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职教育属于高等教育的重要一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是为社会培养更多高技能、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而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会影响学生们的技能发挥,因此加强高职院校中学生们的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并探讨了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最后重点讨论了如何改变高职院校的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加强高职院校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
关键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近些年来从新闻中能了解到,大学生自杀、伤害他人事件频频发生,在我们感到惋惜的时候也需要反思,应该如何加强大学生们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暴力事件就反映了大学生们的亚健康状态,暗示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社会发展迅速,对于高校学生的技术掌握和心理素质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大学生们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够客观的看待社会现象,在浮躁的社会环境中安身立足,可以说大学生们的心理健康状态和个人能力发展息息相关。
一、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心理健康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健康也不再仅仅是指人的四肢健全身体没有伤痛,并且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精神状态。大学生们的心理健康良好与否不仅代表着能够顺利成长成才,同时也对大学生自身的生活和学习产生影响。大学生是祖国发展的希望,因此大学生的个人素质和整体质量关系着我国的前途命运,只有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推动高职院校稳定发展。目前《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需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加强人为关怀和心理疏导内容,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要以人为本的开展心理疏导工作,健全心理咨詢机构,把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贯穿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
跟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较晚,因此很多高校相继建立起了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专门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程,为高校中的较适合学生提供心理指导服务。但是目前仍然有不少地区存在重视不够、学校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不科学、教学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学校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指的是给心里有问题的学生进行教育,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就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其次是学校中具备的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点不足,只看到了心理问题的学生,没有针对每一个学生来进行内在情感的挖掘,没有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面向全体师生的。高职院校想要提升学生们的心理健康状态,一定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明确心理健康交的重要目标,才能够满足学生发展的心理需求。
二、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1.抗挫折能力较差
目前大部分的高职学生都是00后,大多属于独生子女,因此受到家庭的宠爱比较多,教育中过分强调了自我,导致孩子性格唯我独好,性格倔强,排斥正确的意见,拒绝家长的教导和同学的帮助,甚至遇到问题喜欢反其道而为之,用反抗别人的行为来表现出自己的价值和能力。很多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遇到困难和挫折无法正确面对和解决,而是惊慌失措,甚至精神崩溃,缺乏一定的抵抗能力。高职院校的学生跟其它普通高校学生有区别,大多是文化课成绩中等水平,因此在经历过高考的失利之后,很多学生容易产生自卑自弃心理,对于学校环境认识不清楚,对自身发展方向定位不明确,心中充满了自卑和迷茫。烦躁、自卑、焦虑等是目前这一代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
2.交际能力不强
高职学生目前正处于青春期,但是由于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完全成熟,不容易分辨善恶,因此个人情绪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行动中缺乏思考,导致出现性急的行为。很多学生受到学习压力、家庭压力的影响,导致很多学生无法正确的处理好跟其他学生或者是舍友之间的关系,不能够很好的协调好亲情、友情和爱情的关系,容易跟家庭产生矛盾,跟同学产生冲突等,导致心理失衡,产生极端的想法。高职院校中一部分学生能够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但是仍有一部分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等活动,对学习提不起积极性,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3.就业压力大
据调查可见我国的高校毕业生每天都在不断的增长,而我国的经济发展正在逐渐放缓速度,就业岗位也已经基本稳定,导致了人才供应大于人才需求,就业难题成为了大学生们面临的主要问题。高职学生的文凭学历本来就地域本科生,薪资要求和福利待遇都有所不同,导致加大了高职生的心理压力,担心自己在毕业之后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从而容易产生焦虑、自卑等不安的情绪,很多同学生殖由于过于悲观走上极端道路,这都是高职院校缺乏心理健康教育导致的。
三、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高职院校可以在教学中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修养》等相关课程的学习,在新生新入学期间,学校要重点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微信如小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定期安排专业的心理专家进行知识讲座,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宣传,现场为学生们解决心理问题,可以在活动中播放心理健康类影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的活动等。心理教育需要广泛的利用学校中的各种媒介,例如说路边专栏、海报、橱窗等进行心理知识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解决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困扰,营造出更加阳光、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
