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腹泻不当事儿,有时真的会要命

来源 :家庭科学·新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g_lan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天气炎热,60岁的王女士连续吃了三根冰棍后,开始上吐下泻。吃了点肠炎药,但是没有太大的改善,直到腹泻的第三天夜里,王女士感觉胸痛,大汗淋漓,随后入院就诊。医生为她量了血压,高压80,低压60,通过心电图显示,王女士被诊断為急性心梗发作,经抢救转危为安。
  腹泻加重心脏缺血引发心梗
  明明是腹泻,怎么会冒出个心梗呢?辽宁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六科主任医师苗志林讲解说,连续腹泻会使人体在短时间内大量丢失水分,使血容量急剧下降,血液粘滞度增大,从而造成血液循环的阻力加大,血流缓慢,加重心脏缺血状态,这样很容易形成血栓,并造成冠状动脉血管阻塞,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是猝死。
  另外,腹泻时,老年患者因多次频繁跑厕所而休息不好,极度疲劳,也容易导致血压升高和冠状动脉痉挛,诱发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梗发病后24小时内患者死亡率较高,大多数死亡发生在发病后1小时内,其中半数以上病人在住院前死亡。所以,老年人对腹泻要保持高度警惕。
  腹泻有时也是心梗发作的前兆
  连续腹泻不仅会诱发心梗,有时,腹泻、腹痛还可能是急性心梗发病的前兆。苗志林说,心梗中有一种类型,叫做下壁心肌梗死。由于位置特殊,所以发生时会让邻近的膈神经受到刺激,形成胃肠道疾病症状。这种类型的心肌梗死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很多患者误以为是消化系统的疾病,因此,中老年人,特别是有冠心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患者,一旦出现腹泻、上腹部疼痛、呕吐等胃肠道不适症状,尤其是伴有大汗、气急、心跳忽快忽慢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做个心电图排查心梗,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饮食有节,减少腹泻发生
  苗志林在此提示:夏季天气炎热,容易“病从口入”,稍不留神就会引起腹泻,有冠心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在饮食上需多加注意,以免发生腹泻。不要暴饮暴食。不要食用生冷的食物。冰箱隔夜食物尽量不吃。冰镇冷饮尽量少喝。易引发腹泻的食物,如烧烤、田螺、小龙虾等食物最好不要食用。
  同时,还要多喝白开水,及时补充水分,这样可以补充因大量出汗而导致的血容量不足,降低血液黏稠度。按时服用药物控制高血脂、高血压等致病因素。此外,要保持心态平和,合理运动。
其他文献
夏天,人们容易出现发热、口渴、自汗、疲乏犯困、不思饮食、大便溏薄等中暑兼有气虚的表现。针对这种病症,我国著名的“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创立了一个中药名方——清暑益气汤,具有益气生津,清暑祛湿的作用。时下的中成药“清暑益气丸”采用的就是這个方子。
期刊
在世界海外华文文学中,泰华文学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历经磨难起伏,不仅受中国古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影响,有众多反映中国社会和文化的思想内容,也有大量描写泰国社会和风情的作品,更展
【案例】夏老伯今年63岁,虽然20年前被查出患有高血压,但由于身体很健康,所以没太在意。偶尔觉得头晕时,就服用点降压片。有时会量量血压,基本都在140/90毫米汞柱左右。  一周前,夏老伯在洗澡时不慎着凉,出现咳嗽、咯痰、鼻塞等症状,吃了点消炎药,不仅没好,还明显感到“虚弱”了不少,稍微活动一下,就感到胸闷、气急,晚上睡觉时不能平躺,两条腿也肿了起来。  家人急忙将夏老伯送到医院就诊,诊断为心力衰
期刊
夏日,引起致死致残的首要病因就是心脑血管疾病,如脑血管意外(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心肌梗塞以及心源性猝死等,是名副其实的“夏季杀手”。  心源性猝死是指由于各种心脏原因引起的死亡,发病突然、进展迅速,死亡发生在症状出现之后1小时内。患者发生猝死前可有心脏疾病的表现,但其发生具有无法预测的特点,相当数量的心脏病患者可能会以猝死作为首发表现。猝死一旦发生,存活机会很低。所以,避免心源性猝死的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