扳手腕

来源 :故事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dfs3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程是位健身达人,力气很大,平时喜欢跟人扳手腕,是个常胜将军。后来他报考警察,被分到一个派出所工作。小程有些失望,他不想做片警,而是想去市局,做个威风的刑警!
  上班第一天,小程就跟同事们扳起了手腕,一是能迅速跟大家熟络起来,二是想显摆自己。果然,几场手腕扳下来,他全胜,大家都称他为“大力士”。
  有个警察不服气:“扳赢我们不算什么,因为你经常健身。如果你能扳赢所长,我才算服你!”
  小程好奇地问:“所长也经常健身吗?”那警察说:“不,他是特种兵复员的,徒手攀岩可厉害了。”
  正说着,所长进来了。大家一介绍,所长就兴致勃勃地坐下,跟小程扳起手腕来。只见两只大手竖在桌面上,青筋暴突,僵持许久,纹丝不动。所长牙齿咬得“格格”响,脸憋得通红,最终才慢慢地把小程的手压了下去,观战的警察们鼓掌欢呼。
  所长喘着气笑道:“不错不错,我很久没遇到对手了。小程,你可别因为我是所长就让我哦。来,三场两胜。”
  第二场,小程顽强拼搏,赢了。第三场,两人都铆足了劲儿,僵持了十几分钟,最后所长的手被小程压到了桌面上。小程赢了!
  所长见所里来了这么一位大力士,十分高兴,便问了小程一些情况。小程心里美滋滋的,自己一来就受到所长重视,说不定以后有机会调去市局呢!正当他高兴时,所长却话锋一转:“你能扳赢我,可不一定能赢老封,我们所的笔杆子。”
  小程听后,一脸不以为然:文人能有多大力气?
  所长笑着说:“来,今天就让你开开眼界!”说着,他让人带小程去了老封的办公室。
  老封是个中年人,戴着副眼镜,正在看文稿。小程说明来意后,老封謙逊道:“我肯定比不过你们年轻人。”带路的警察怂恿说:“比一下试试嘛,反正是扳着玩的,赢了也没奖金。”小程也一屁股坐下来,伸出右手等着老封。老封无奈,只好也伸出了手。
  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连扳三下,老封都轻松地赢了,气儿都不喘一下!
  高手哇!小程虚心请教:“封老师,您锻炼手劲是用杠铃、哑铃还是握力器?”老封摇摇头:“都不是。”他随即反问:“你一般一天练几次?”小程说:“早晚各一次。”
  老封笑说:“那你比不上我,我是无时无刻不在‘练’……你看,我写的字都是力透纸背的。”说着他递来一张手写的文稿。
  小程一看,果然如此,但他很不解:“这是为什么呢?”
  老封苦笑一下:“也是不得已,用进废退。”他把左手袖子挽了上去,那竟是假肢!
  原来,老封本是市局里的刑警,一次出警时遭遇车祸,左臂截了肢。他本来可以提前退养的,但舍不得离开警察这个岗位,又喜欢写文章,所以到派出所来负责宣传工作。
  小程同情地看着老封,却见他爽朗地笑道:“假肢只是个摆设,不管干什么,真正用力的只有右手。一开始我身体不习惯,心理上更不习惯,干啥都不得劲,但久而久之,右手居然变得特别有力。只能说,有失必有得吧!”
  小程恍然大悟,不由得有些惭愧:从市局里退下来的老刑警,居然在派出所里干文职干得有滋有味的……看来,自己的心性还得磨一磨,在派出所里还有的学啊!
