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低年级学生要不要写日记?怎样写日记?语文教师如何科学有效地引导?时下,许多学校许多老师都在布置学生——有的从二年级开始——写日记,不知道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作的起步阶段的日常训练,还是因为附庸风雅或者为评选“先进班级”而“创新”。本文根据身边真实的小学生日记教学的案例和本人的日记教学实践,根据《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关于低年级写话、习作的要求,笔者简单地做点分析、总结和探讨。
【关键词】日记;科学引导;教学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一、领异标新二月花——灿烂阳光需照它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学段的写话(还不能称为“写作”)目标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从“说”开始——万事开头难!低年级的写话训练应该从日常说话、日常对话、情景交际以及看图说话开始,从 “说”逐渐过渡到“写”。也就是说,“说”是学生日记的良好开端,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写话训练的必经阶段和必要过程。“说”的训练方式其实非常简单、非常灵活:从引导学生观察自然景物、观察周围环境,甚至观察某幅图画开始,说说一天来(实在没说的,那么这一天之外的时间也可),学生看到的、听到的、学到的、想到的甚至梦到的,家庭的、路上的、学校的,甚至关于某本书上的、某堂课上的、某节电视的、某个故事的、某种现象的都可以,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自己想说的”。如果有条件,学生“说”,老师“录”,老师“放”一句,学生“写”一句,写完后老师再鼓励一下,学生再将作品带着欣赏的眼光浏览一遍,再修改一遍(包括字、词、句、篇和标点以及书法等),最后帮助学生安个标题,久而久之,就避免了记流水账让老师批改头痛万分,避免了千篇一律枯燥乏味和无话可说,避免了日记成为学生的累赘和负担。
二、 春风又绿江南岸——扬帆自信走天涯
“1~4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让他(她)喜欢——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这是教师引导学生写日记的春风。只有学生对写日记感兴趣了,并有自信心了,教师的引导才能“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否则,无论教师怎样“恨铁不成钢”地努力,都有可能是“春风不度玉门关。”形成学生根本不想写,或勉强提笔都是应付交差的尴尬局面。必须以学生快乐自信为出发点,让学生觉得有写的、想写并有成就感,才能为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和写作以及个性发展打下基础、扬帆远航;如果学生在这过程中不能感受到快乐,那么是一定达不到目的的。老师安排日记任务不能带功利性,不能强行给学生规定什么字数,要不分长短、不分学科、不分题材和体裁,要鼓励、肯定学生百花齐放,这样才能“不拘一格降人才”! 电视节目内容可以写进日记,网上的东西可以写进日记,新闻也可以写进日记——从甘肃幼儿园的校车违章驾驶造成的惨祸中要吸取教训,注意安全,甚至可以引导学生为生命和正义呼喊。有的同学从日常谈话中捕捉了灵感:“在县一中读高一的姐姐回来了。她说她们的历史老师给她们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谜语——‘抗战胜利的原因,打中国历史人物名四个。’知识贫乏的我们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姐姐说:‘他们是屈原(日本屈服于美国人在广岛、长崎投放的原子弹)、苏武(苏联的武装力量)、蒋干(蒋介石说是他领导的国民党军队干的)、贡功(周总理谦虚的说法,是大家共同的功劳)。’我恍然大悟,他们说的都有道理。一中的老师真有才哇!”这就是谜语里的知识。
三、 桃花潭水深千尺——真心真话真表达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真心真意——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这是作文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教育学生做人、塑造学生人格和灵魂的要求。叶圣陶的重要教育理念之一就是要教育培养学生“做真人”!要有正确的是非美丑善恶观,要有正义和正气。作为学生日记的引导者,我们要“正人先正己”做好表率,对学生要像李白对孟浩然、汪伦一样有真感情。至少,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坚持写日记。试问,在人心浮躁的当下,有几人做到的呢?
学校实行全日制后,学生早上特别早,到十字街吃油条。有位二年级的同班学生去了,当天写的日记内容也都是这件事。
甲学生这样写到:早上,我到十字街吃油条。一个留着长长的红头发的男子也来了。他吃完了,付了钱,正要走,卖油条的老板说:“等等,你付的钱不够。”他说:“对不起,我来的时候走得急,没带钱……”我听了,对他说:“叔叔,我帮你付吧。”他说:“小朋友,谢谢你!”卖油条的老板也对我说:“真是个好孩子!”我把钱付了,高高兴兴地向学校走去。
四、路逢侠客须呈剑——满城尽带黄金甲
多加赞赏——鼓励、肯定、表扬,这是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方式,是学生非常需要的东西,在引导学生日记的路上,我们不要吝啬。著名的电视人司马南给参差不齐的参赛选手(歌手)下评语的方式值得我们语文教师探究和借鉴,他眼中的选手(教师面前就是学生)几乎没有“不足”,而都有“无限发展的未来前途、希望和空间”,评委和选手皆大欢喜,不亦乐乎?上文中,要告诉学生适可而止,例如汶川地震的时候捐一点钱、献一份爱心是必要的,身边的同学遭受了灾、生了重病表示关心与帮助是应该的,不能说学生做得不对;“宋江难结万人缘!”陈光标那么有钱但是他那么尽力地帮助普天之下的人却没有讨到什么好。对学生乙,可以赞扬他“善于观察,警惕性高,有警犬般的嗅觉,从小就有敢于打假的思想,长大定能成为打假的英雄”。
为了不让日记成为师生的负担, 教师引导学生日记就从“说”开始、让他(她)喜欢、做好表率、多加赞赏,这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带上我们的宝剑,斩除学生日记路上的“老虎”吧!用爱心浇开小学生快乐成长日记之花!
