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二级公路工可路线方案设计比选研究

来源 :西部交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sh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路线设计是公路项目的工程可行性研究的灵魂,而山区二级公路由于其地形复杂、控制因素多、建设难度大等特点更需要合理设计并通过比选确定推荐方案。文章介绍了山区二级公路工可路线方案的设计原则、要点,并结合省道庙神至龙头公路的路线设计实例,通过多个路线方案比选,确定最终的推荐方案,分析了垭口选择、旧路利用在山区二级公路路线方案设计的重要性,为山区二级公路选线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为实现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AP)高掺量、低温度条件下的再生利用,文章在RAP沥青及集料性能分析的基础上,利用3G温拌剂及芳烃油配制温再生剂,分析再生沥青黏温曲线特性及再生沥青混合料空隙率的变化情况,确定拌和、压实温度,对RAP掺量分别为50%、60%和70%的再生沥青混合料进行车辙试验、小梁弯曲试验及冻融劈裂试验,评价其路用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再生剂掺量为8%时,最低拌和及压实温度分别为140℃和118℃;当RAP掺量增加时,再生后的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增强,低温稳定性及水稳定性降低;当RAP掺量为50%
随着高速公路运营里程不断增长,养护资金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采用性价比高的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成为必然选择。文章结合试验工程,介绍了CAP再生抗滑封层的主要材料和施工工艺流程,分析了CAP再生抗滑封层的使用效果,并通过与其他已实施的路面养护技术进行对比分析,表明CAP再生抗滑封层技术应用效果更好,性价比更高,且施工便利、环保,值得推广应用。
文章介绍了百色至隆林高速公路K1370+659~899段地质灾害的形成机理、病害影响及应急处治方案,并结合高速公路地质灾害影响特点,采取不中断交通,对高速公路原有桥梁进行拆除后新建路基路面、公路下边坡设置抗滑桩、高速公路路面增设微型桩等实施方案,同时总结了桥改路应急处治工程的优点和实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