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日本国学家的中国观

来源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10762237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国学起源于17世纪,完成于19世纪,以荷田春满、贺蔑真渊、本居宣长和平田笃胤为代表。他们的国学观以神国意识、神皇神统思想为基础和前提,反对用儒佛之道来龋释日本的古典及神道,主张回归到《古事记》和《日本书纪》,以发掘蕴含于其中的所谓真正的日本“古道”,从而强调日本优越于中国,并对以儒佛为代表的中国文化进行了批判,以至于把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促进作用作了相反的解释.
其他文献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应从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机制、教学导向及教师的指导和示范作用方面加强 ,努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本文针对系统科学及其新学科的发展,在哲学原理中予以科学的定位与吸纳,阐明信息和运动属于同一层次的哲学范畴,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信息是物质的反映特性和表现方式
中共十八大报告以及本届政府工作报告都明确提出,要把“稳定出口”和“扩大进口”相结合,推动对外贸易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高转变、从成本和价格优势向综合竞争优势转变,要促
摘要:粮食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全局性问题。我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也是粮食生产流通和消费第一大国,“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源”,粮食安全问题尤为重要。河南省作为全国第一农业大省,第一粮食生产大省,中原经济区规划的核心地区,特别是当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两不三新”发展路子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后,河南肩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