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策略研究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arkes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生物教学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而逐步变革,教师从课堂主导者转变为教学引导者,学生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转变为课堂主体,鲜明展现出新课改给高中生物教学带来的巨大影响。基于此,广大高中生物老师在开展教学时,务必要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激发,争取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从而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与综合素养。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主动学习;策略研究
  众所周知,高中生物是一门自然学科,其以实验探究为基础,引导高中生认识自然、了解自然规律,故而此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探究性与挑战性,对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所以,于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是极为必要的,对学科教学成效的强化也大有裨益。
  一、于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必要性
  21世纪是信息时代,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国际竞争愈演愈烈,开展全民教育任重道远,因而我国有必要采取有效手段提高全民素质,由此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现下,广大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对象,也是推进我国未来繁荣发展的坚实动力,因此我国教育研究者及广大教师必须致力于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为既定的教育目标、教学成果而努力奋斗。
  就拿高中生物教学来说,教学内容过多、教学时间过短,加之面临着巨大的高考压力,部分生物老师为了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完成尽量多的教学任务,他们依旧沿袭着“填鸭式”、“一刀切”的教学手段,使得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内容,无法展现自身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导致学生学习水平难以提升。长此以往的话,高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定然会被消磨的所剩无几,学习成效自然也会每况愈下,因此高中生物老师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教学策略予以革新,督促学生主动学习,最终有效提高生物教学课堂效果。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策略研究
  1.坚持以生为本,帮助学生制定学习目标
  要想于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首要任务就是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并帮助学生制定明确学习目标,从而为后续的生物教学奠定基础。一方面,老师可结合教材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给予学生自由发言的机会,让学生意识到自己课堂主体的地位,与此同时,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观念,尽可能将满足学生学习需要视作教学的出发点,着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另一方面,老师要仔细观察班级学生的学习爱好、特征,结合既定的课堂教学目标来帮助学生制定学习目标,争取让学生明晰课堂教学的重难点,分清学习的主次,以此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2.设计导学案,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制定好教学目标之后,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设计导学案,借助设计好的课堂导学案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这就要求老师在设计导学案之前先设置一些有意识、有趣味、有启发性的问题,借此活跃学生思维,从而调动学生进行主动学习。比如,老师在讲授“伴性遗传”时,可以先行捋清“伴性遗传的概念、人类红绿色盲症、抗维生素D和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这三个教学重点,然后将“色盲”现象看作讲解伴性遗传及伴性遗传规律的实例,由此阐明基因分离定律在性染色体遗传上的作用。与此同时,老师也可以将“道尔顿发现红绿色盲”这一事件讲解给学生听,将其看作教导学生人文精神的生动材料,让学生明白一些研究科学所应具备的态度。此种教学法是锻炼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举措,对高中生学习生物大有裨益。
  3.营造学习气氛,致力于开发高中生思维
  由于高中生物教学的实践性较强,对于学生思维能力要求也较高,所以高中生物老师须采取多种有效手段为学生营造学习气氛,努力开发学生思维,让他们能够在良好的学习气氛中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譬如,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可适当列举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作为教学素材,以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生物知识点,抑或组织一些关于生物知识讨论的课堂论辩会,提供给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的平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此外,老师要有意识的丰富课堂教学,将知识接受过程转化为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开发学生的生物思维,好比在学习“细胞生活的环境”这一部分内容时,老师便可直接提出几个问题:①大量出汗后身体需要补充水分和无机盐,这是为什么?②人体内的细胞生活在一种怎么样的环境中?③尽管外界环境在不断变化,而我们体内的环境总是相对稳定,这是为什么呢?这几个问题将整部分内容很好的连接在了一起,学生思考的同时也打开了自己的思维,这便是主动学习的一种体现。
