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朋友老朱是一企业高管,应酬繁多,某日酒足饭饱后,正在睡觉的时候,突然左脚趾关节处剧烈疼痛起来,像被什么猛烈地啃咬,一下子连身子都直不起来了。他急忙到医院挂急诊,这才知道自己患上了痛风。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障碍或尿酸排泄减少,其代谢产物尿酸在血液中积聚,因血浆尿酸浓度超过饱和限度而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种疾病。第一次发作多数在夜间,在发作之前1至12小时,病人会有些预感,但预感期一过立刻发生激烈的疼痛,而且疼痛程度一分一秒地增加,且在24小时之内达最高峰。开始时常为单个关节呈红、肿、热,痛与运动障碍,患者还可出现高热、头痛、心悸、疲乏、厌食等症状。急性发作一般持续3天至10天,开始时每隔几个月或1到2年发作一次,随着年龄的增长,每年发作几次。在痛风反复发作后,会导致关节变形而难以活动。约有半数病人在发病过程中会出现一种坚硬如石的结节,称之为痛风石,实际上是尿酸盐结晶物。
痛风首先在西方富有的学者、名人中发现。在我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痛风的发病率也有明显升高的趋势。从性别上看,痛风“重男轻女”,男女发病比例为20:1,发病年龄一般在30至70岁之间。发病者多为公司职员、大学教授、作家、医生等高收入的脑力劳动者,且他们中的大多数爱吃肉,贪酒,也就是说痛风与饮食及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防治这种疾病必须从饮食入手。
一、远离海鲜
一般来说,我们根据食物中嘌呤的含量多少将它们分为三类:
嘌呤含量低的食物:每100克食物嘌呤含量在50毫克以下。如粮食中的大米、小米、小麦、养麦、红薯:蔬菜中的白菜、芹菜、韭菜、黄瓜、苦瓜、青椒、萝卜;水果中的苹果、梨、桃、西瓜;牛奶和蛋类等。
嘌呤含量较高的食物:每100克食物嘌呤含量为50毫克~150毫克。如米糠、麦麸、豆类及豆制品;猪、牛、羊肉和鸡、鸭、鹅肉;多种鱼、虾、蟹等。
嘌呤含量高的食物:每100克食物嘌呤含量为150毫克~1000毫克。如猪肝,牛肝、牛肾、带鱼、沙丁鱼、白带鱼、白鲇鱼、牡蛎、蛤蜊、凤尾鱼、鲱鱼、浓肉汤和火锅汤等。
不难看出,海鲜类食物嘌呤的含量都不低,因此,痛风病人应少吃海鲜,并多选择嘌呤含量低的食物。
二、鲜啤
啤酒本身含有大量嘌呤,因此痛风患者更不能喝。酒精会抑制糖异生,尤其是空腹饮酒,使血乳酸和酮体浓度升高,最终使肾排泄尿酸减少。
三、鲜货
痛风不存在季节多发性,但临床观察发现,高嘌呤食物上市多的季节,往往患者也会增多。春季,香菇、蘑菇、草菇、芦笋等各类鲜货相继上市,而这些都是临床上已证实的高嘌呤食物,引起痛风的几率较大。
痛风发病后的治疗要视病情而定,若是急性发作时,当然是以解决不适感为首要任务,镇痛消炎的药剂往往是必须要用的,但这只能缓解病人的疼痛。而如何通过饮食来控制病情,避免发生致命的并发症才是治疗的真正目标所在。
第一,限制总能量,保持适宜体重。
有研究发现,肥胖是高脂血症、高血压、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共同发病因素之一,痛风患者中有52%的人是肥胖者。临床资料显示,肥胖的痛风患者在缓慢稳定降低体重后,血尿酸水平也会随之下降,男子的体重减少10%,可使血尿酸下降19.6mmol/L。当然,减肥的过程切忌减得过快,否则易导致机体产生大量酮体,酮体与尿酸相互竞争排出,会使血尿酸水平升高,从而促使痛风急性发作。
第二,多食用素食为主的碱性食物。
水果、鲜果汁、马铃薯、甘薯、海藻、紫菜、海带等含有较多的钠、钾、钙、镁等元素,在体内能氧化生成碱性离子,增加碱性食物的摄入量,可以使尿液中的DH值升高,有利于尿酸盐的溶解,西瓜和冬瓜不但属于碱性食物,还有利尿的作用,更有利于痛风的治疗。
