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附注射液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下壁心肌梗死的疗效研究

来源 :中国中医急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udyre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下壁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ST段抬高型下壁心肌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磷酸肌酸钠组、参附组和联合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片、替格瑞洛口服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治疗;磷酸肌酸钠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磷酸肌酸钠注射液静滴;参附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参附注射液泵入;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磷酸肌酸钠注射液静滴及参附注射液泵入,治疗周期均为7 d。结果参附组的乏力症状消失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T1 mapping技术在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心肌整体纤维化中的应用价值,并分析HCM患者心肌纤维化程度与心脏功能的关系。方法:收集32例HCM患者为HCM组,招募17例正常者为对照组;2组均行心脏电影及T1 mapping序列检查,测量并比较2组左室心肌初始T1值、心脏功能的差异;通过构建ROC曲线,计算心肌初始T1值对2组的鉴别诊断效能;并对左室心肌初始T1值与左室心肌质量
fMRI技术具有高空间分辨力、无侵入性等特点,已被广泛用于脑卒中的临床机制研究。功能连接分析是fMRI的重要方法之一,着重用于研究脑区与脑区之间相关性,既能够帮助构建脑网络模型,又能为研究针刺疗法治疗脑卒中患者感觉运动功能障碍的神经影像学作用机制提供新选择。通过复习相关文献,对针刺治疗脑卒中患者感觉运动功能障碍的静息态功能连接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通过对1167则中医古代脓毒症医案中涉及的病名诊断进行归纳研究,共得出15类疾病诊断,分别为:风温类、春温类、温病/热类、温毒类、湿温/热类、暑温/湿类、秋温/邪、伏暑/邪类、冬温类、伤寒类、疫病类、痧疹类、痈疽疔疮类、产后类、其他类。针对医案数量最多的前4类疾病进行病名诊断的二次分类,研究得出5种疾病类型:1)疾病“自然进展”导致病情加重而成为脓毒症;2)病邪“逆传或内陷”而成为脓毒症;3)疾病存在“兼证及夹证”而成为脓毒症;4)疾病因“误治及坏证”而加重成为脓毒症;5)“特殊人群”感邪而成为脓毒症。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