(编辑:刘影)
【关键词】日记;科学引导;教学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一、领异标新二月花——灿烂阳光需照它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学段的写话(还不能称为“写作”)目标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从“说”开始——万事开头难!低年级的写话训练应该从日常说话、日常对话、情景交际以及看图说话开始,从 “说”逐渐过渡到“写”。也就是说,“说”是学生日记的良好开端,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写话训练的必经阶段和必要过程。“说”的训练方式其实非常简单、非常灵活:从引导学生观察自然景物、观察周围环境,甚至观察某幅图画开始,说说一天来(实在没说的,那么这一天之外的时间也可),学生看到的、听到的、学到的、想到的甚至梦到的,家庭的、路上的、学校的,甚至关于某本书上的、某堂课上的、某节电视的、某个故事的、某种现象的都可以,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自己想说的”。如果有条件,学生“说”,老师“录”,老师“放”一句,学生“写”一句,写完后老师再鼓励一下,学生再将作品带着欣赏的眼光浏览一遍,再修改一遍(包括字、词、句、篇和标点以及书法等),最后帮助学生安个标题,久而久之,就避免了记流水账让老师批改头痛万分,避免了千篇一律枯燥乏味和无话可说,避免了日记成为学生的累赘和负担。
二、 春风又绿江南岸——扬帆自信走天涯
“1~4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让他(她)喜欢——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这是教师引导学生写日记的春风。只有学生对写日记感兴趣了,并有自信心了,教师的引导才能“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否则,无论教师怎样“恨铁不成钢”地努力,都有可能是“春风不度玉门关。”形成学生根本不想写,或勉强提笔都是应付交差的尴尬局面。必须以学生快乐自信为出发点,让学生觉得有写的、想写并有成就感,才能为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和写作以及个性发展打下基础、扬帆远航;如果学生在这过程中不能感受到快乐,那么是一定达不到目的的。老师安排日记任务不能带功利性,不能强行给学生规定什么字数,要不分长短、不分学科、不分题材和体裁,要鼓励、肯定学生百花齐放,这样才能“不拘一格降人才”! 电视节目内容可以写进日记,网上的东西可以写进日记,新闻也可以写进日记——从甘肃幼儿园的校车违章驾驶造成的惨祸中要吸取教训,注意安全,甚至可以引导学生为生命和正义呼喊。有的同学从日常谈话中捕捉了灵感:“在县一中读高一的姐姐回来了。她说她们的历史老师给她们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谜语——‘抗战胜利的原因,打中国历史人物名四个。’知识贫乏的我们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姐姐说:‘他们是屈原(日本屈服于美国人在广岛、长崎投放的原子弹)、苏武(苏联的武装力量)、蒋干(蒋介石说是他领导的国民党军队干的)、贡功(周总理谦虚的说法,是大家共同的功劳)。’我恍然大悟,他们说的都有道理。一中的老师真有才哇!”这就是谜语里的知识。
三、 桃花潭水深千尺——真心真话真表达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真心真意——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这是作文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教育学生做人、塑造学生人格和灵魂的要求。叶圣陶的重要教育理念之一就是要教育培养学生“做真人”!要有正确的是非美丑善恶观,要有正义和正气。作为学生日记的引导者,我们要“正人先正己”做好表率,对学生要像李白对孟浩然、汪伦一样有真感情。至少,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坚持写日记。试问,在人心浮躁的当下,有几人做到的呢?
学校实行全日制后,学生早上特别早,到十字街吃油条。有位二年级的同班学生去了,当天写的日记内容也都是这件事。
甲学生这样写到:早上,我到十字街吃油条。一个留着长长的红头发的男子也来了。他吃完了,付了钱,正要走,卖油条的老板说:“等等,你付的钱不够。”他说:“对不起,我来的时候走得急,没带钱……”我听了,对他说:“叔叔,我帮你付吧。”他说:“小朋友,谢谢你!”卖油条的老板也对我说:“真是个好孩子!”我把钱付了,高高兴兴地向学校走去。
四、路逢侠客须呈剑——满城尽带黄金甲
多加赞赏——鼓励、肯定、表扬,这是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方式,是学生非常需要的东西,在引导学生日记的路上,我们不要吝啬。著名的电视人司马南给参差不齐的参赛选手(歌手)下评语的方式值得我们语文教师探究和借鉴,他眼中的选手(教师面前就是学生)几乎没有“不足”,而都有“无限发展的未来前途、希望和空间”,评委和选手皆大欢喜,不亦乐乎?上文中,要告诉学生适可而止,例如汶川地震的时候捐一点钱、献一份爱心是必要的,身边的同学遭受了灾、生了重病表示关心与帮助是应该的,不能说学生做得不对;“宋江难结万人缘!”陈光标那么有钱但是他那么尽力地帮助普天之下的人却没有讨到什么好。对学生乙,可以赞扬他“善于观察,警惕性高,有警犬般的嗅觉,从小就有敢于打假的思想,长大定能成为打假的英雄”。
为了不让日记成为师生的负担, 教师引导学生日记就从“说”开始、让他(她)喜欢、做好表率、多加赞赏,这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带上我们的宝剑,斩除学生日记路上的“老虎”吧!用爱心浇开小学生快乐成长日记之花!
(编辑:刘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