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麦垛山煤矿上仓斜巷以细砂岩、粉砂岩和中粒砂岩为主,在掘进过程中,出现碎裂、崩塌、跨落现象,致使隔水性大大降低,巷道成型差。麦垛山煤矿通过学习QC的基础知识及工具的使用方法,充分发挥QC质量控制作用,使施工的上仓斜巷工程,在施工中工程质量、施工速度不断提高,得到了集团公司的肯定。
关键词:QC质量管控 光爆成型 PDCA循环 工程质量
0 引言
麦垛山井田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东部,行政区隶属于灵武市宁东镇和马家滩镇管辖。西北距银川市79km,东南距灵武市43km。地理坐标:东经106°39′18″~106°46′38″;北纬37°4′34″~37°54′33″。井田呈西北-东南条带状展布,北部与羊场湾井田和石槽村井田相邻,东部与红柳井田相邻,西部为广袤的毛乌素沙漠,南至马家滩驻地。矿井面积约65km2,矿井设计生产规模为8.00Mt/a,服务年限为102年[1]。
由麦垛山煤矿施工的上仓斜巷掘进揭露岩层以细砂岩、粉砂岩和中粒砂岩为主,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泥质胶结,原生结构面一般有块状层理、槽状层理、大型板状交错层理,单层厚度大。多属硬脆性的岩石,在外力作用下易碎裂、崩塌或垮落,同时其隔水性能将大大减弱或完全丧失,裂隙的导水性能好。岩层普氏系数均小于4.6,属软弱类岩石,具脆性而不具韧性,冲击易破碎。
巷道开口底板标高+869.917,施工到位标高+926.660,巷道掘进高度3.7m,掘进宽度4.4m,净高3.5m,净宽4.2m,巷道喷浆厚度100mm,铺底厚度100mm,两侧墙基础各深100mm。掘进断面面积14.2m2、净断面面积12.81m2。上仓斜巷施工长度332m, 施工方位角57°。巷道断面设计为半圆拱型断面,巷道永久支护设计为:锚网喷支护[2]。
1 施工流程[3]
1.1 施工方法
采用浅打眼(眼深0.8m~1.2m)、少装药(每眼1~2节药卷)、放小炮(每次放8~10个眼)的方法进行施工,减小循环进度和控顶距离。
1.2 施工工艺
进入工作面前先进行敲帮问顶和安全检查工作→延设中、腰线→打眼→装药→爆破→架设前探梁支护→打锚杆进行永久支护→出渣、文明生产。
1.2.1 掘进方式
使用YT-28型风钻进行打眼,采用光面爆法掘进,使用三根金属前探梁进行永久支护,锚网喷加锚索联合永久支护。耙装机配合无轨胶轮车、刮板输送机、皮带输送机出碴。
1.2.2 掘进工艺流程
交接班及安检准备工作(敲帮问顶)→沿中、腰线(布置眼位)→打眼→装药→爆破→敲帮问顶→临时支护→出渣→打锚杆眼安装锚杆→清理浮渣、文明生产。
2 利用PDCA循环,分析原因,制定对策
2.1 成立QC小组
经过半个月的时间施工,出现岩石破碎、松散导致巷道局部超挖,顶板淋水严重,片帮等现象。于是成立QC小组。QC小组成员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仔细研究之后,针对岩石破碎、松软、有淋水等现实条件,小组制定了以下工作目标。
标准共10项,每项4分,月得分在36分以上,争取达标率达90%以上。改变巷道安全质量,为矿建施工队伍在质量、安全、效益上打下坚实基础。
表1 每项月评分表
■
2.2 利用PDCA循环,分析原因,制定对策
为深入开展QC小组活动,使爆破作业始终处于质控之下,严格按有关爆破说明进行,QC小组制定了“利用班前讲、班后提、勤说多讲、亲临现场”等针对各个方面进展情况,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计划,在此期间根据现场特点,对爆破人员进行再培训。
在爆破过程中,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取理论和经验相结合,使爆破作业的整个过程处于受控状态,同时,针对岩石破碎、松软、有淋水等影响爆破作业因素,小组内控制平均循环进尺为1.0米。
QC小组根据调查结果,对影响爆破效果的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作排列图,找出造成爆破效果差的主要原因,见下表2:
表2 光爆影响因素统计分析表
■
■
由排列图可以看出,周边眼间距大、装药量不合理是巷道成型差的主要原因,为此利用因果分析图,从人员、材料、方法、环境四个方面分析。
■
确定主要因素并制定对策:
经全体成员认真讨论研究确定,周边眼间距大、装药量不合理主要因素:
①积水性不高。②责任心差。③新工人多。④巷道断面大、岩石松软,运输距离远。⑤有淋水。⑥风钻老化易坏。⑦没有根据岩性调整周边眼间距。⑧没有根据岩性调整装药量。
为此制定对策如下表:
表3 对策表
■
2.3 实行阶段
实施一
