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伙型PPP项目产业基金财务并表问题研究

来源 :财会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aofengkob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伙型PPP项目产业基金作为一种因特定目的而成立的主体单位,一般至少存在发起方及金融机构等两个以上参与方,各参与方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需要判断是否将产业基金纳入合并范围,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判断产业基金投资的PPP项目合并问题,因此产业基金财务并表问题的研究非常关键。文章以最新企业会计准则为基础,从合伙型PPP项目产业基金的主体性质研究出发,对实际业务中遇到的财务并表问题予以判断,最后结合准则国际趋同及金融创新发展趋势对下一步合伙型PPP项目产业基金财务并表问题研究提出相关建议。
其他文献
针对我国目前大多数企业内部控制执行薄弱而言,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是企业内部控制执行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内部控制执行及评价中,不仅要考虑公司管理层的内在激励,还要考虑外在约束,即立法和监管的要求,其中外部审计师的鉴证结论在外在约束中承担了非常重要的信号传递作用。文章以成本效益原则作为约束条件,运用贝叶斯法则,分析内部控制评价过程中审计师鉴证作用对内部控制评价及执行有效性的作用机理。理论分析有助于当前我国企业建立较完善的内部控制执行程序及执行机制,以促进企业内控系统在执行层面的健全。
近些年,供应链中金融业务的开展为中小微型企业发展给予了一定的推动,但由于其运作模式中的固有问题,使得供应链中较多的小微型企业的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随着区块链的落地,在保障了链中融资过程的真实性与共享性同时,也扩大了服务对象范围,使得链中末端小微型企业融资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因此,文章在对“区块链+供应链金融”与小微型企业融资需求背景探索下,从上下游小微型企业融资方式以及特点入手,判断现行供应链中业务的开展对其融资仍存在的阻碍;然后基于区块链技术从融资信任获取、信息传递、融资风险管控三方面提出供应链末端
目前,我国在碳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碳信息法律制度不健全、企业信息披露的积极性不高、监管部门的监管不力等问题。鉴于此,文章以博弈论为基础,分析企业在信息披露过程中企业与政府的策略、企业与投资者的策略,并依据博弈结果进行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制度的设计,并给出相应的保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