2.全面了解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在教学过程中要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胡思平和思想动态深入了解,在教学中可以做好跟踪、评测工作,关于需要帮助的重点群体一定要做好跟踪调查工作,全面的了解学生们的心理变化,同时针对存在心理咨询问题的学生一定要建立档案,记录在校期间表现。教学中需要完善学校的心理咨询设施,建立工作站,通过跟学生的交流和谈心来了解学生们遇到的心理问题,然后在进行有针对性的疏导工作,减少学生心理问题的恶化几率。学校中的辅导员和班主任也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具体心理健康状态,对于学习比较困难、经济比较困难或者是具有家庭精神疾病遗传史的学生重点关注,及时了解学生们的思想动态,出现问题要及时的进行心理辅导,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3.提高心理健康教学质量
目前有一些高职院校已经意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在学校中配备了心理咨询室,但是却不具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很多心理辅导教师都是学校中其他科目的教师来临时担任,没有经历过专业的心理辅导培训,因此加强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首先要具备完善的心理咨询室,然后要设置专业的职业准入制度,要针对心理教育教师定期开展校外培训、案例探讨、定期的专家交流等活动,在学校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论坛,让教师能够在论坛中各抒己见,互相讨论工作中遇到的心理问题和解决对策,提升心理健康教师的心理咨询水平,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专业水平。
4.建立心理危机干预体系
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指的是针对学校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建立一套能够多方位的立体心理危机预防体系,能够在学生们出现问题时及时发现、及时疏导。高职院校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危机干预体系要由心理健康办公室统一来领导,由班级来具体执行的管理体系,同时也需要具备完善的心理危机敢于制度,对于学生们的心理问题要及时报告和及时反馈,并针对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避免学生们因为心理危机事件逐渐导致错误行为出现。
四、结语
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内心犹如一片沙漠,而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却拥有一片土壤,每一粒知识的种子都能够生根发芽。少年强则国强,梁启超先生的名言警示着每一代的大学生,因此必须要多方面、多形式的针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识,预防心理疾病,促进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幸,杨艳.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12):266-267.
[2]刘芳.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03):81-83.
[3]卫茹静,马子凤.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教育对策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06):204-205.
[4]张兵,谢德光,谢玉兰.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01):28-32.
[5]李志宏,陈明星,田雨鑫.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3,(12):121-124 127.
[6]王菊.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对策[J].科技信息,2012,(14):212-213.
作者简介:
张亚(1981—),男,講师,教育硕士,滁州城市职业学院招生就业。处
课题:叙事心理学视角下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研究 项目编号:2016sk01
关键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近些年来从新闻中能了解到,大学生自杀、伤害他人事件频频发生,在我们感到惋惜的时候也需要反思,应该如何加强大学生们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暴力事件就反映了大学生们的亚健康状态,暗示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社会发展迅速,对于高校学生的技术掌握和心理素质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大学生们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够客观的看待社会现象,在浮躁的社会环境中安身立足,可以说大学生们的心理健康状态和个人能力发展息息相关。
一、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心理健康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健康也不再仅仅是指人的四肢健全身体没有伤痛,并且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精神状态。大学生们的心理健康良好与否不仅代表着能够顺利成长成才,同时也对大学生自身的生活和学习产生影响。大学生是祖国发展的希望,因此大学生的个人素质和整体质量关系着我国的前途命运,只有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推动高职院校稳定发展。目前《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需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加强人为关怀和心理疏导内容,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要以人为本的开展心理疏导工作,健全心理咨詢机构,把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贯穿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
跟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较晚,因此很多高校相继建立起了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专门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程,为高校中的较适合学生提供心理指导服务。但是目前仍然有不少地区存在重视不够、学校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不科学、教学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学校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指的是给心里有问题的学生进行教育,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就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其次是学校中具备的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点不足,只看到了心理问题的学生,没有针对每一个学生来进行内在情感的挖掘,没有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面向全体师生的。高职院校想要提升学生们的心理健康状态,一定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明确心理健康交的重要目标,才能够满足学生发展的心理需求。
