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化肥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作物生长和发育的重要的营养来源,是非常重要的促进粮食和农业稳定发展的保障,也是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措施。多年来一直主科学施肥张,并且在许多作物进行了的相关测试。近年来,按照总体要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科学施肥技术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促进环保和高效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农作物;科学施肥
中图分类号:S15 文献标识码:A
1 农作物的根部施肥
1.1 了解作物营养特点
各种各样的作物特点不同,对养分的需求也是不同的。如谷类作物对氮的需求更多,根瘤菌豆科植物的对磷、钾肥需求更多。不同生长期的作物种植对各种各样的营养元素的数量及比例都不相同。作物生长在萌发期、成长期、成熟期都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不同。农作物的吸收营养与温度、阳光和降雨量也有直接关系。
1.2 了解土壤的作物营养的状态
在对根部进行施肥之前,一定要测定土壤的有机质、质地、酸、碱性、营养物质、熟化程度,之后再对农作物进行科学施肥,还要考虑气候影响土壤养分的分解转换。
2 农作物的叶面施肥
叶面肥料有许多品种,大体上可以分为2种:1、含有氨基酸、腐植酸、氮、磷、钾等等营养物质,这是以肥料为主的;2、纯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供植物叶部吸收的叶面肥料,植物叶子吸收以叶面喷施为主,用于灌根及浸种。
为农作物选购和使用叶面肥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1 选购叶面肥料,要考虑土壤和作物的特点
叶面肥料中的不同成份有不同的功能,其中氨基酸可以提高农作物的质量;黄腐酸肥料可以抗旱;石灰土含有不溶性铁,不易于被植物吸收,因此容易出现缺绿症。因此,对叶面肥料的选购应认真仔细,不但应注意其中的成分,而且要看是否有农业部颁发的登记证号,从而保证质量。
2.2 叶面肥有不同的使用浓度
农作物的生长期与叶面肥料的需要有直接关系,一部分作物需要在生育前期就喷叶面肥,也有一部分要后期才需要喷叶面肥,还有一部分前期后期都要喷叶面肥。例如:在油菜萌芽时期喷洒硼微量元素肥料,可以防止“花而不实”,以此提高结荚率。
2.3 不同农作物对叶面肥的反应不同
棉花、花生、绿豆、蚕豆等农作物叶子大、角质层薄的双子叶植物肥液很容易渗透;相反,玉米、水稻、小麦等叶面小、角质层较厚的单子叶植物,肥液渗透困难,叶面肥的增产效果相对来说就差。
2.4 叶面肥的溶解和稀释浓度与喷施效果直接相关
固体粉末叶面肥料溶解缓慢,在雾机加水后,使其充分混合,完全溶解了再喷,否则达不到很好的施肥效果。
2.5 在作物叶面喷施肥料应注意两边叶面喷雾,喷雾均匀
叶的叶表皮气孔吸收营养,通过质膜进入到细胞。而叶片气孔通常分布在叶片的正、反两面,且部分作物的背面气孔量要比正面气孔量多。作物喷洒叶面肥料前应注意天气,要在无风、日照弱、温度适当时喷洒叶面肥,此时空气湿度较大,水分蒸发少,有利于作物吸收养分。3 大力实施科学施肥,促进高效农业环境保护的发展路径
3.1 深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
经实践证明,实施测量土壤施肥,不仅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加作物产量和质量、减少过量施肥,并且还可以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应该在土壤测试施肥的经验的基础上,突出关键环节,创新工作理念。
3.1.1 积极实施整建制推进
加强行政权力,因地制宜,由点到面扩展成熟的技术模式、工作机制,实现整个村庄、乡镇、县等整个系统。
3.1.2 对园艺作物推广科学施肥
对设施农业区和园艺作物优势产区率先普及、高标准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3.1.3 促进产业化配方肥料
依照“大配方,轻微调整,”的技术路线,制定区域配方,指导配方肥料生产供应。引导肥料企业与种植大户、肥料经销商和农村专业合作社直接对接,订单生产配方肥料供应。
3.2 专注于改变施肥方法
3.2.1 引导农民转变施肥观念
通过举办各种各样的培训和使用电视、广播、互联网和其他媒体,宣传科学施肥的效益,指导农民科学施肥的概念,自觉应用配方肥料,科学施肥,达到经济、环保、增加产量的施肥效果。
3.2.2 积极推动水的集成技术
在满足不同区域的土壤条件和作物需肥特点的情况下,制定出水肥一體化技术路线。将玉米、棉花膜下滴灌等水肥一体化技术作为重点进行推广,将水肥耦合技术推广到园艺作物和设施农业产区。
3.2.3 大力推广化肥深施机施技术
目前,农民仍采用表施、浅施、撒施、大水漫灌和“一炮轰”等施肥方式,此方法容易使养分挥发和流失,造成浪费。因此,应加大力度推广化肥使用机械化深施技术,结合深松整地,搞好化肥深施,避免造成严重的浪费。
参考文献
[1] 湾晓霞.科学施肥及其对农作物病虫害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07(9).