①12月4日,队里召开班长、验收员及队干会议,制定有关措施,设立奖项,并在当天向全体职工宣布,以提高工人生产积极性。②12月5日,对新工人进行集中培训,并鼓励老工人培养新人。
实施二
①12月5日,指定队机修人员负责维修风钻,保证每班所用风钻正常使用。②12月5日,指定队机修人员负责加工好找顶工具,保证迎头安全。③12月5日,队办事员到仓库领风钻配件。
实施三
①12月5日,跟班验收员及班长及时观察迎头岩石情况,防止岩石掉落伤人。②12月5日,开始每班根据岩石情况调整周边眼间距、装药量。
2.4 效果检查
针对周边眼间距大、装药量不合理采取的一系列措施,12月10日起,小组人员对执行效果进行跟踪验证,看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表4 效果检查表
■
达标分由原来的30分提高到38分,提高了巷道掘进质量达标要求。为加快施工速度,提高施工质量,减少材料成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 结论
根据PDCA循环活动调查结果显示,基本解决了影响巷道成型差的主要因素,能够实现质量达标奋斗目标,施工过程中,小组继续对各工序用时跟踪监控,认真抓好各项要求,同时还制定如下措施:
①严格执行奖罚制度,队领导轮流联合值班,最大限度提高职工生产积极性。②技术人员定期下井检查,暴露出来问题及时解决。③发动广大干群的聪明才智,总结交流施工经验,提高巷道施工水平。
通过开展QC小组活动,麦垛山煤矿基本解决了施工上仓斜巷中暴露出来的巷道成型差的主要问题,为以后巷道质量达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2012年12月底集团质量验收中,受到集团公司的表彰奖励,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社会形象。
参考文献:
[1]宁夏回族自治区宁东煤田鸳鸯湖矿区麦垛山井田煤炭勘探
报告.宁夏煤田地质局,2011:85-142.
[2]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麦垛山煤矿上仓斜巷作业
规程.麦垛山煤矿,2012:4-5.
[3]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麦垛山煤矿上仓斜巷作业
规程.麦垛山煤矿,2012:15-16.
作者简介:
张春雷(1986-),男,黑龙江海伦市人,采矿助理工程师(采矿
工程),现为神华宁夏煤业集团麦垛山煤矿筹建处生产技术科技术员。
关键词:QC质量管控 光爆成型 PDCA循环 工程质量
0 引言
麦垛山井田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东部,行政区隶属于灵武市宁东镇和马家滩镇管辖。西北距银川市79km,东南距灵武市43km。地理坐标:东经106°39′18″~106°46′38″;北纬37°4′34″~37°54′33″。井田呈西北-东南条带状展布,北部与羊场湾井田和石槽村井田相邻,东部与红柳井田相邻,西部为广袤的毛乌素沙漠,南至马家滩驻地。矿井面积约65km2,矿井设计生产规模为8.00Mt/a,服务年限为102年[1]。
由麦垛山煤矿施工的上仓斜巷掘进揭露岩层以细砂岩、粉砂岩和中粒砂岩为主,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泥质胶结,原生结构面一般有块状层理、槽状层理、大型板状交错层理,单层厚度大。多属硬脆性的岩石,在外力作用下易碎裂、崩塌或垮落,同时其隔水性能将大大减弱或完全丧失,裂隙的导水性能好。岩层普氏系数均小于4.6,属软弱类岩石,具脆性而不具韧性,冲击易破碎。
巷道开口底板标高+869.917,施工到位标高+926.660,巷道掘进高度3.7m,掘进宽度4.4m,净高3.5m,净宽4.2m,巷道喷浆厚度100mm,铺底厚度100mm,两侧墙基础各深100mm。掘进断面面积14.2m2、净断面面积12.81m2。上仓斜巷施工长度332m, 施工方位角57°。巷道断面设计为半圆拱型断面,巷道永久支护设计为:锚网喷支护[2]。
1 施工流程[3]
1.1 施工方法
采用浅打眼(眼深0.8m~1.2m)、少装药(每眼1~2节药卷)、放小炮(每次放8~10个眼)的方法进行施工,减小循环进度和控顶距离。
1.2 施工工艺
进入工作面前先进行敲帮问顶和安全检查工作→延设中、腰线→打眼→装药→爆破→架设前探梁支护→打锚杆进行永久支护→出渣、文明生产。
1.2.1 掘进方式
使用YT-28型风钻进行打眼,采用光面爆法掘进,使用三根金属前探梁进行永久支护,锚网喷加锚索联合永久支护。耙装机配合无轨胶轮车、刮板输送机、皮带输送机出碴。
1.2.2 掘进工艺流程
交接班及安检准备工作(敲帮问顶)→沿中、腰线(布置眼位)→打眼→装药→爆破→敲帮问顶→临时支护→出渣→打锚杆眼安装锚杆→清理浮渣、文明生产。
