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实验室信息系统的完善与否直接关乎着其实验室水平的高低,同时也影响着学生在实验室获得可靠的实验数据。基于这个层面,该文就高校实验室机房的信息系统设计及其实现进行了分析,论述中,该文就信实验室机房信息系统的设计内容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为完善高校实验室机房信息系统做些有益的贡献。
关键词:信息技术;实验室;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29-6550-02
当前,素质教育已经在全国各大高校大张旗鼓地推行,其中,突出地引起人注重的是关于能力培养的实验性教学。而高校创设实验室,为培养人才尽量创造优越条件,最为关键的就是对实验教学的内容、方法以及手段等进行改革,加快实验教学与实验教学管理模块的建设步伐,使之适应越来越走向深入的素质教育。为此,常规化的实验室相关管理模式已经难以与现代化的教学要求相匹配,尽力完成创建新的机房管理系统,显得十分必要。
1 高校实验室机房信息系统的涵盖范围及主要模式
1.1 高校实验室机房信息化管理的基本内容
现今,我国高校实验室机房管理系统大概有三点:一是管理高校实验室机房的设备,如购入新设备、借出设备或者报废等;二是管理机房需要安排的相关任务,像针对诸如课程安排、教师任课布置和作业的布置与收回这类型工作的管理;三是对课外时间自由开放工作的安排,如发放机卡、设置读卡器、对上机情况做好相应的登记。
1.2 我国高校实验室机房管理系统的主要模式
目下,对学生的管理成为不少高校实验室机房管理系统工作的关键,重点对学生课余时间的上网状况和老师的实验课资料进行必要的处理。呈现下面两种模式:
1) 门禁管理子系统。①在实验室中,门禁管理系统就是用户出入的安全屏障。用户在进入实验室时,需要先接受刷卡检查,验证其身份是否合法。若是合法用户,那么在数据库中就会保留下这一用户的刷卡信息;②用户是否可以启动系统,是由资源管理系统根据数据库指示来决定的,每个用户一次有使用一台机器的许可。如果实验室资源不再对该用户开放,说明该用户没有通过相关的用户检查。假如用户放弃对计算机的使用,就须刷卡注销。打用户刷卡注册起,直至他注销的时间,即该用户的上机时间。高校实验室机房运用这种管理方式更加有效。
2) 监控管理子系统。有三大功能,其一,实时监控管理,能够随时查找所有使用过计算机的用户,并对他们使用计算机的机位与时间等做适时掌握;其二,登录控制管理:对实验室的计算机是否加锁或放开做好控制管理;其三,统计管理:按照各系各班和不同用户来做好相关小结、打印报表与软件资源情况,并作出分析,从而为各个相关部门的决策来提供辅助信息;第四,数据维护管理的主要功能:增删、修改或查询各种基础信息,确保数据的完整与一致。
2 当前高校实验室信息管理存在的不足
高校实验室与别的实验室不一样,其机房管理状况呈现出诸如设备损耗频繁、设备遭受环境的影响较大、人员流动量比较大、使用秩序不容易维持(有时学生会随便占机,甚至同时使用多台计算机)、使用时间比较长(一般情况下都是天天开放,日用时超过十小时)、公用软件的维护工作量比较大(有时学生会故意或者无意间把某些数据或者系统的相关文件等做一定的删改,病毒对软件的恶意攻击),针对诸如此类的问题,机房的工作人员一直都很难解决。
纵观我国高校实验机房的信息管理模式,大都是延续50年代时期苏联在该方面的做法和经验模式,即实验室计算机系统的设置是根据学科而定的,而具体对学生的教学步骤则是由学院根据教学要求来设计的,由此可见,这种传统的机房信息系统的设计也无法满足当代计算机教学的开展,今天我们看看这种管理模式,则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如实验室的功能单一,数量虽多可是却很分散,这就让综合的优势没法体现。每个实验室相互独立,管理起来相当分散,某种意义上形成十分明显的资源浪费现象。而实验教学并没有独立于理论教学之外,发挥其相对的作用,两者之间纯粹有一种依赖性,如是,根本不能保证教学质量,对人才培养极其不利等等,这些因素不仅对高校实验室机房信息系统的建立带来一定的影响,同时也为高校学生实验课的学习效果带来一些影響。
3 高校实验室机房信息系统设计方案与实现途径