  4.丰富教学形式,调动感知并激发求知欲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课堂教学形式也与高中生主动学习能力相关联,所以高中生物老师可适当丰富教学形式,以此调动学生的感知,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最终有效达成学习目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借助挂图、模型、生物标本等教学工具辅助教学,让学生获得清晰感知,引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可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模拟些许生物内容,尽可能生动逼真的感受到生物知识的多样性;也可带领学生走进生物实验室,在实验室中教导学生亲自动手做生物实验,让学生直观观察生物实验所呈现出的现象,并由此引发学生对生物实验的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能力,为下一次主动学习打好坚实基础。
  三、结束语
  总的来说,高中生物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真正意义上明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善于从坚持以生为本、设计导学案、营造学习气氛以及丰富教学形式等四个层面入手,由此竭力激发高中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与热情,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马雪艳.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生物教学探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0(08)
  [2]谢峻峰.高中生物的教学模式转变的探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2)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广东省加快转型升级这一关键时期,传统的技能人才已经不能适应其创新发展需要的问题,进行了校企共育创新型人才的探索。通过与深圳市金三维模具有限公司的合作,建立
本文以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地区协调发展为研究目标,对当前商贸流通地区发展状况及其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了目前阻碍我国商贸流通业地区发展的主要因素,指出了我国商贸流
【摘 要】寓学于乐自古以来都是教育家们所提倡的,即使是化学这种理科也不例外。本文就将从如何认识游戏化教学,如何在化学课堂上开展游戏化教学,运用通俗媒体,作为游戏化素材的开发,游戏化教学的曲艺表现形式等四个方面,对游戏化教学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等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高中化学;通俗媒体;曲艺  高中生学业繁重,每天都被各科的试卷练习和课程压着,很少有真正意义上的放松。游戏化教学的
【摘 要】本文简要介绍了美术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概况,指出了美术教学在创新教育中的意义,同时提出了一系列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措施,旨在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美术教学;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艺术细胞的重要手段,而创新能力是21世纪最重要的竞争力,也是21世纪新型人才需要具备的重要品质。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一向被视为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在美术教学
九甸峡水利枢纽工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是目前国内建在深厚覆盖层上的最高面板坝,最大坝高133 m.坝址区岸坡陡峭,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大坝的应力廊变状态对工程的安全和运行至
【摘 要】中职数学技能竞赛,具有职业性、人文性的特点,参加技能竞赛不仅可以使数学知识与专业知识有机的整合,还对中职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业务技能的提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将对中职数学技能竞赛对中职数学教师的促进作用,谈一下自己的观点和认识,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学校;数学技能竞赛;数学教师;促进作用  “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竞赛”,随着国家教育部口号的提出,各类专业技能竞赛
江苏宜兴抽水蓄能电站建设过程中,引进多项物探技术对结构物性能、工程施工质量、设计参数等进行检测和试验,同时与其他检测手段结果进行了对比,为保证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做了有益的尝试。
【摘 要】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本文从四个方面入手,通过质疑、朗读、揣摩词句、大胆想象等多方面引导学生去大胆实践、探究,在实践中培养语文实践能力,以达到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课堂教学;实践探究;实践能力;语文素养  面对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一线的教师担负着重要的责任,要培养出新时期的接班人,教师必须要更新教育观
【摘 要】激励性评价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激励学生学习热情,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我的有效评价方式。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课堂中运用激励性评价,能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起到迅速适应课堂教学、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作用。本文主要对激励性评价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方法进行介绍,说明激励性评价的重要性。  【关键词】激励性评价;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应用  1.前言  
【摘 要】英语中有一句谚语“教育必须是有趣的”,的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是对于小学生而言,兴趣是不可缺少的内在动力。教育心理学表明:当教学引起学生兴趣时,就能使学生在学习中集中注意,更好地感知思维和想象,从而获得较多叫牢固的知识技能,并使他们觉得学习不是一件苦事或沉重负担,表现出喜悦和求知欲望,加强对知识的探索力量,激起克服困难的意志。  【关键词】农村小学;英语;兴趣  英语中有一句谚语“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