2 利用PDCA循环,分析原因,制定对策
2.1 成立QC小组
经过半个月的时间施工,出现岩石破碎、松散导致巷道局部超挖,顶板淋水严重,片帮等现象。于是成立QC小组。QC小组成员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仔细研究之后,针对岩石破碎、松软、有淋水等现实条件,小组制定了以下工作目标。
标准共10项,每项4分,月得分在36分以上,争取达标率达90%以上。改变巷道安全质量,为矿建施工队伍在质量、安全、效益上打下坚实基础。
表1 每项月评分表
■
2.2 利用PDCA循环,分析原因,制定对策
为深入开展QC小组活动,使爆破作业始终处于质控之下,严格按有关爆破说明进行,QC小组制定了“利用班前讲、班后提、勤说多讲、亲临现场”等针对各个方面进展情况,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计划,在此期间根据现场特点,对爆破人员进行再培训。
在爆破过程中,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取理论和经验相结合,使爆破作业的整个过程处于受控状态,同时,针对岩石破碎、松软、有淋水等影响爆破作业因素,小组内控制平均循环进尺为1.0米。
QC小组根据调查结果,对影响爆破效果的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作排列图,找出造成爆破效果差的主要原因,见下表2:
表2 光爆影响因素统计分析表
■
■
由排列图可以看出,周边眼间距大、装药量不合理是巷道成型差的主要原因,为此利用因果分析图,从人员、材料、方法、环境四个方面分析。
■
确定主要因素并制定对策:
经全体成员认真讨论研究确定,周边眼间距大、装药量不合理主要因素:
①积水性不高。②责任心差。③新工人多。④巷道断面大、岩石松软,运输距离远。⑤有淋水。⑥风钻老化易坏。⑦没有根据岩性调整周边眼间距。⑧没有根据岩性调整装药量。
为此制定对策如下表:
表3 对策表
■
2.3 实行阶段
实施一
①12月4日,队里召开班长、验收员及队干会议,制定有关措施,设立奖项,并在当天向全体职工宣布,以提高工人生产积极性。②12月5日,对新工人进行集中培训,并鼓励老工人培养新人。
实施二
①12月5日,指定队机修人员负责维修风钻,保证每班所用风钻正常使用。②12月5日,指定队机修人员负责加工好找顶工具,保证迎头安全。③12月5日,队办事员到仓库领风钻配件。
实施三
①12月5日,跟班验收员及班长及时观察迎头岩石情况,防止岩石掉落伤人。②12月5日,开始每班根据岩石情况调整周边眼间距、装药量。
2.4 效果检查
针对周边眼间距大、装药量不合理采取的一系列措施,12月10日起,小组人员对执行效果进行跟踪验证,看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表4 效果检查表
■
达标分由原来的30分提高到38分,提高了巷道掘进质量达标要求。为加快施工速度,提高施工质量,减少材料成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 结论
根据PDCA循环活动调查结果显示,基本解决了影响巷道成型差的主要因素,能够实现质量达标奋斗目标,施工过程中,小组继续对各工序用时跟踪监控,认真抓好各项要求,同时还制定如下措施:
①严格执行奖罚制度,队领导轮流联合值班,最大限度提高职工生产积极性。②技术人员定期下井检查,暴露出来问题及时解决。③发动广大干群的聪明才智,总结交流施工经验,提高巷道施工水平。
通过开展QC小组活动,麦垛山煤矿基本解决了施工上仓斜巷中暴露出来的巷道成型差的主要问题,为以后巷道质量达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2012年12月底集团质量验收中,受到集团公司的表彰奖励,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社会形象。
参考文献:
[1]宁夏回族自治区宁东煤田鸳鸯湖矿区麦垛山井田煤炭勘探
报告.宁夏煤田地质局,2011:85-142.
[2]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麦垛山煤矿上仓斜巷作业
规程.麦垛山煤矿,2012:4-5.
[3]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麦垛山煤矿上仓斜巷作业
规程.麦垛山煤矿,2012:15-16.
作者简介:
张春雷(1986-),男,黑龙江海伦市人,采矿助理工程师(采矿
工程),现为神华宁夏煤业集团麦垛山煤矿筹建处生产技术科技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