  (发稿编辑:赵嫒佳)
  (题图:豆薇)
其他文献
故事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一个叫“不大远儿”的生产队里。这年秋天,王队长领着队员上山背豆子,地里豆子十捆为一码,整整齐齐地摆在那里。到了地方,有个队员眼尖,指着其中一码豆子喊道:“豆子丢了一捆!”王队长狠狠剜了那个队员一眼:公社派来的工作组正在生产队里蹲点呢,就站在旁边,他这么一嚷嚷,不是给集体抹黑嘛!没办法,查吧!王队长带人把生产队翻了个底朝天,没发现啥线索,但工作组不依不饶地追着要结果。王队
张阿松出生在钓飘龙世家,他的太爷爷张长水是一代高手。待祖上的绝活传到张阿松手里时,有些绝技已失传,但在北塘一带,他还是数一数二的钓飘龙高手,名正言顺地成为了这项非遗项目的传承人。这天,张阿松看到电视新闻中正在播放东塘“荷花节”盛况,顿时就被吸引住了,只见千亩荷花丛中,一条布龙上下翻滚,忽然,布龙脱离钓竿迎风飞去,舞龙者捷步追赶,将手中的钓竿甩出,钓钩稳稳地钩住了龙头上的铁环……天哪!张阿松顿时跳了
早些年,有个叫杨大海的羊倌,三十出头,相貌堂堂,还有一手给脱臼的胳膊复位的绝活,但他性格孤傲,独来独往,颇有些世外高人的感觉。这天一大早,杨大海刚把羊群赶出村口,就听到村主任在身后喊他,他回头一看,村主任身旁还站着一个脸上有刀疤的家伙,面相不善。那刀疤脸左手托着右胳膊,看上去像是脱臼了。村主任对杨大海说:“这是邻村来的,他右胳膊脫了臼,你辛苦帮他治一下吧。”杨大海瞅了刀疤脸一眼,站着没挪窝。村主任
罗小宝迷恋上了玩直播,因为没什么才艺,根本吸引不到粉丝。这天,他突发奇想,让父亲老罗带他到山上玩围猎做直播。老罗早年间是个出色的猎手,他听了儿子的话,忙说:“国家早已禁猎,围猎可是犯法的事儿,做不得。”罗小宝说他只是拿围猎做噱头吸引粉丝,开完直播就会把猎物放掉。老罗四十岁才有了罗小宝这么一个儿子,把他嬌惯得要星星不敢给他摘月亮。老罗叹了口气,只好从库房里找出积满灰尘的围猎大网,喊上村里一帮青壮年帮
胡杨市发起了“胡杨好人”评选活动,全市共有十人入选,市委宣传部在网上发起了投票活动,最终根据票数排名,再选出一个好人,参加全省的评选。十个人参评,金山公司就占了俩名额:赵大年和刘宣传。这是刚开春发生的事儿,质检员赵大年被派到邻县抽检合作户上缴的药材,宣传科科长刘宣传主动提出一同前往,拍摄点宣传素材。刘宣传是公司的红人,他做了宣传科科长之后,公司频频在媒体露脸,企业形象和知名度都大大提升,“刘宣传”
阿P是一家小饭馆的领班。这天到了饭点,吃饭的人络绎不绝,大厨隔着传菜窗口不停喊着上菜,几个服务员忙得跟陀螺似的,阿P只好亲自上阵帮着端菜。可是忙中出错,阿P一个不小心,把一号桌的宫保鸡丁端给了七号桌。坏了,他跑向七号桌,眼见那桌的一个光头正要夹菜,阿P大喊一声:“筷下留情……”谁知光头居然径直夹了一筷子,吃完还朝阿P做了个“请”的手势。阿P无奈,刚要端走,光头竟说:“兄弟,不好意思,我有点感冒,你
民国时期,有个叫陈绍成的人,开着一家商行,后娶妻桂州王氏,二人新婚燕尔,十分恩爱。每次陈绍成出远门,王氏都会把一个装了草药的绣囊挂到他身上,还交代他返家时在绣囊里再装一味草药带回来。陈绍成不解,但因为疼爱妻子,就每次照办。  一晃几年过去了,陈绍成移情别恋,对王氏不冷不热起来,每次出门,他都把带草药的事儿抛之脑后。久而久之,王氏便不再提起,但仍在陈绍成出门前做一个草药绣囊给他。  这天,陈绍成要去
清末民初的時候,有个叫崔二的人,从头到脚流坏水,在四九城里不招人待见,只好来到齐化门,琢磨着该干点啥,弄俩钱花花。到了城门外,崔二正瞎晃悠,一个敦实汉子走过来问:“先生,您去哪儿,雇驴吗?”原来是驴窝子的人。崔二问:“能去张家湾吗?”汉子忙应承说能,带他到了拴驴的地儿。驴窝子,也叫驴口儿,专门经营赶脚的毛驴。那时候,城里人出城探亲访友,驴是主要的脚力。驴窝子大致有两种:一种是赶脚的帮雇主牵着毛驴去
那還是20世纪80年代初的事儿,村里的四福借了我家一百元钱,那时一百元可是我三个月的工资。当初,四福要盖新房子,来我家借钱,丈夫没犹豫就借给他了。四福非常感激,当场表态说,一年之内肯定还钱。四福说这话我放心,他脑子灵,人又勤快,赶马车搞运输,往工地上送料,收入比种地强多了。眼瞅四福家的房子盖起来,人也搬进去了,他却不提还钱的事儿,而且他见着我和丈夫还故意绕道走,连春节都不来我家拜年。丈夫说:“四福
服务员罗伊写信向经济学家艾瑞里求助:“我们餐厅的工资制度是底薪加上小费,小费与我服务的顾客的消费额挂钩。可我初来乍到,只能拿到很少的小费,请问,怎样才能多挣一些呢?”艾瑞里很快回复了他:“试试向顾客推荐价格更低的优质菜品。”什么?这样一来,赚到的小费岂不更少?罗伊百思不得其解。这天,餐厅来了四名顾客,罗伊接待了他们,第一位顾客想要三文鱼,可这天的三文鱼不够新鲜。罗伊本想顺势推荐龙虾,却突然想到了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