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现代音乐课堂成为创新的舞台

来源 :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haohao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与音乐课程的整合引起了音乐课堂教学的深刻变革,成为现代音乐课堂的重要特征。其所蕴藏的巨大教育潜力在音乐课堂教学创新、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创造能力等方面越来越显现出来。如何引导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学习音乐,让现代音乐课堂成为创新的舞台?以下是笔者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几点尝试和感悟:
  一,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多媒体计算机、MIDI等现代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进行音乐教学,不仅课时容量大,而且生动形象,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刚刚从幼儿园来到学校,爱玩、好动是他们的天性,如何让这些学生能够置身于音乐的天地中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鉴赏音乐和创造音乐呢?我们尝试用游戏教学法,让学生“玩中乐、乐中学、学中创”。例如在上三年级音乐课《音乐速度的对比和变化》时,为了让学生知道音乐的速度是有快、有慢的,我们设计了《动物狂欢节》的音乐游戏,并在游戏中设计、制作了《动物狂欢节》的多媒体CAI课件,如通过多媒体展示森林中热闹的场景,结合多媒体进行讲解:“森林里举行动物狂欢节啦!瞧,蹦蹦跳跃的袋鼠,调皮灵巧的小鸟,慢慢走路的乌龟,还有各种可爱、憨厚的动物们踩踏着或重或轻的步伐,好快乐地前进着,第一个出场的是骄傲尊贵的……”(音乐开始),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选角色并戴上头饰进行模仿表演,在音乐的带领下走进森林,一起去参加动物狂欢节。在CAI课件辅助下,同学们扮演各种动物随着音乐翩翩起舞,一个个兴高采烈、活泼异常,跟着音乐速度的变化,做着自己创作的各种舞蹈动作,学习音乐的兴趣得到充分调动,在音乐游戏中既感受到了音乐速度的变化,掌握了音乐知识,又丰富了音乐游戏的内涵,取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
  传统的音乐理论教育是以教师为中心,对学生进行满堂灌的单向注入式教学。演唱演奏技能教学又是以一对一方式,不仅手段落后效率低下,而且限制了教师对学生进行更深层次艺术创造能力的培养。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不利于个别化的学习,也不利于教师因材施教。现代教育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改变这一单调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一改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通过双向交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而且激发他们的创造意识。如:为了使学生能主动参与、体验音乐活动,我们采用了包括朗诵、律动、声势、歌唱、打击乐、舞蹈的综合性教学手段,通过这些手段,学生可以自己创造和表演真正的儿童音乐。在上六年级音乐课《大调和小调》时,老师通过CAI软件播放两首不同大调和小调的乐曲,让学生自己选择合适的乐器,根据乐曲的变化进行即兴伴奏。这里应用的string5音乐软件,上面有演奏的功能,学生一边演奏,多媒体软件一边跟着播放。同学们边听音乐边伴奏,慢慢地就会完全地投入到音乐的意境中,并用自己的小乐器来表达自己心中的情感。这样,学生在主动参与的实践中,不但抒发了自己对音乐的情感,尽情地表现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达到培养他们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三、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提高学生创造能力
  在实践探索中,我们初步总结出:“引趣→激情→游戏→创作→欣赏→评价”的多媒体环境下音乐学科创作教学的模式。
  例如,在上一年级音乐课《do、mi、sol是好朋友》时,我们就是依据这种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的。该课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学习do、mi、sol三个音在五线谱上的位置和初步认识由do、mi、sol三个音构成的大三和弦。根据这个要求,我们确定了培养学生想象力、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目标,设计、制作了生动、形象的cAI课件,为学生学习音乐创设了轻松、愉快、和谐的教学环境。一开始上课,我们就播放美国歌曲《哆、唻、咪》,让学生听着音乐,做着律动进课室,引导学生置身于音乐的天地里;接着,我们用听音模唱、小鸟找家、小鸟搬家和和弦听辩等音乐游戏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的参与性和主体作用得到较好的发挥;然后,让学生进行旋律创作,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音乐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运用所学过的音乐知识去创作一首完整的乐曲,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力,使学生感受到:事事有创造、人人能创造、人人会创造。当学生学习了do、mi、sol三个音之后,老师引导他们用三个音来进行旋律创作,开始是进行旋律接龙游戏,接着再让同学们分成两人一小组进行旋律问答游戏,再把同学们创作的这些旋律输进电脑,通过“音乐小制作”教学软件播放出来,就形成了一首首优美动听而又完整的乐曲,让学生欣赏、评价,使他们在其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求知的满足;最后让同学们唱着集体创作的乐曲、做着各种律动、伴着成功的喜悦离开课室,在获取音乐基础知识的同时发展了创造能力。
  作为创新性最强的学科之一,音乐在人的发展和个性特征形成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最大优势就是培养人的创新精神。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的整合,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展现了全新的设计思路。作为新时代的音乐教师,应努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使我们的音乐课堂更加多姿多彩,擦出更多创新的火花。
  (作者单位:广东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小学)
  (责任编校:白水)
其他文献
随着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交通事故率也越来越高,研制防撞雷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家刚刚在制定的“十二五”规划中将汽车智能电子列入其中,国内汽车防撞雷达的研制的正不
超宽带(Ultra-Wideband, UWB)具有抗干扰性好、传输速度高、空间容量大、功耗极低等优点,在高速信息传输、测距与成像、无线传感器网络、雷达探测等领域被广泛应用。然而,以N
与单元天线相比,阵列天线可以满足无线电系统中波束赋形、主瓣电扫描、低副瓣等特性要求。几乎所有的现代无线电子系统均需要阵列天线完成电磁信号的无线传输。本文围绕阵列
近些年来,高功率脉冲技术在各个不同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且受到越来越多研究人员的关注。脉冲源的主要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国防军事,高新技术,高科技研究以及民用工业。同所有其他新兴技术一样,高功率脉冲技术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广泛的研究价值同时面临着巨大的研究挑战。本文结合光导开关(PCSS)技术和半导体激光器驱动电源技术,研制了一台基于Blumlein同轴线倍压器的纳秒脉冲发生装置。从传输线的普遍理论分
离子不仅可以调节同性荷电聚电解质间有效相互作用,而且也对异性荷电聚电解质间的有效相互作用起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比如离子对带正电荷密度的蛋白质与高负电荷密度的核酸分子间有效作用有重要影响。此外,聚电解质本身的结构变化也对它们之间的有效相互作用有重要影响。因此,本文利用泊松-玻尔兹曼理论和蒙特卡罗方法着重对异性荷电球形聚电解质间的有效相互作用进行研究以及探索了转动自由度对同性荷电棒状聚电解质间有效相互作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