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技术构建围术期病人低体温风险预测模型

来源 :护理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mkd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运用具有深度学习能力的神经网络技术构建并检验围术期病人低体温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临床病例大数据,通过循证和临床相结合的方式筛选出预测模型的建模变量,基于神经网络技术构建预测模型,通过预测模型的准确率、特异度和曲线下面积(AUC)等指标检测其性能.结果:建模的训练集和测试集病例资料的基线特征一致(P>0.05);训练集和测试集预测模型准确率均>75%,阴性预测值>0.9,特异度>0.8,AUC>0.70,模型决策曲线优于随机方案.结论:基于大数据运用神经网络技术构建围术期病人低体温风险预测模型具有可行性,能够为科学预测围术期低体温提供新的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明目羊肝丸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围绝经期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围绝经期干眼症患者103例206眼,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和实验组(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明目羊肝丸治疗),分别为51例102眼和52例104眼,两组均治疗2个月.对比两组疗效、症状评分、泪液炎症因子、生存质量、SchirmerⅠ试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治疗2个月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
目的:观察坤泰胶囊联合芬吗通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性激素、免疫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在2017年3月~2020年3月期间收治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例数各为45例,分别接受坤泰胶囊联合芬吗通治疗、芬吗通治疗,观察两组疗效、性激素、免疫功能、生存质量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雌二醇(E2)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卵泡生成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下降,且研究组低于
天然和合成聚合物因优良的特性引起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兴趣,并已被广泛用于人类的日常生活中.聚苹果酸(Polymalic acid,PMLA)一种天然的高分子聚酯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完全生物降解性,其衍生物同样具有优异的生物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中.本文就聚苹果酸及其衍生物的结构、性质和合成方法进行了概述,并全面总结了其在制药和其他领域的应用研究现状,最后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目的:构建中国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评估量表(CMCI)全国常模,为评估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病人提供参考.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中国东部、中部、西部3个区域9个省份18个城市2400名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信息表、CMCI量表对其进行测评.结果:共测评了2271名社区老年人,分别建立了不同年龄、文化程度、性别的均数常模和百分位数常模,并确定了不同文化程度CMCI区分MCI和正常老人的临界值.结论:针对MCI病人建立的全国常模具有很好的代表性,可以作为MCI病人测评的参考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