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来源 :种子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j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农业种植技术不断发展,对于农作物种植以及管理的有效性得到了提高,小麦种植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对于经济效益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针对小麦种植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问题展开了研究,以期为小麦的种植者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小麦;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
  1   小麦种植技术
  1.1   播种技术
  在小麦进行播种时,精细化种植管理技术可以很好地提高小麦的抗病性以及抗倒伏性,促进小麦的再熟,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同時,此种技术的使用会使播种量减少,可以有效减少小麦的种植成本。但是想要使用精细化种植管理技术进行小麦的种植时,首先需要选择肥沃的土地以及较为平坦的地势。在进行小麦的播种之前,要预先对土地进行平整,保证土壤环境适合小麦的生长,并且要根据自然环境合理地判断播种的时间。目前,如果使用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进行小麦的种植,对于人力和物力会有很大的消耗,无法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所以选择机械化方式进行小麦的播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其不仅可以减少人力投入,而且可以控制播种量的均匀程度[1]。
  1.2   播种时间的选择
   在合适的时间进行作物的收获与播种时间的选择有直接关系,如山东地区小麦一般都是一年两熟制,合理选择播种时间可以实现前作和后作良好的衔接,保证种植小麦产生的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合理选择播种时间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避免出现土地闲置的现象。在进行小麦播种的时候,应该根据当地的气候以及土壤环境选择最佳的小麦品种,保证资源的利用率。
  1.3   施肥管理
   确定好合理的小麦播种时间之后,接下来要考虑到小麦的施肥量,因为肥料的施用决定着小麦产量的高低,而这是由施肥人员决定的。在判断合理的施肥量时,要考虑到播种的数量、土壤肥力的高低以及小麦的品种等多方面因素。播种前需进行土壤肥力的测定,确定科学合理的施肥管理方案,保证肥料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减少资源的浪费。
  1.4   种植模式
   不同地区小麦的生长规律不同,为了避免土壤资源的浪费,要选择合理的种植模式。在进行作物的种植之前,要考虑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实现科学种植。在保证土壤肥力不流失的前提条件下,可以实行间套种植模式,最大化地利用土壤。
  2   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
  2.1   防治原则
  小麦遭受的病虫害类型比较多,对小麦生长产生的影响也不同。常见的小麦病虫害主要包括白粉病、纹枯病以及锈病等。
  在小麦的灌溉期和灌浆期,白粉病和锈病的发病率比较高;而纹枯病的发病期多在穗期。在进行病虫害防治的时候,应该秉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疗”的原则,同时以农业防治为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以及生物防治为辅,既能实现小麦的高产,又能保证绿色无公害小麦的种植[2]。
  2.2   防治技术
   目前可以采用的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主要包括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
  在进行农业防治时,要对小麦做好田间管理,保证杂草清理干净,选择合理的时间进行播种,避开病虫害的高发时间;生物防治技术主要是利用一些昆虫性激素抑制昆虫的正常发育,其可以保证小麦不会产生抗药性,同时所得小麦产品为绿色无公害产品;化学防治技术主要是通过不同化学制剂的使用进行病虫害的防治,但是使用的化学制剂首先要符合国家的使用标准,避免出现不良的影响;而物理防治技术则是通过除草等措施保证小麦正常的生长,不会有其他植物来争夺其营养吸收。
  2.3   不同阶段小麦病虫害的防治
   在小麦的播种期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可以有效地为小麦的生长打下良好的基础,提高小麦的免疫能力,降低其感染病虫害的概率。在进行实际病虫害的防治时,可以采用物理防治与化学防治相配合的方式。在小麦的返青期,比较容易感染的病虫害有纹枯病以及麦蜘蛛等,在这个阶段进行病虫害防治时要兼顾地上以及地下,可以使用化学方式以及除草和深耕方式相配合进行综合防治。小麦的穗期是病虫害高发的阶段,比较容易发生白粉病、锈病等病虫害。做好这些病虫害的防治,可以保证小麦的产量,如蚜虫高发时期可以利用引入蚜虫蜂或者是瓢虫等蚜虫的天敌进行防治,实现生物防治模式。在灌浆期要使用叶面肥以及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治疗,达到更好的防治效果[3]。
  3   总结
   要想实现小麦的高产,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肥力等,在此基础上做好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相信伴随着相关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小麦种植以及病虫害的防治将会得到更好的解决。
  参考文献:
  [ 1 ] 曲维平.浅议小麦套种甜菜技术及病虫害防治[J].吉林农业,2012(08):136.
  [ 2 ] 王孝飞.浅谈小麦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民营科技,2009(05):87.
  [ 3 ] 蔺乐乐,王倩倩.小麦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研究[J].北京农业,2015(09):124.
其他文献
马铃薯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且加工类型多样,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但是就目前我国马铃薯的种植现状而言,普遍缺乏科学的规划与专业的技术,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马铃薯产量的提
2015年12月初的南疆平原上,采摘过后的棉田一片萧索,结束加工季的轧花厂也归于平静,不平静的是种棉人的心情。"棉花早就卖完了,现在就在等补贴,能拿到多少还不知道",新疆阿克苏
就农田肥力、环境保护、农业可持续发展而言,土壤有机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其直接决定着农作物的产量,对全球碳素循环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施肥、耕种、种植制度、退耕还林等方面,综述了土壤有机质对农田管理措施的动态影响。
摘 要:马铃薯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具有营养丰富、种植容易、经济效益高的特点。我国有着多年栽培马铃薯的历史,主要在北方地区进行大面积的栽培。论述了北方春播马铃薯的相关种植技术及病害防治措施,以期指导生产。  关键词:马铃薯;种植技术;病害防治  加强对于马铃薯种植技术和病害防治技术的研究,有利于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从而提高种植马铃薯的经济效益,推动我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1 种植技术  
玉米作为北方主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的提高显得尤为关键。而玉米产量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受施肥模式与栽培技术的影响,鉴于此,就玉米高效施肥模式及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和
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肥团育苗移栽在山区春玉米的增产优势十分明显,其能够使玉米的产量得到整体性的提升。因此,在进行移栽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多种技术优势,让山区玉米配套技
简要介绍了黑龙江省玉米种植过程中的几种主要栽培技术模式,归纳总结了玉米在品种选择、栽培密度、精准施肥、精细管理、绿色防控等方面的相关配套技术。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8)10-0087-02 中图分类号: S663.4 文献标志码: B  摘 要:夏季6-7月份是软枣猕猴桃的快速生长活跃期,在这一时间段容易因为高温而引起虫害以及日灼等自然灾害,造成严重损失。结合实际生产,整理了关于软枣猕猴桃夏季高温引起热害的成因以及应急办法,希望对广大种植户起到参考借鉴的作用。  关键词:软枣猕猴桃;夏季热害;综合防护技术  1
摘 要: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农业产业扶贫的具体落实,濮阳市将食用菌产业发展和精准扶贫融合推进,是助推脱贫攻坚的有力抓手。近年来,濮阳市食用菌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但病虫为害却严重影响了新菇农的创业热情,成为制约食用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笔者通过对濮阳市食用菌产业的调研和食用菌害虫的调查,发现眼蕈蚊科昆虫(俗称菇蚊、菇蛆)是为害食用菌栽培的主要害虫。对眼蕈蚊的综合
为掌握贵阳地区葡萄害虫种类,明确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2013—2014年采用了定点调查为主、普查为辅的调查方法。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贵阳地区葡萄常见害虫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