猛于虎?
  20岁的小明和19岁的小丽当街吵起来,小丽要离开,小明吼道:“你敢走我就把娃摔了!”小丽眼睁睁看见1岁的儿子被狠狠摔到地上。
  夫妻吵架伤害亲生骨肉这样的报道屡见不鲜,俗话说虎毒不食子,为什么这些父母这么狠心呢?张丽说: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得到了长辈过多的包办代替,家务等责任义务从没落在他们身上,而当他们进入社会、成家立业后就会无法担当自己身负的责任。
  “自我催眠”的大孩子
  80后、90后从小就集万千关爱于一身,不少人没有家庭责任感,不关心他人,没有延迟满足的能力,自我和自私。遇到事时,先想到自己,而不关心自己的行为会给别人带来什么影响。他们抗挫折能力非常低,长大后面对社会,安逸生活被打破,遇到挫折时就不知道如何去处理了。
  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自我催眠”。一旦压力太大而找不到解决办法时,潜意识就会启动这样的保护机制,只看到和听到想看和想听的东西。如果事情发展下去,他们就可能感到自己完全与现实脱离了。会做出一些偏激、不负责任的事。他们都还像大孩子,又有什么能力去爱和养育孩子?
  变压力为动力
  压力和动力只是一线之隔,压力适当就是动力,过度就会变成压迫力。这些“大孩子”要想实现心灵的成长,就要改变自己的归因方式,变压力为动力。有了小宝贝难免焦虑,担心养不好孩子,自己能力不足,其实换个想法,宝贝的出生不但带给了我们幸福和快乐,在见证孩子成长的同时也让自己再成长,还可以学习到什么是责任,感受到父母曾对自己无私的爱。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你认为是压力,可能压力就会像座山,让你喘不过气来。但换一种想法可能就豁然开朗,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心理学家通过深入研究发现,行为能够影响情绪。当你感到压抑时,不要拖着双脚垂头丧气的走路,而要像风一样疾走;不要躬着背坐着,而要挺直身子;不要愁眉苦脸,而要露出笑脸;如果有消极的东西溜进你的脑子,问问自己:“它还有什么积极的意义?能学到什么?”还可请朋友和周围的人帮助你,这样你可重塑很多观念,更快的从压力状态恢复到平和中来。
  吵“好架”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
  张丽表示,一次成功的吵架,让彼此更了解,对感情没有影响。
  第一,两人必须有共识,双方都有权保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当对方跟你说:“我不同意你的看法,但你有权利有这样的想法和感受。”这样的态度双方都可以放心,不必因看法不同而担心是自己错了;第二,要对方聆听自己的心声,也要对方真的了解;第三,“舍即得”的态度对化解差异有很大帮助。可以彼此说下面的话:“我们看看我可在哪让步,你能在哪让步,好让我们达成协议。”两个人这样说,就有机会化冲突为益处;第四,当两人圆满化解一个冲突后,要彼此肯定一番。赞美对方的某些特质,可使两人的需要得到满足,且在冲突的过程中仍使你觉得受到重视。
  【案例六】:
  求爱不成,就得毁了她?