责任编辑 刘 颖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障碍或尿酸排泄减少,其代谢产物尿酸在血液中积聚,因血浆尿酸浓度超过饱和限度而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种疾病。第一次发作多数在夜间,在发作之前1至12小时,病人会有些预感,但预感期一过立刻发生激烈的疼痛,而且疼痛程度一分一秒地增加,且在24小时之内达最高峰。开始时常为单个关节呈红、肿、热,痛与运动障碍,患者还可出现高热、头痛、心悸、疲乏、厌食等症状。急性发作一般持续3天至10天,开始时每隔几个月或1到2年发作一次,随着年龄的增长,每年发作几次。在痛风反复发作后,会导致关节变形而难以活动。约有半数病人在发病过程中会出现一种坚硬如石的结节,称之为痛风石,实际上是尿酸盐结晶物。
痛风首先在西方富有的学者、名人中发现。在我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痛风的发病率也有明显升高的趋势。从性别上看,痛风“重男轻女”,男女发病比例为20:1,发病年龄一般在30至70岁之间。发病者多为公司职员、大学教授、作家、医生等高收入的脑力劳动者,且他们中的大多数爱吃肉,贪酒,也就是说痛风与饮食及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防治这种疾病必须从饮食入手。
一、远离海鲜
一般来说,我们根据食物中嘌呤的含量多少将它们分为三类:
嘌呤含量低的食物:每100克食物嘌呤含量在50毫克以下。如粮食中的大米、小米、小麦、养麦、红薯:蔬菜中的白菜、芹菜、韭菜、黄瓜、苦瓜、青椒、萝卜;水果中的苹果、梨、桃、西瓜;牛奶和蛋类等。
嘌呤含量较高的食物:每100克食物嘌呤含量为50毫克~150毫克。如米糠、麦麸、豆类及豆制品;猪、牛、羊肉和鸡、鸭、鹅肉;多种鱼、虾、蟹等。
嘌呤含量高的食物:每100克食物嘌呤含量为150毫克~1000毫克。如猪肝,牛肝、牛肾、带鱼、沙丁鱼、白带鱼、白鲇鱼、牡蛎、蛤蜊、凤尾鱼、鲱鱼、浓肉汤和火锅汤等。
不难看出,海鲜类食物嘌呤的含量都不低,因此,痛风病人应少吃海鲜,并多选择嘌呤含量低的食物。
二、鲜啤
啤酒本身含有大量嘌呤,因此痛风患者更不能喝。酒精会抑制糖异生,尤其是空腹饮酒,使血乳酸和酮体浓度升高,最终使肾排泄尿酸减少。
三、鲜货
痛风不存在季节多发性,但临床观察发现,高嘌呤食物上市多的季节,往往患者也会增多。春季,香菇、蘑菇、草菇、芦笋等各类鲜货相继上市,而这些都是临床上已证实的高嘌呤食物,引起痛风的几率较大。
痛风发病后的治疗要视病情而定,若是急性发作时,当然是以解决不适感为首要任务,镇痛消炎的药剂往往是必须要用的,但这只能缓解病人的疼痛。而如何通过饮食来控制病情,避免发生致命的并发症才是治疗的真正目标所在。
第一,限制总能量,保持适宜体重。
有研究发现,肥胖是高脂血症、高血压、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共同发病因素之一,痛风患者中有52%的人是肥胖者。临床资料显示,肥胖的痛风患者在缓慢稳定降低体重后,血尿酸水平也会随之下降,男子的体重减少10%,可使血尿酸下降19.6mmol/L。当然,减肥的过程切忌减得过快,否则易导致机体产生大量酮体,酮体与尿酸相互竞争排出,会使血尿酸水平升高,从而促使痛风急性发作。
第二,多食用素食为主的碱性食物。
水果、鲜果汁、马铃薯、甘薯、海藻、紫菜、海带等含有较多的钠、钾、钙、镁等元素,在体内能氧化生成碱性离子,增加碱性食物的摄入量,可以使尿液中的DH值升高,有利于尿酸盐的溶解,西瓜和冬瓜不但属于碱性食物,还有利尿的作用,更有利于痛风的治疗。
责任编辑 刘 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