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肌炎合并肺间质病变85例分析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皮肌炎(DM)/多发性肌炎(PM)合并肺间质病变(ILD)的临床特点.方法 DM/PM患者432例,合并ILD患者85例,未合并ILD资料完整患者79例.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f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结果 在临床表现中,合并ILD者与无ILD者在病程中发热的患者分别为47例(55.29%),18例(22.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合并ILD组有吞咽困难者9例(10.59%),较无ILD组偏少,无ILD组有吞咽困难者19例(24.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室检查合并ILD组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水平低于无肺间质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肺间质病变组免疫球蛋白IgA、IgM、IgG及γ球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无肺间质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M/PM合并肺间质病变者更易出现发热症状,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水平略升高,免疫球蛋白IgA、IgM、IgG及γ球蛋白水平明显升高,尤其是男性患者可能更易发生肺间质病变。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NF)-κBp65、CC趋化因子配体20(CCL20)在银屑病患者皮损区及非皮损区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40例进行期银屑病患者斑块状皮损及20例进行期银屑病患者非皮损区皮肤、10例正常皮肤石蜡标本中的TLR4、NF-κBp65、CCL20的表达,对其在皮损中的表达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银屑病皮损区角质形成细胞中TLR
目的 探讨播散性带状疱疹患者临床特点以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2005-2012年,76例播散性带状疱疹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结果 发病前3位的年龄是70 ~ 79岁、30~39岁、60~ 69岁.59.21%患者出现并发症,44.74%患者出现后遗神经痛.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细胞免疫功能降低与是否出现并发症显著相关;年龄、细胞免疫功能降低、有无基础病与是否出现带
目的 评价粉刺治疗仪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73例轻中度寻常痤疮患者,采用双中心随机单盲自身阴性对照平行试验方法,从每例患者面部取2个类似的炎性丘疹,分别用粉刺治疗仪(输出温度为46℃~50℃)和无热源的安慰仪器进行治疗(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共治疗3次,每次3 min,头2次在第1天,2次间隔1自12h,第3次在第2天,与上1次治疗间隔18 ~48 h.于治疗前、开始后第1、5和14
目的 探讨内镜结合超声刀在臭汗症根治术中的应用.方法 8例双侧臭汗症患者全麻下采用术区外小切口内镜结合超声刀清除大汗腺治疗臭汗症.结果 8例患者术后6个月疗效评估:0级7例(87.50%),1级1例.1例女性患者由于术中皮肤局部温度过高造成一侧腋下皮肤表皮脱落,术后加强局部皮肤护理后治愈.1例男性患者由于手术过程中电凝钩灼伤皮肤,缝合后伤口愈合,未影响手术效果及美观.8例患者均未出现皮瓣全层坏死或
面部脂溢性皮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以红斑,脱屑,瘙痒为主要特征,易复发、不易治愈.我们于2012年6月至2012年11月用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商品名布特软膏,同联集团沈阳抗生素厂生产)联合硝酸咪康唑乳膏(本院自制)治疗30例面部脂溢性皮炎,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期刊
经中华医学会批准,由皮肤性病学分会免疫学组主办的第三届全国过敏与自身免疫病学术会议定于2014年9月12—14日在昆明市召开。会议期间将重点组织高水平的专题报告和学术交流,并特别注重与其他免疫相关的基础及临床学科专家交流,吸收相关学科新知识。参加会议者将授予国家级继续教育Ⅰ类学分。会务费:2014年8月15日前注册的正式代表600元,
期刊
目的 探讨天疱疮和类天疱疮患者糖皮质激素诱导性糖尿病(GDM)的发生情况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1年12月至2013年1月接受糖皮质激素(激素)治疗的天疱疮和类天疱疮住院患者,比较发生GDM和未发生GDM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病理类型、糖皮质激素的起始剂量、日激素最大剂量、糖尿病家族史、免疫抑制剂治疗等因素的差异.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应用x2检验和Fisher确
目前包括多形性日光疹在内的光线性皮肤病临床常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但长期使用会出现皮肤萎缩等不良反应,且光线性皮肤病多发生在曝光部位,会加重糖皮质激素外用的不良反应.氟芬那酸丁酯是一种外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研究发现,其对紫外线所致皮肤损伤有显著的治疗作用[1].我们采用氟芬那酸丁酯软膏联合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多形性日光疹,取得了良好疗效,报道如下。
期刊
目的 探讨凝血因子、抗凝因子以及纤溶标志物与慢性荨麻疹(CU)发病的关系并分析CU在发作期与缓解期不同状态下凝血状态、补体水平以及炎症标志物水平改变的情况.方法 40例CU患者中缓解期CU 18例,发作期CU 22例,来自广州市血液中心的健康献血员4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用ELASA等方法检测凝血酶原片段F1+2(F1+2)、组织因子(TF)、血栓调节蛋白(TM)、高分子量激肽原(HMWK)、组织型
尖锐湿疣(CA)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常用液氮冷冻、CO2激光等物理治疗祛除疣体,但治疗后易复发.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是一种通过外擦光敏剂配合激光照射,选择性破坏病变组织的疗法.国产盐酸氨基酮戊酸在皮肤科主要用于尖锐湿疣的治疗[1],现已有不少液氮冷冻联合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报道,为进一步了解这两种方法联合治疗尖锐湿疣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我们用M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