二、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1.抗挫折能力较差
目前大部分的高职学生都是00后,大多属于独生子女,因此受到家庭的宠爱比较多,教育中过分强调了自我,导致孩子性格唯我独好,性格倔强,排斥正确的意见,拒绝家长的教导和同学的帮助,甚至遇到问题喜欢反其道而为之,用反抗别人的行为来表现出自己的价值和能力。很多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遇到困难和挫折无法正确面对和解决,而是惊慌失措,甚至精神崩溃,缺乏一定的抵抗能力。高职院校的学生跟其它普通高校学生有区别,大多是文化课成绩中等水平,因此在经历过高考的失利之后,很多学生容易产生自卑自弃心理,对于学校环境认识不清楚,对自身发展方向定位不明确,心中充满了自卑和迷茫。烦躁、自卑、焦虑等是目前这一代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
2.交际能力不强
高职学生目前正处于青春期,但是由于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完全成熟,不容易分辨善恶,因此个人情绪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行动中缺乏思考,导致出现性急的行为。很多学生受到学习压力、家庭压力的影响,导致很多学生无法正确的处理好跟其他学生或者是舍友之间的关系,不能够很好的协调好亲情、友情和爱情的关系,容易跟家庭产生矛盾,跟同学产生冲突等,导致心理失衡,产生极端的想法。高职院校中一部分学生能够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但是仍有一部分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等活动,对学习提不起积极性,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3.就业压力大
据调查可见我国的高校毕业生每天都在不断的增长,而我国的经济发展正在逐渐放缓速度,就业岗位也已经基本稳定,导致了人才供应大于人才需求,就业难题成为了大学生们面临的主要问题。高职学生的文凭学历本来就地域本科生,薪资要求和福利待遇都有所不同,导致加大了高职生的心理压力,担心自己在毕业之后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从而容易产生焦虑、自卑等不安的情绪,很多同学生殖由于过于悲观走上极端道路,这都是高职院校缺乏心理健康教育导致的。
三、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高职院校可以在教学中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修养》等相关课程的学习,在新生新入学期间,学校要重点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微信如小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定期安排专业的心理专家进行知识讲座,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宣传,现场为学生们解决心理问题,可以在活动中播放心理健康类影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的活动等。心理教育需要广泛的利用学校中的各种媒介,例如说路边专栏、海报、橱窗等进行心理知识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解决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困扰,营造出更加阳光、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
2.全面了解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在教学过程中要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胡思平和思想动态深入了解,在教学中可以做好跟踪、评测工作,关于需要帮助的重点群体一定要做好跟踪调查工作,全面的了解学生们的心理变化,同时针对存在心理咨询问题的学生一定要建立档案,记录在校期间表现。教学中需要完善学校的心理咨询设施,建立工作站,通过跟学生的交流和谈心来了解学生们遇到的心理问题,然后在进行有针对性的疏导工作,减少学生心理问题的恶化几率。学校中的辅导员和班主任也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具体心理健康状态,对于学习比较困难、经济比较困难或者是具有家庭精神疾病遗传史的学生重点关注,及时了解学生们的思想动态,出现问题要及时的进行心理辅导,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3.提高心理健康教学质量
目前有一些高职院校已经意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在学校中配备了心理咨询室,但是却不具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很多心理辅导教师都是学校中其他科目的教师来临时担任,没有经历过专业的心理辅导培训,因此加强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首先要具备完善的心理咨询室,然后要设置专业的职业准入制度,要针对心理教育教师定期开展校外培训、案例探讨、定期的专家交流等活动,在学校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论坛,让教师能够在论坛中各抒己见,互相讨论工作中遇到的心理问题和解决对策,提升心理健康教师的心理咨询水平,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专业水平。
4.建立心理危机干预体系
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指的是针对学校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建立一套能够多方位的立体心理危机预防体系,能够在学生们出现问题时及时发现、及时疏导。高职院校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危机干预体系要由心理健康办公室统一来领导,由班级来具体执行的管理体系,同时也需要具备完善的心理危机敢于制度,对于学生们的心理问题要及时报告和及时反馈,并针对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避免学生们因为心理危机事件逐渐导致错误行为出现。
四、结语
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内心犹如一片沙漠,而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却拥有一片土壤,每一粒知识的种子都能够生根发芽。少年强则国强,梁启超先生的名言警示着每一代的大学生,因此必须要多方面、多形式的针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识,预防心理疾病,促进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幸,杨艳.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12):266-267.
[2]刘芳.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03):81-83.
[3]卫茹静,马子凤.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教育对策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06):204-205.
[4]张兵,谢德光,谢玉兰.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01):28-32.
[5]李志宏,陈明星,田雨鑫.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3,(12):121-124 127.
[6]王菊.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对策[J].科技信息,2012,(14):212-213.
作者简介:
张亚(1981—),男,講师,教育硕士,滁州城市职业学院招生就业。处
课题:叙事心理学视角下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研究 项目编号:2016sk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