  沈刚多次向同校的女孩儿表白被拒绝。结果一天在回家的路上,沈刚向心仪的高一女孩儿捅了62刀致后者死亡。
  付瑶说:像沈刚这样的孩子对爱情的认知过分夸张化,无法理解“深爱”的意义。从本案中,我们看不到爱情,看到的只有疯狂的占有欲及报复欲,冷漠的私心,扭曲的心理,在这些心病中有一种最突出的心理疾病,即自恋型人格障碍。
  爱情不是一个人的事
  有些人常以自我为中心,极易情绪化、自恋、性格冲动,自我控制不良。爱情中只重视自己的感受与看法,只介意自己的成功与失败,不考虑现实环境的条件,常误以为自己的想法与感受就是别人的想法与感受,所以,一旦触及爱情,只要自己很喜欢对方,便认为对方一定也很喜欢自己,无法了解对方的性格与想法。这些人更无法忍受别人的任何批评或忽视,一旦遭到拒绝,就以为自己的全部被否认,自尊心下降、感到人格受损受辱、内心产生强烈的气愤,好像世界末日一般,这些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使他失去客观评估环境的能力,现实感消失,做出无法挽回的事情。   教育的缺失让爱成为一种伤害
  青少年求爱不成或是自杀或是伤害他人,越来越多血的教训折射出教育的缺失。
  家庭教育:由于受观念、文化水平、知识结构等因素的影响,我们目前的家庭性教育仍处于一种“拓荒”的状态。家长教育观念落后,性教育知识欠缺,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不健全。把握不准孩子生理成长和心智发育的节奏,不能教会孩子如何处理在“青春期”对异性的好感。所谓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家长在教育中过分重视孩子的文化课的成绩,却常常忽略孩子在情绪情感上的需求及性的教育。
  学校教育:目前我国大部分学校的性教育处于“半梦半醒”状态。其实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保护孩子表面上不受伤害,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形成健康的身心、正确的情爱观、高尚的性人格、成熟的性控制力、高雅的性审美能力。
  放手也是一种真爱
  “浪漫如果变成了牵绊,我愿为你选择回到孤单。缠绵如果变成了锁链,抛开诺言。”这是《有一种爱叫做放手》中的歌词。
  对于不谙世事的青少年,家长和老师有义务告诉他们,爱的前提是尊重,在无法得到对方回应的时候,放手才是爱的最高境界。对自己而言,放手是一种洒脱的对待生活的态度;对他人而言,放手体现的是一种人性的光辉。
  【深度追问】
  悲剧的核心词——自我
  滕放说:通过这几个典型的案例我们不难找出酿成悲剧的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自我为中心。从小家长的纵容,性格上比较自我,没有体谅别人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不太能体会别人的感受,凡事都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我要得到的一定要得到,我对你好了,你没对我好就不平衡。没有学会如何爱别人,想到的只是占有获得,只是交换。
  自我中心问题,有可能与我们的教育和成长环境有关系。80后长大的孩子在家庭是中心,所以他们会认为到了社会还是社会中心,如果做不到就会情绪失控。
  摆脱心灵危机的关键——自在
  现在一些人好像一点小事儿就要了命似的,为什么这些人的心态变得这么差?滕放说:因为现在是个竞争的社会,生活节奏也非常快,这时人的价值体系有了变化,大概分为三种体系。
  竞争式价值体系:凡事我得第一,我是最棒的,只有得了第一才高兴。现在社会也好像潜移默化的倡导这种体系,社会中的成员自然就会习得。当我们是一个竞争式的价值体系时,自己不如人的嫉妒,竞争失败后的自卑,都会使得心态很差,会有消极情绪。如果我们又是自我中心的人,就可能去伤害别人;如果没有那么自我为中心的话,就会伤害自己,比如抑郁了。
  条件式价值体系:比如一定要有美貌、资产等等我们才是幸福的。比如家长对孩子说,学习好才能上大学,才能有好工作,才能怎么样怎么样。可现实却是上了好大学也未必有好的工作,有好的生活。带着偏差的观念就长大了,当理想与现实出现落差,没有办法调整适应,心态就变得不好。比如出现啃老,家长认为为孩子付出那么多,到头来还得“啃”他们,所以家长的心态也变得不好。条件式价值体系易使人们的心态失衡,这也是现在人心态不好的核心原因。
  自在式的体系:能看待自己独有的长处,比如这样不行,但是那样行,不是用外在的东西去比。如果我们能有自在式的价值体系,客观的评价自己欣赏自己,这个人不管怎样都会快乐,都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很独特。就像花一样,月季有月季的美,牡丹有牡丹的美。自在式的体系也不是不去努力,是看到自己能做到的事情,但不攀比。如果能长期存在这种体系,我们就可以摆脱盲目的竞争、攀比似的条件价值体系。
  滕放最后说:这三种价值体系人可能都会有,但以前两种价值体系为主导价值观的人容易失衡,而自在式多一点就会坦然。想要改变心态,如果价值体系不从根本上改变,其他的调整都是缓解。生活的目的是快乐,要找到那个可以让自己快乐的闪光点,当然,如果有实在无法化解的心理问题,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其他文献