当代社会,信息技术高速发展,高校信息需求灵活多变且繁琐,高校实验室机房信息管理系统不仅要满足这些需求,还必须考虑硬件设备及软件管理的相关现象,所以对此的把控,需要极松的耦合性,和极强的可扩展性,惟其如此,关键时就能够扩展、重组或复用了。
3.1 高校实验室机房信息系统设计内容
系统维护模块的功能包括:管理系统权限;系统初始化;口令的修改;定期备份信息等。实验课程管理模块是对实验教学的管理,该管理是符合科学原则的,它一改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方法,着重利用资源,以此为主,进行为学生喜闻乐道的开放式教学方式,由管理系统排课、管理上机实验以及管理实验信息资源等组成。上机管理模块则是针对管理账户、管理机时所做的分配管理、管理用户使用情况等,同时还要负责针对以上诸信息的总结与和查看;系统管理模块则具体进行用户进出系统情况的管理。
1) 实验课程管理子系统:该子系统中的排课系统模块,会受到很多随机条件的制约,因此设计相对比较复杂。为了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高校实验室机房的优势,要求实验中要按照学生层次水平来分为普通级别与拓展级别两种。对普通级别的学生,要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来对其进行教学,使之达到要求。对那些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且有能力进行深层学生的拓展级别的同学,应该针对性地做那些综合性强、创新性高的教学实验,以增长他们的实践才智。学生平时对这些信息非常关心,可是却难以找到了解的途径,若是把这些信息在校园网上公布了,那么学生就能够非常便捷地查阅了。 2)上机管理子系统:主要由系统用户的登录、机时以及统计查询等功能模块组成。在这个上机管理的子系统中,机时管理模块主要是给学生分配计算机,其中包括为上实验课的学生分配机器和為其他上机的同学分配剩余计算机。学生在进实验室时,需要先刷卡来判断其身份,若是该学生是该时段的实验课,那么系统就会为他分配机器,使之能够顺利进行实验;若是该生身份合法,可并不是该时段的实验课,那么系统就会为他分配空闲机器,与此同时,还会把他的上机机位以及上机时间等记录下来,计费系统则自动开始计费。用户完成上机后先要从系统中退出注销。如果用户的卡内金额不够的话,系统就会提醒用户充值并拒绝他进入。
3.2 高校实验室机房信息系统实现途径
计算机数据信息共享的实现需要不断的更新其数据库里的信息,其目的是为保障计算机实验室应用系统有效运营,为其提供安全的运营保障,通过这一系统可以在网络上随时观察数据的变化,从而能够在任意一台管理机终端查阅最新的资料,能够在校园网上及时地查阅相关信息。在局域网中运行这一系统,就能够对各个实验室进行全面管理。该系统是典型的星型拓扑结构,是一台文件服务器与一台web服务器和若干收费工作站、学生上机卡、网卡、网线、集线器等再加上具备网络管理功能的超级工作站等共同组成。计费管理系统采用的是自行研发的条码卡计费管理系统。
总之,通过如上论述,建立高效实验室机房信息系统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实验课学习水平,对创新课题教学实践方式,实现高校教育信息化水平等方面都具有着重要的作用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谢海燕,周秀梅.高校计算机机房建设与管理研究[J].教育前沿:理论版,2008(7).
[2] 哈焱.高校计算机基础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探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23).
[3] 李从明.浅谈计算机实验室管理软件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8).
[4] 董爱武.论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S3).
[5] 徐友谊.高校机房的管理与维护[J].池州师专学报,2006(5).
