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初高中数学的衔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mg_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中教育是初中教育的继续和深入,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新学段,这一时期无论是在教学要求、学习对象,还是在教材等诸多方面,都与初中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刚从初中升上高中的学生普遍不能一下子适应过来,都觉得高一数学难学,特别是对意志品质薄弱和学习方法不妥的那部分学生,更是使他们过早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甚至打击了他们的学习信心。如何搞好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帮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数学教学特点和学习特点,跨过“高台阶”,就成为高一数学教师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 初高中数学教学 衔接工作 必要性 教学措施
  高中数学难学,难就难在初中与高中衔接中出现的“高台阶”。刚从初中升上高中的学生普遍不能一下子适应过来,都觉得高一数学难学,特别是对意志品质薄弱和学习方法不妥的那部分学生,更是使他们过早地失去学数学的兴趣,甚至打击他们的学习信心。如何搞好高初中数学教学的衔接,帮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数学教学特点和学习特点,跨过“高台阶”,就成为高一数学教师的首要任务。本文试图从以下方面探讨高中新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
  一、做好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工作的必要性
  高一阶段数学教与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生感到难学,教师感到难教。”高一数学相对于初中数学而言,逻辑推理强,抽象程度高,知识难度大。一些学生以较高的数学成绩升入高中后,不适应高中数学教学,学习成绩大幅度下降,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过去的尖子生可能变为后进生,少数学生甚至对学习失去了信心。
  近年来,初中数学教学内容有了较大程度的压缩、上调,中考难度的下调、新课程的实验和新教材的教学使高中数学在教材内容及高考中都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原来的矛盾更突出。
  二、初、高中数学学习的显著差别
  一是数学语言在抽象程度上突变:历来学生都反映,集合、映射等概念难以理解,离生活很远,似乎很“玄”。
  二是思维方法向理性层次跃迁:数学语言的抽象化对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是知识内容的整体数量剧增,加之时间紧、难度大,这样,不可避免地造成学生不适应高中数学学习,从而影响成绩的提高。
  三、现有初高中数学知识存在“脱节”现象
  初高中知识“脱节”在哪里?
  1.立方和与差的公式。这部分内容在初中教材中已删去不讲,但进入高中后,它的运算公式却还在用。
  2.因式分解。十字相乘法在初中已经不作要求了,同时三次或三次以上多项式因式分解也不作要求了,但是到了高中,教材中却多处要用到。
  3.二次根式中对分子、分母有理化。这也是初中不作要求的内容,但是分子、分母有理化却是高中函数、不等式常用的解题技巧,特别是分子有理化。
  4.二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是初高中衔接中最重要的内容,二次函数知识的生长点在初中,而发展点在高中,是初高中数学衔接的重要内容。二次函数作为一种简单而基本的函数类型,是历年来高考的一项重点考查内容,经久不衰。
  5.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在初中,我们一般会用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解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而到了高中却不再学习,但是高考中又会出现这一类型的考题,因此笔者建议:(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并能用判别式判定根的情况;(2)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并能运用它求含有两根之和、两根之积的代数式(这里指“对称式”)的值,能构造以实数p、q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
  6.图像的对称、平移变换。初中只作简单介绍,而在高中讲授函数后,对其图像的上、下;左、右平移,两个函数关于原点,对称轴、给定直线的对称问题必须掌握。
  7.含有参数的函数、方程、不等式。初中教材中同样不作要求,只作定量研究,而在高中,这部分内容被视为重难点。方程、不等式、函数的综合考查常成为高考综合题。
  8.几何部分很多概念(如重心、垂心、外心、内心等)和定理(如平行线分线段比例定理,射影定理,圆幂定理等),初中生大都没有学习,而高中教材中常常要涉及。
  四、搞好初高中衔接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高中数学教学中要突出四大能力,即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渗透四大数学思想方法,即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等价与变换,划分与讨论。这些虽然在初中教学中有所体现,但在高中教学中才能充分反映出来。这些能力、思想方法正是高考命题的要求。
  1.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搞好初高中衔接。
  ①立足于大纲和教材,尊重学生实际,实行层次教学。高一数学中有许多难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如集合、映射等,对高一新生来讲确实难度较大。因此,在教学中应从高一学生实际出发,采取“低起点、小梯度、多训练、分层次”的方法,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逐层落实。在速度上,放慢起始进度,逐步加快教学节奏。在知识导入上,多由实例和已知引入。在知识落实上,先落实“死”课本,后变通延伸用活课本。在难点知识讲解上,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实际出发,对教材做必要层次处理和知识铺垫,并对知识的理解要点和应用注意点作必要总结及举例说明。
  ②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建立知识网络。初高中数学有很多衔接知识点,如函数概念、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相关知识等,到高中,它们有的难度加深了,有的研究范围扩大了,有些在初中成立的结论到高中可能不成立。因此,在讲授新知识时,我们有意引导学生联系旧知识,复习和区别旧知识,特别注重对那些易错易混的知识加以分析、比较和区别。这样可达到温故知新、温故而探新的效果。