关键词:农作物;科学施肥
中图分类号:S15 文献标识码:A
1 农作物的根部施肥
1.1 了解作物营养特点
各种各样的作物特点不同,对养分的需求也是不同的。如谷类作物对氮的需求更多,根瘤菌豆科植物的对磷、钾肥需求更多。不同生长期的作物种植对各种各样的营养元素的数量及比例都不相同。作物生长在萌发期、成长期、成熟期都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不同。农作物的吸收营养与温度、阳光和降雨量也有直接关系。
1.2 了解土壤的作物营养的状态
在对根部进行施肥之前,一定要测定土壤的有机质、质地、酸、碱性、营养物质、熟化程度,之后再对农作物进行科学施肥,还要考虑气候影响土壤养分的分解转换。
2 农作物的叶面施肥
叶面肥料有许多品种,大体上可以分为2种:1、含有氨基酸、腐植酸、氮、磷、钾等等营养物质,这是以肥料为主的;2、纯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供植物叶部吸收的叶面肥料,植物叶子吸收以叶面喷施为主,用于灌根及浸种。
为农作物选购和使用叶面肥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1 选购叶面肥料,要考虑土壤和作物的特点
叶面肥料中的不同成份有不同的功能,其中氨基酸可以提高农作物的质量;黄腐酸肥料可以抗旱;石灰土含有不溶性铁,不易于被植物吸收,因此容易出现缺绿症。因此,对叶面肥料的选购应认真仔细,不但应注意其中的成分,而且要看是否有农业部颁发的登记证号,从而保证质量。
2.2 叶面肥有不同的使用浓度
农作物的生长期与叶面肥料的需要有直接关系,一部分作物需要在生育前期就喷叶面肥,也有一部分要后期才需要喷叶面肥,还有一部分前期后期都要喷叶面肥。例如:在油菜萌芽时期喷洒硼微量元素肥料,可以防止“花而不实”,以此提高结荚率。
2.3 不同农作物对叶面肥的反应不同
棉花、花生、绿豆、蚕豆等农作物叶子大、角质层薄的双子叶植物肥液很容易渗透;相反,玉米、水稻、小麦等叶面小、角质层较厚的单子叶植物,肥液渗透困难,叶面肥的增产效果相对来说就差。
2.4 叶面肥的溶解和稀释浓度与喷施效果直接相关
固体粉末叶面肥料溶解缓慢,在雾机加水后,使其充分混合,完全溶解了再喷,否则达不到很好的施肥效果。
2.5 在作物叶面喷施肥料应注意两边叶面喷雾,喷雾均匀
叶的叶表皮气孔吸收营养,通过质膜进入到细胞。而叶片气孔通常分布在叶片的正、反两面,且部分作物的背面气孔量要比正面气孔量多。作物喷洒叶面肥料前应注意天气,要在无风、日照弱、温度适当时喷洒叶面肥,此时空气湿度较大,水分蒸发少,有利于作物吸收养分。3 大力实施科学施肥,促进高效农业环境保护的发展路径
3.1 深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
经实践证明,实施测量土壤施肥,不仅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加作物产量和质量、减少过量施肥,并且还可以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应该在土壤测试施肥的经验的基础上,突出关键环节,创新工作理念。
3.1.1 积极实施整建制推进
加强行政权力,因地制宜,由点到面扩展成熟的技术模式、工作机制,实现整个村庄、乡镇、县等整个系统。
3.1.2 对园艺作物推广科学施肥
对设施农业区和园艺作物优势产区率先普及、高标准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3.1.3 促进产业化配方肥料
依照“大配方,轻微调整,”的技术路线,制定区域配方,指导配方肥料生产供应。引导肥料企业与种植大户、肥料经销商和农村专业合作社直接对接,订单生产配方肥料供应。
3.2 专注于改变施肥方法
3.2.1 引导农民转变施肥观念
通过举办各种各样的培训和使用电视、广播、互联网和其他媒体,宣传科学施肥的效益,指导农民科学施肥的概念,自觉应用配方肥料,科学施肥,达到经济、环保、增加产量的施肥效果。
3.2.2 积极推动水的集成技术
在满足不同区域的土壤条件和作物需肥特点的情况下,制定出水肥一體化技术路线。将玉米、棉花膜下滴灌等水肥一体化技术作为重点进行推广,将水肥耦合技术推广到园艺作物和设施农业产区。
3.2.3 大力推广化肥深施机施技术
目前,农民仍采用表施、浅施、撒施、大水漫灌和“一炮轰”等施肥方式,此方法容易使养分挥发和流失,造成浪费。因此,应加大力度推广化肥使用机械化深施技术,结合深松整地,搞好化肥深施,避免造成严重的浪费。
参考文献
[1] 湾晓霞.科学施肥及其对农作物病虫害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