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管理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技术要求,所以必须采取新的技术措施,才能确保给水排水系统的良好情况,满足各类建筑的功能要求。
关键词:给排水工程 设计 施工
1、建筑给排水设备选择及安装
选择设备时应重点考虑设备承压能力及性能稳定程度,还应选择体积小、重量轻、拆装方便的设备,以便于水平和垂直吊运。(1)给水系统泵组或水泵应选用机械轴封型水泵,以提高其承压能力。国内外机械轴封水泵承压可达1.2~2.0MPa。(2)消防水泵按分区选泵,且考虑一用一备。(3)卫生器具给水配件应优选轴筒式结构产品。(4)储水装置:为避免水质二次污染,水箱应选用镀锌钢板水箱或不锈钢板水箱。(5)水泵隔振装置:建筑给排水系统多选用立式水泵或泵组,减振的JSD型橡胶隔振器效果最佳。水泵进、出水管应装可曲挠橡胶接头。
给排水设备的安装:室内给排水系统是由下列各部分组成:引入管、水表节点、供水设备(水泵)、水平主干管、立管、分支管及阀门器件。水泵房内的水泵、阀门等是用水枢纽,良好的安装质量,将能使工程的供水系统运作更可靠,人身及设备的安全使用寿命也更有保障,故对其安装提出如下要求:(1)设备安装前应对其有关资料和文件合格证进行核对检查。(2)设备不应有缺件、损坏和锈蚀,而转动部分应无阻滞、卡住现象和异常声音。(3)对设备机组的安装是根据已经确定的水泵机组型号、机组的台数和机组的长度尺寸合理地规划其在水泵房中的安装位置和纵横排列形式。机组布置应使管线最短,弯头最少,管路便于连接和留有一定的走道和空间,以便于管理、操作和维修。(4)引入管与其他管道应保持一定的距离,如与室内污水排出管平行敷设,其外壁水平间距不小于1.0 m,如与电缆平行敷设,其间距小于0.75 m。
2、给排水管道的安袭
给水管道的安装:(1)管道安装之前需复测管道地沟,支架是否符合管道安装的标高、坡度和坡向。支架间距是否符合图纸和有关规范的要求。考虑到放空和管道运行的工艺需要。(2)法兰焊缝及其他连接件的设置应便于复检,并不得紧贴墙壁、楼板或管架。(3)管道安装施工过程中及完工后,应及时填写各种施工技术资料表格并经签证记录,埋地铺设的管道,应办理隐蔽工程验收,填写隐蔽工程记录并及时回填,这些施工技术资料均应整理存档。(4)穿過楼板、墙壁、基础、屋面的管道,均应加装套管进行保护,在套管内不得有管道接口。穿过屋面的管道应有防水层,管道和套管之间的间隙宜用不燃材料填塞。(5)管道安装工作如有间断,应及时封闭敞开的管口。(6)管道连接时,不得用强力对口,也不得用加热管子及加偏垫等方法来消除接口端面的空隙偏差、错口或不同心等缺陷。
排水管道的安袭:(1)排水塑料管必须按设计要求及位置装设伸缩节,如设计无要求时,伸缩节间距不得大于4m。(2)排水主干管及水平干管管道均应做通球试验,通球球径不小于排水管道管径的2/3,通球率必须达到100%。(3)生活污水塑料管道的坡度必须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4)在立管上应每隔一层设置一个检查口,但在最低层和有卫生器具的最高层必须设置检查口,其中心高度距操作地面为lm,允许偏差土20mm,检查口的朝向应便于检修,在暗敷立管上的检查口应安装检查门。(5)排水通气管不得与风道或烟道连接,安装应符合规范。
3、给水塑料管暗装问题
由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家庭对装修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住宅套内明装管道敷设已不适合潮流的发展。住宅套内的给水管道如何隐蔽敷设,要既符合设计要求又要符合施工规范而且还要便于施工安装,还要与土建装修单位配合协调好。
住宅给水支管管径一般不宜超过32 mm,小管径的塑料给水管,具有一定抗度并可弯曲,宜采用暗敷设。嵌墙敷设的横管距地面的高度不宜大于0.45m且应遵守热水管在上、冷水管在下的规定。对墙体开槽深度与宽度应不小于管材直径加20mm,且槽坑平整不得有尖角突出物,管道试压合格后,墙槽应用1∶2水泥砂浆填补密实。对于小管径给水支管不大于25 mm,可暗设在楼(地)面找平层里。施工时在楼(地)板面上开管槽,槽宽为10 mm,深为0.5 mm,管道半嵌入管槽里,并用管卡将管子固定在管槽内。在厨、卫间内宜设分水器,并使各分支管以最短距离到达各配水点。管与管交叉处,里面管需加一个来回弯,以确保管的保护层厚度以及管件连接处不受外力,或将冷热水管分别沿墙体的两侧敷设以避免冷热水管交叉。管与管件的连接应顺直,连接处不得受力,以防长期使用后渗水。