“物质的密度”是中学物理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之一.首先, 密度是学生后续学习液体压强、浮力等知识的基础;其次,密度是学生涉及的物质的物理属性,它是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对于比值定义的物理量,一般比较容易测量,这种教学应以实验为基础,采用探究的方式进行设计教学,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建立密度概念的科学方法对于学生学习物质的其他物理属性具有代表意义.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技能和提高科
摘 要:面对课程改革,教师的许多观念要发生改变,教材观的转变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依据课标,依托教材,将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从秦到清的不断演进和发展的教学内容进行补充、整理和归纳,在内在逻辑上形成总体思路,创造性地使用与整合教材,形成知识链条和体系,优化教学内容,可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线索;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3.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
一名化妆师用液体眼线笔和眼影,在眼皮上创作出了一系列美丽的图画。这些图画的主题既有童话中的场景和人物,也有美丽的装饰品,甚至连寿司都被她美美地画在了眼皮上。在这位化妆师看来,化妆并不仅仅是让女人变得更美,更是一种艺术情怀的表达。
冬季,人们常因气候干燥,或贪吃火锅、川菜、烧烤等美食而出现上火症状,如口干舌燥、扁桃体发炎、咽喉肿痛等,在发病初期可用盐水进行治疗。  其具体方法是:若感觉咽喉有轻微不适,可用盐水做晨间漱口剂;若出现咽喉肿痛,每日可用浓盐水漱口5~6次。  中医认为,食盐是药食两用佳品,其性甘、咸、寒,无毒,有护嗓、杀菌、消炎、解毒、凉血润燥、止痛止痒等功效。因此,用盐水漱口可对咽喉起到保护作用。  此外,在日常
恐龙家族有哪些成员?各国生产的坦克、飞机、大炮等武器都有哪些不同凡响的本领呢?地球上近70%的区域是海洋,那里一定充满了秘密吧……本系列图书共有16本,内容非常丰富,涉及恐龙、汽车、武器、动物、海洋、发明等。你想要一份暑期阅读大餐吗?那就赶快行动吧!
“这个事至少拖慢了我7个月的上市进程。”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记者采访的时候,深圳市宝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宝鹰公司”)董事局主席古少明说,“除开我个人名誉的损失之外,给集团造成的直接和间接业务损失至少5个亿。”  古少明口中那件令他和公司感到懊恼甚至不忿的事情发生于2011年,彼时宝鹰公司正为首次在中国境内公开发行A股并上市做着积极筹备工作。  由于公司在成立初期曾发生过涉及企业经济性质
油尽灯枯,常来比喻人的生命能耗尽时不得不撒手人寰。大型机械设备在开机的瞬间,会大量消耗能量,其耗费的能量可以是正常情况下的很多倍。人体也有这样的情况,在某种瞬时能耗特别大的情况下,疾病就乘虚来袭。  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生活中,我们可能都听说过这样的事情:某某人因为某件事,闷闷不乐或气火攻心,结果一病不起。极度暴怒、憋屈、强烈的嗔恨心,都会迅速消耗能量,进而导致血压升高、肿瘤、心脏病等等。  情
摘 要:新一轮课改已经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但核心素养在中学物理课堂并没有得到真正落实,教师教教材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课时紧张 、数理不协同、初高中不衔接仍然是中学物理教学的痛点.针对现实问题,本文以“比”的应用为例,从“物理新思维教学建构”视域对初中物理教学进行改良与创新,旨在解决现实问题,推进学科素养落地,并为教师培训提供参考.  关键词:物理新思维;课堂建模;核心素养  文章编号:10
2017年8月26日至30日,中国古筝(兰考)高端论坛暨“中国南北古筝名家音乐会”在素有“中国民族乐器之乡”的河南兰考举行。来自国内几大音乐艺术院校的老中青古筝教育家及南北筝派的古筝名家、流派传人齐聚兰考,就当代古筝的音乐教育、流派的传承,传统古筝与流派的关系,古筝的制作与创新等议题进行了学术交流与主旨发言。在研讨发言中,对如何在古筝专业教学中传承各个艺术流派的精髓,如何使中国古筝教学的优良传统不
在江苏省通州市教科研部门的大力扶持下,2003 年,通州市教师自发组织创办了“名师之路”教科研沙龙。名师沙龙坚持以名师为龙头,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参与教科研活动。它一方面注意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对教师成长的专业引领作用,努力培养和造就通州名师,另一方面重视发挥沙龙组织对全市教师的辐射、带动功能,逐步走出了一条名优教师群体培养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创新之路。本文试图通过对通州经验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