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Hsp90 mRNA在温度刺激和鳗弧菌感染下的表达特征

来源 :渔业科学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ements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qPCR方法,检测Hsp90α和Hsp90βm RNA在不同月龄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不同组织的表达水平,进一步检测在不同温度刺激、鳗弧菌感染后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Hsp90α和Hsp90β在不同发育期的13种组织(肝脏、脾脏、头肾、后肾、心、肌肉、背皮、胃、肠、鳃、腹鳍、脑和血液)中均有表达。Hsp90β表达水平整体高于Hsp90α;8月龄牙鲆在肝、鳃、背皮、背肌、腹鳍的Hsp90α表达量要显著高于其他发育期(1月龄、12月龄、24月龄)同组织的表达量(P<0.05),而Hsp90β在不同月龄牙鲆的表达量也存在差异,在肝和肠的表达量较高,在鳃、背肌和腹鳍的表达量较低。将8月龄牙鲆在5–32℃刺激1 h,牙鲆肝、脾Hsp90α在高温(22–32℃)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而Hsp90β在低温(5–10℃)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在10℃、28℃连续刺激8 h,Hsp90α和Hsp90β的m RNA的表达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Hsp90α的表达量变化幅度显著高于Hsp90β(P<0.05)。在鳗弧菌感染72 h内,牙鲆脾脏Hsp90α和Hsp90β的表达量先下降后上升,Hsp90β上升的幅度更加显著(P<0.05)。结果显示,Hsp90α和Hsp90β在不同月龄、不同组织的表达水平存在差异,Hsp90α在高温时对热应激的反应明显,Hsp90β在低温和对病原菌感染的反应明显,研究结果可为了解牙鲆Hsp90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英文版)》(Chinese Science Abstracts)是由中国科协科技导报社主办的我国第一份综合性英文版科技类学术检索刊物,致力于将我国科学技术各领域的原创性成果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