4、预留预埋的设置。预留预埋的套管、孔洞及管井的准确与否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直接影响厨、卫管道安装及净高,对今后使用造成影响,强化此项工作能有效预防对构筑物结构的破坏,减少事后凿孔的可能和预埋套管的偏移和绕渗,做到事前控制。技术人员应充分理解施工图纸,并对设备、洁具等的安装尺寸、管道配件的安装尺寸及安装工艺熟悉,综合考虑各种利弊,对重点部位(如标准首层)做出专项施工组织设计,应对比结构尺寸绘制给排水预埋图和提前形成各楼层预留、预埋统计表,每一处预留预埋完毕后对照统计表检查位置及数量。在保证位置准确的情况下,应对预留孔及预留套管周边加强振捣,保证振捣密实,避免套管周围出现孔洞造成绕渗并应在浇筑混凝土时及时纠正预留孔和套管的偏移。总之预留预埋是给排水乃至整个建筑物工程施工的关键。
5、住宅立管与入户支管的连接。在住宅的设计当中,做法是每层均设管井,并由管井给水立管接出支管供至本层各户。但是,相当部分设计人员的做法是单元里有几户便从管井立管上接出几根支管。当然对于一两户的情况下且立管接出入户管处立管管径较小时,对于工程造价来说影响不大;若单元里有三四户且立管管径较大,而且有过滤器、减压阀时,此种接法的弊端立显。首先在每层立管上需接出三四个三通接头,且每个入户管均需设一个过滤器和减压阀,这样做是比较浪费的,而且由于接口过多,在施工中造成不便,同时也给接口处的渗漏造成了安全隐患。所以笔者认为在上述情况下,可以在立管处接出一根支管,在支管上加设截止阀、过滤器、减压阀,然后接分水器,在分水器处接出入户管,在入户管上接截止阀,立式水表,然后再供至户内为好。这样做的优点如下:(1)立管在每层单元仅设一个三通,并降低了过滤器、减压阀的数量;(2)在分水器后设一截止阀的好处是如果某户需要检修时,不会影响到其他住户的用水,而且这样做也较人性化。
总之,给排水工程应细心组织设计与施工,以适应时代发展给建筑给水排水技术提出的更高要求,使我国建筑给水排水技术达到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为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提高打下基础。
关键词:给排水工程 设计 施工
1、建筑给排水设备选择及安装
选择设备时应重点考虑设备承压能力及性能稳定程度,还应选择体积小、重量轻、拆装方便的设备,以便于水平和垂直吊运。(1)给水系统泵组或水泵应选用机械轴封型水泵,以提高其承压能力。国内外机械轴封水泵承压可达1.2~2.0MPa。(2)消防水泵按分区选泵,且考虑一用一备。(3)卫生器具给水配件应优选轴筒式结构产品。(4)储水装置:为避免水质二次污染,水箱应选用镀锌钢板水箱或不锈钢板水箱。(5)水泵隔振装置:建筑给排水系统多选用立式水泵或泵组,减振的JSD型橡胶隔振器效果最佳。水泵进、出水管应装可曲挠橡胶接头。
给排水设备的安装:室内给排水系统是由下列各部分组成:引入管、水表节点、供水设备(水泵)、水平主干管、立管、分支管及阀门器件。水泵房内的水泵、阀门等是用水枢纽,良好的安装质量,将能使工程的供水系统运作更可靠,人身及设备的安全使用寿命也更有保障,故对其安装提出如下要求:(1)设备安装前应对其有关资料和文件合格证进行核对检查。(2)设备不应有缺件、损坏和锈蚀,而转动部分应无阻滞、卡住现象和异常声音。(3)对设备机组的安装是根据已经确定的水泵机组型号、机组的台数和机组的长度尺寸合理地规划其在水泵房中的安装位置和纵横排列形式。机组布置应使管线最短,弯头最少,管路便于连接和留有一定的走道和空间,以便于管理、操作和维修。(4)引入管与其他管道应保持一定的距离,如与室内污水排出管平行敷设,其外壁水平间距不小于1.0 m,如与电缆平行敷设,其间距小于0.75 m。
2、给排水管道的安袭
给水管道的安装:(1)管道安装之前需复测管道地沟,支架是否符合管道安装的标高、坡度和坡向。支架间距是否符合图纸和有关规范的要求。考虑到放空和管道运行的工艺需要。(2)法兰焊缝及其他连接件的设置应便于复检,并不得紧贴墙壁、楼板或管架。(3)管道安装施工过程中及完工后,应及时填写各种施工技术资料表格并经签证记录,埋地铺设的管道,应办理隐蔽工程验收,填写隐蔽工程记录并及时回填,这些施工技术资料均应整理存档。(4)穿過楼板、墙壁、基础、屋面的管道,均应加装套管进行保护,在套管内不得有管道接口。穿过屋面的管道应有防水层,管道和套管之间的间隙宜用不燃材料填塞。(5)管道安装工作如有间断,应及时封闭敞开的管口。(6)管道连接时,不得用强力对口,也不得用加热管子及加偏垫等方法来消除接口端面的空隙偏差、错口或不同心等缺陷。
