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管法”介入治疗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

来源 :介入放射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3514643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新“三管法”治疗食管癌术后食管胃吻合口瘘的价值。方法透视下对27例明确诊断为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患者,用介入方法经鼻置入空肠营养管,瘘腔引流管,同时保留胸腔引流管。经空肠营养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瘘腔引流管,胸腔引流管行负压吸引,充分引流瘘腔脓液。结果27例患者均一次置管成功,瘘口平均愈合时间23d。结论介入方法经鼻置入空肠营养管,瘘腔引流管,同时保留胸腔引流管的新“三管法”治疗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安全、有效、经济。
其他文献
低照度图像亮度低、对比度低、细节信息缺失,对后续处理造成不便。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暗原色先验低照度图像增强算法。采用输入图像暗通道的最大值估计大气光值,并用输入图像暗通道替代用大气光值来归一化输入图像,以其暗通道估计透射率,提高了算法效率。对输入图像取反,得到一副类似雾化的图像,用暗原色先验去雾,将结果再次取反,得到增强图像。暗原色先验会放大图像噪声,引入导向滤波实现保边去噪。实验结果
以聚3-羟基丁酸酯-co-3-羟基戊酸酯(PHBV)和中药淫羊藿苷的三氯甲烷溶液为原料,通过真空干燥使溶剂挥发,在阳极氧化钛表面制备可降解的药物缓释涂层。体外细胞实验表明,相比于
目的探讨膈肌运动及血流冲击(右房反流血液与肝静脉血流)与下腔静脉膜性阻塞(MOVC)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通过20例尸体解剖,测量腔静脉膈肌裂孔横径与胸廓横径,并取膈肌腔静脉孔处下
文物保护和研究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文物是一种重要的历史资源,可以作为历史研究和发现的重要渠道;另一方面,文物体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采用超声波提取法从成熟鲜柚皮中提取柚皮苷,运用响应面法优化柚皮苷提取条件。考察料液比、提取时间、乙醇浓度等因素对柚皮苷提取率的影响。响应面实验结果表明:柚皮苷超声
采用脉冲激光实现了0.2mm厚TiNi形状记忆合金的对接焊,研究了焊接接头的抗拉强度、断裂形貌、组织和相变过程。结果表明,脉冲激光能够实现薄片状TiNi形状记忆合金的良好对接
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支扩)大咯血病变动脉DSA表现特点及栓塞治疗疗效。方法35例支扩大咯血患者,参考胸片、CT等影像资料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及其他目标血管DSA检查,根据造影表现行
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投影法的隐式有限差分算法,用于计算速度场和压力。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将计算区域根据雷诺数分成几个区域;对于远离壁面的区域,热金属流按牛顿流计算;对于贴近
采用浸渍方法制备不同氧化铜含量的CuO/γ-Al2O3催化剂。使用XRD、SEM和程序控制升温还原(TPR)方法研究γ-Al2O3载体表面氧化铜的分布情况。用X射线定量分析方法得到氧化铜在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