[6] 李娜.高校计算机维护流程[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8).
[7] 李亚芳.浅议高校机房的管理与维护[J].中国科技信息,2009(6).
关键词:信息技术;实验室;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29-6550-02
当前,素质教育已经在全国各大高校大张旗鼓地推行,其中,突出地引起人注重的是关于能力培养的实验性教学。而高校创设实验室,为培养人才尽量创造优越条件,最为关键的就是对实验教学的内容、方法以及手段等进行改革,加快实验教学与实验教学管理模块的建设步伐,使之适应越来越走向深入的素质教育。为此,常规化的实验室相关管理模式已经难以与现代化的教学要求相匹配,尽力完成创建新的机房管理系统,显得十分必要。
1 高校实验室机房信息系统的涵盖范围及主要模式
1.1 高校实验室机房信息化管理的基本内容
现今,我国高校实验室机房管理系统大概有三点:一是管理高校实验室机房的设备,如购入新设备、借出设备或者报废等;二是管理机房需要安排的相关任务,像针对诸如课程安排、教师任课布置和作业的布置与收回这类型工作的管理;三是对课外时间自由开放工作的安排,如发放机卡、设置读卡器、对上机情况做好相应的登记。
1.2 我国高校实验室机房管理系统的主要模式
目下,对学生的管理成为不少高校实验室机房管理系统工作的关键,重点对学生课余时间的上网状况和老师的实验课资料进行必要的处理。呈现下面两种模式:
1) 门禁管理子系统。①在实验室中,门禁管理系统就是用户出入的安全屏障。用户在进入实验室时,需要先接受刷卡检查,验证其身份是否合法。若是合法用户,那么在数据库中就会保留下这一用户的刷卡信息;②用户是否可以启动系统,是由资源管理系统根据数据库指示来决定的,每个用户一次有使用一台机器的许可。如果实验室资源不再对该用户开放,说明该用户没有通过相关的用户检查。假如用户放弃对计算机的使用,就须刷卡注销。打用户刷卡注册起,直至他注销的时间,即该用户的上机时间。高校实验室机房运用这种管理方式更加有效。
2) 监控管理子系统。有三大功能,其一,实时监控管理,能够随时查找所有使用过计算机的用户,并对他们使用计算机的机位与时间等做适时掌握;其二,登录控制管理:对实验室的计算机是否加锁或放开做好控制管理;其三,统计管理:按照各系各班和不同用户来做好相关小结、打印报表与软件资源情况,并作出分析,从而为各个相关部门的决策来提供辅助信息;第四,数据维护管理的主要功能:增删、修改或查询各种基础信息,确保数据的完整与一致。
2 当前高校实验室信息管理存在的不足
高校实验室与别的实验室不一样,其机房管理状况呈现出诸如设备损耗频繁、设备遭受环境的影响较大、人员流动量比较大、使用秩序不容易维持(有时学生会随便占机,甚至同时使用多台计算机)、使用时间比较长(一般情况下都是天天开放,日用时超过十小时)、公用软件的维护工作量比较大(有时学生会故意或者无意间把某些数据或者系统的相关文件等做一定的删改,病毒对软件的恶意攻击),针对诸如此类的问题,机房的工作人员一直都很难解决。
纵观我国高校实验机房的信息管理模式,大都是延续50年代时期苏联在该方面的做法和经验模式,即实验室计算机系统的设置是根据学科而定的,而具体对学生的教学步骤则是由学院根据教学要求来设计的,由此可见,这种传统的机房信息系统的设计也无法满足当代计算机教学的开展,今天我们看看这种管理模式,则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如实验室的功能单一,数量虽多可是却很分散,这就让综合的优势没法体现。每个实验室相互独立,管理起来相当分散,某种意义上形成十分明显的资源浪费现象。而实验教学并没有独立于理论教学之外,发挥其相对的作用,两者之间纯粹有一种依赖性,如是,根本不能保证教学质量,对人才培养极其不利等等,这些因素不仅对高校实验室机房信息系统的建立带来一定的影响,同时也为高校学生实验课的学习效果带来一些影響。
3 高校实验室机房信息系统设计方案与实现途径
当代社会,信息技术高速发展,高校信息需求灵活多变且繁琐,高校实验室机房信息管理系统不仅要满足这些需求,还必须考虑硬件设备及软件管理的相关现象,所以对此的把控,需要极松的耦合性,和极强的可扩展性,惟其如此,关键时就能够扩展、重组或复用了。
3.1 高校实验室机房信息系统设计内容