排水管道的安袭:(1)排水塑料管必须按设计要求及位置装设伸缩节,如设计无要求时,伸缩节间距不得大于4m。(2)排水主干管及水平干管管道均应做通球试验,通球球径不小于排水管道管径的2/3,通球率必须达到100%。(3)生活污水塑料管道的坡度必须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4)在立管上应每隔一层设置一个检查口,但在最低层和有卫生器具的最高层必须设置检查口,其中心高度距操作地面为lm,允许偏差土20mm,检查口的朝向应便于检修,在暗敷立管上的检查口应安装检查门。(5)排水通气管不得与风道或烟道连接,安装应符合规范。
3、给水塑料管暗装问题
由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家庭对装修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住宅套内明装管道敷设已不适合潮流的发展。住宅套内的给水管道如何隐蔽敷设,要既符合设计要求又要符合施工规范而且还要便于施工安装,还要与土建装修单位配合协调好。
住宅给水支管管径一般不宜超过32 mm,小管径的塑料给水管,具有一定抗度并可弯曲,宜采用暗敷设。嵌墙敷设的横管距地面的高度不宜大于0.45m且应遵守热水管在上、冷水管在下的规定。对墙体开槽深度与宽度应不小于管材直径加20mm,且槽坑平整不得有尖角突出物,管道试压合格后,墙槽应用1∶2水泥砂浆填补密实。对于小管径给水支管不大于25 mm,可暗设在楼(地)面找平层里。施工时在楼(地)板面上开管槽,槽宽为10 mm,深为0.5 mm,管道半嵌入管槽里,并用管卡将管子固定在管槽内。在厨、卫间内宜设分水器,并使各分支管以最短距离到达各配水点。管与管交叉处,里面管需加一个来回弯,以确保管的保护层厚度以及管件连接处不受外力,或将冷热水管分别沿墙体的两侧敷设以避免冷热水管交叉。管与管件的连接应顺直,连接处不得受力,以防长期使用后渗水。
4、预留预埋的设置。预留预埋的套管、孔洞及管井的准确与否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直接影响厨、卫管道安装及净高,对今后使用造成影响,强化此项工作能有效预防对构筑物结构的破坏,减少事后凿孔的可能和预埋套管的偏移和绕渗,做到事前控制。技术人员应充分理解施工图纸,并对设备、洁具等的安装尺寸、管道配件的安装尺寸及安装工艺熟悉,综合考虑各种利弊,对重点部位(如标准首层)做出专项施工组织设计,应对比结构尺寸绘制给排水预埋图和提前形成各楼层预留、预埋统计表,每一处预留预埋完毕后对照统计表检查位置及数量。在保证位置准确的情况下,应对预留孔及预留套管周边加强振捣,保证振捣密实,避免套管周围出现孔洞造成绕渗并应在浇筑混凝土时及时纠正预留孔和套管的偏移。总之预留预埋是给排水乃至整个建筑物工程施工的关键。
5、住宅立管与入户支管的连接。在住宅的设计当中,做法是每层均设管井,并由管井给水立管接出支管供至本层各户。但是,相当部分设计人员的做法是单元里有几户便从管井立管上接出几根支管。当然对于一两户的情况下且立管接出入户管处立管管径较小时,对于工程造价来说影响不大;若单元里有三四户且立管管径较大,而且有过滤器、减压阀时,此种接法的弊端立显。首先在每层立管上需接出三四个三通接头,且每个入户管均需设一个过滤器和减压阀,这样做是比较浪费的,而且由于接口过多,在施工中造成不便,同时也给接口处的渗漏造成了安全隐患。所以笔者认为在上述情况下,可以在立管处接出一根支管,在支管上加设截止阀、过滤器、减压阀,然后接分水器,在分水器处接出入户管,在入户管上接截止阀,立式水表,然后再供至户内为好。这样做的优点如下:(1)立管在每层单元仅设一个三通,并降低了过滤器、减压阀的数量;(2)在分水器后设一截止阀的好处是如果某户需要检修时,不会影响到其他住户的用水,而且这样做也较人性化。
总之,给排水工程应细心组织设计与施工,以适应时代发展给建筑给水排水技术提出的更高要求,使我国建筑给水排水技术达到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为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提高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