  ③重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方法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高中数学较初中抽象性强,应用灵活,这就要求学生对知识理解要透,应用要活,不能只停留在对知识结论的死记硬套上。教师应向学生展示新知识和新解法的产生背景、形成和探索过程,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方法的本质,提高应用的灵活性,而且使学生学会如何质疑和解疑的思想方法,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④重视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高中数学概括性强,题目灵活多变,只靠课上听懂是不够的,需要课后进行认真消化和总结归纳。这就要求学生应具备善于自我反思和自我总结的能力。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抓住时机积极培养。在单元结束时,帮助学生进行自我章节小结,在解题后,积极引导学生反思:反思解题思路和步骤,反思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反思解题方法和解题规律的总结。由此培养学生善于进行自我反思的习惯,扩大知识和方法的应用范围,提高学习效率。
  ⑤重视专题教学。利用专题教学,集中精力攻克难点,强化重点和弥补弱点,系统归纳总结某一类问题的前后知识、应用形式、解决方法和解题规律。并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学法指点,有意识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2.加强学法指导。
  高中数学教学要把对学生加强学法指导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指导以培养学习能力为重点,狠抓学习基本环节,如“怎样预习”、“怎样听课”等。具体措施有三:一是寓学法指导于知识讲解、作业讲评、试卷分析等教学活动中,这种形式贴近学生学习实际,易于被学生接受;二是举办系列讲座,介绍学习方法;三是定期进行学法交流,同学间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总之,初高中数学的衔接,既是知识的衔接,又是教法、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师生情感的衔接,只有综合考虑学生实情、课标和大纲、教材、教法等各方面的因素,才能制定出较完善的措施。教育教学中虽然没有固定的方法,但也不是无章可循的。教师要积极地了解学生、关爱学生;不断探讨教学的规律,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不懈地努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强化自身的业务能力,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以自身的严谨作风感染学生,以自身过硬的能力指导学生,才能取得教育教学的成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2]郑和钧.协同教学原则.湖南教育,1993,11.
  [3]殷显耀,等主编.新教学方法.吉林科技出版社,1995,11.
  [4]唐瑞芬.数学教学理论选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
  [5]周小山,等编著.新课程的教学设计思路与教学模式.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7.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高考中,数列问题一直是数学考试的重点考察内容。文章通过对教学内容的设计优化,对数列的基本公式和概念等进行正确的传导,同时结合实际状况对数列的学习方法进行一定的探究,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能够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学习模式,这对学习高中数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 数列 解题技巧  数列是高中数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在大学数学中
常言道:“教书难教是语文,作业难做是作文。”学生最苦恼又害怕的就是作文,不少学生在老师布置完作文后不是草率下笔、随便了事,就是参考作文书、应付交差,作文缺乏真情实感、内容雷同,记人叙事大同小异,没有欣赏价值。可见,要想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就要想办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这是我在从事作文教学中体会到的。  一、激发写作兴趣  充分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是充分活跃学生写作思维的重要前提。大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
目的 筛选三叶委陵菜(地蜂子)、蛇葡萄、异叶蛇葡萄及细叶卷柏总提取物的抗柯萨奇病毒B3(CVB3)活性;从细叶卷柏有效提取物中进一步筛选出抗CVB3的有效部位:对蛇葡萄的有效部位M、N进行配伍设计后研究其抗CVB3的效果。为柯萨奇病毒感染的治疗提供新的手段。 方法 本实验设计不同的药物作用方式,通过观察细胞病变效应(CPE)、MTT(四噻哗蓝)比色法和结晶紫比色法检测细胞活性,以半数致死量(
摘 要: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不重视数学与其他学科、数学与实际关系的交叉教学,由于部分数学教师对应用问题教学缺乏正确的认识,没有立足于数学的视角看待应用问题,导致学生对应用问题缺乏基本的了解,并且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极其淡化,这一状况十分不利于学生将已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影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尤其是在现代化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数学实际应用已经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与重视。因此,本文针对高中数
一、于无声处,快乐积累  叶圣陶先生曾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作出什么文字。”习作好坏的关键在于素材是否真实感人。  1.在游玩中积累素材。玩是孩子的天性,玩能表现人的最真实内心世界。春暖花开之时,带上学生去踏青,他们欢呼雀跃,如放飞的小鸟,在田野中尽情释放自己的心情,时而采集标本,时而浅尝溪水,时而举目远眺,时而驻足探讨。此时紧按快门,用胶卷记录这一幕幕生动灵趣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