系统维护模块的功能包括:管理系统权限;系统初始化;口令的修改;定期备份信息等。实验课程管理模块是对实验教学的管理,该管理是符合科学原则的,它一改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方法,着重利用资源,以此为主,进行为学生喜闻乐道的开放式教学方式,由管理系统排课、管理上机实验以及管理实验信息资源等组成。上机管理模块则是针对管理账户、管理机时所做的分配管理、管理用户使用情况等,同时还要负责针对以上诸信息的总结与和查看;系统管理模块则具体进行用户进出系统情况的管理。
1) 实验课程管理子系统:该子系统中的排课系统模块,会受到很多随机条件的制约,因此设计相对比较复杂。为了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高校实验室机房的优势,要求实验中要按照学生层次水平来分为普通级别与拓展级别两种。对普通级别的学生,要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来对其进行教学,使之达到要求。对那些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且有能力进行深层学生的拓展级别的同学,应该针对性地做那些综合性强、创新性高的教学实验,以增长他们的实践才智。学生平时对这些信息非常关心,可是却难以找到了解的途径,若是把这些信息在校园网上公布了,那么学生就能够非常便捷地查阅了。 2)上机管理子系统:主要由系统用户的登录、机时以及统计查询等功能模块组成。在这个上机管理的子系统中,机时管理模块主要是给学生分配计算机,其中包括为上实验课的学生分配机器和為其他上机的同学分配剩余计算机。学生在进实验室时,需要先刷卡来判断其身份,若是该学生是该时段的实验课,那么系统就会为他分配机器,使之能够顺利进行实验;若是该生身份合法,可并不是该时段的实验课,那么系统就会为他分配空闲机器,与此同时,还会把他的上机机位以及上机时间等记录下来,计费系统则自动开始计费。用户完成上机后先要从系统中退出注销。如果用户的卡内金额不够的话,系统就会提醒用户充值并拒绝他进入。
3.2 高校实验室机房信息系统实现途径
计算机数据信息共享的实现需要不断的更新其数据库里的信息,其目的是为保障计算机实验室应用系统有效运营,为其提供安全的运营保障,通过这一系统可以在网络上随时观察数据的变化,从而能够在任意一台管理机终端查阅最新的资料,能够在校园网上及时地查阅相关信息。在局域网中运行这一系统,就能够对各个实验室进行全面管理。该系统是典型的星型拓扑结构,是一台文件服务器与一台web服务器和若干收费工作站、学生上机卡、网卡、网线、集线器等再加上具备网络管理功能的超级工作站等共同组成。计费管理系统采用的是自行研发的条码卡计费管理系统。
总之,通过如上论述,建立高效实验室机房信息系统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实验课学习水平,对创新课题教学实践方式,实现高校教育信息化水平等方面都具有着重要的作用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谢海燕,周秀梅.高校计算机机房建设与管理研究[J].教育前沿:理论版,2008(7).
[2] 哈焱.高校计算机基础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探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23).
[3] 李从明.浅谈计算机实验室管理软件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8).
[4] 董爱武.论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S3).
[5] 徐友谊.高校机房的管理与维护[J].池州师专学报,2006(5).
[6] 李娜.高校计算机维护流程[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8).
[7] 李亚芳.浅议高校机房的管理与维护[J].中国科技信息,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