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sy29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生承载着祖国的希望与未来,但其心智发育尚不成熟,不能全面看待事物,容易被周围环境所干扰,所以加强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小学教育中的重要部分,德育教育关系到学生未来的成长与发展,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与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德育水平的切实提升。本文针对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展开分析。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途径
  德育教育是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对学生音乐综合素养与道德素质的培养有重要作用。小学阶段是学生塑造个性、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加上小学生具有极强的向师性及可塑性,所以在小学教育工作中要加强德育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帮助学生养成独立的人格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及全面发展。
  一、转变教育理念
  当前的教育大多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只一味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即一味关注学科知识教育和学生学习成绩,忽视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小学教育中虽然设置了思想品德课程,但课程的次数和所用时长较少,明显无法与其他学科相比,加上部分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直接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或者是借助生硬的事例进行道理的阐述,导致学生兴致缺缺,甚至产生厌学情绪。鉴于此,教师需要从思想层面转变教育理念,引导学生积极学习思想品德课程内容,接受德育教育,进而获得思想品德的提升。同时教师需要对德育教育的全面性特点有充分认知,以已经开设的思想品德教育课程为基础,进一步实施心理素质、生命教育、民主发育等方面的教育,并注重德育教育的渗透性,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更好地完善德育教育内容,强化内容的连续性及可实践性。
  二、注重课堂教学与德育的结合
  德育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中,无学科之分,各学科教学都离不开德育教育,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有机联系德育与所传授知识,在知识载体中适当融入德育内容,从而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当然各学科的相关内容对学生的道德行为具有指导性作用,不同的学科内容所呈现的精神内涵不同,对学生了解更加丰富的知识具有积极意义。例如:小学音乐教材中的一些内容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元素,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具有积极意义,如《国旗国旗我爱你》《爱我中华》《歌唱祖国》《我们多么幸福》等,学生通过学习这些音乐素材,不仅能明确感受其中所蕴含的思想精髓,丰富文化知识,还能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三、优化教育方法
  相较于传统的德育教育方法,新时期的德育教育在模式和渠道方面发生了显著變化,变得更加宽泛和多样,为德育教育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素材。为此,要想加强小学德育教育,学校和教师必须要注重教育方法的优化,寻找新颖有趣的教育方式,而不是局限于传统的板报宣传或课堂灌输,如利用班会演讲的方式让学生自行理解及内化理论知识,在此基础上能针对相关内容表述自己的见解。例如:教师可以在每周的班会演讲环节确定一个选题,即根据不同时期的热点话题或时事确定选题,鼓励学生进行探讨和交流,分享讨论结果。
  四、加强教师作用的发挥
  教师在学生人生成长道路中发挥着引导的作用,对学生的影响较大,只有做到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才能更好地强化德育教育效果。具体来说,教师需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升和行为的规范,发挥自身的模范带头作用,用自己的行为来感染或影响学生的行为;同时教师在教育和管理学生时要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切忌蛮横与粗暴,争取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及行为来正确教育学生。另外,教师要与学生平等、和谐地相处,和学生保持亦师亦友的关系,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积极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与思想动态加以及时掌握,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总之,作为学生模仿的对象,教师具有极大的影响力,需要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来教育学生,从道德、心理、思想等层面感染或影响学生,发挥出德育教育的效用。
  五、组织丰富的实践活动
  小学德育教育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盲目进行,即:要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依据,组织丰富多样的德育实践活动,对德育教育的渠道加以拓展,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德育知识的热情,丰富学生的思维和认知,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例如:学生的学习生活包括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因此开展德育教育活动时既要注重学校教育,也要对家庭教育加以密切关注,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实践活动的实施来拓宽德育教育渠道,进而有机结合家长的行为与学校的德育教育思想,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缺点,使学生在良好的思想环境中接受德育教育,真正落实德育教育。又如:学校可以在建军节组织学生参观烈士陵园,并在学生参观过程中讲述相关的英雄事迹,适当拓展讲解的内容,为学生近距离接触英雄提供机会,让学生更加懂得国家安全观的意义
  六、结束语
  综上言之,德育教育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主题,与美育、体育、智育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小学德育教育实施环节,只有立足实际,积极转变教育理念,优化教育方法,注重课堂教学与德育的结合,加强教师作用的发挥,组织丰富的实践活动,才能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进一步推动小学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道海.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J].情感读本,2020(09):16.
  [2]刘田.试论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33):65.
  [3]李申申.刍议小学德育教育加强的有效途径[J].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2018(12):140.
  [4]安学林.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探析[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04):60.
其他文献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将知识进行有机“整合”,是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方法.所谓的“整合”,就是将语文学科进行整合、书本知识进行整合、将知识进行整合,这三者整合都
◆摘 要:游戏活动是幼儿教育的主要形式,农村幼儿园也不例外。幼儿园区域游戏材料的科学投放能够提高幼儿游戏趣味性,增进幼儿对区域游戏活动的参与,是实现幼儿教育目标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本文将对农村幼儿园区域游戏材料的投放原则进行探讨,分析农村幼儿园区域游戏材料投放要点,并提出相关的投放策略,希望能够为幼儿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区域游戏材料;投放;策略  区域游戏材料是吸引幼儿参
根据区委统一安排,我有幸赴河南红旗渠干部学院参加了一期专题培训。期间,在观看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画片、触摸一件件原始的修渠工具、走访一座座宏伟的水利设施中,我的心灵时
随着现代教学理论的发展和进步,全新的教学理念逐步在实践教学中得到应用和实施,对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助力和作用.在现代体育教学中,学生的生活方式决定了传统
◆摘 要:新时代在幼儿体育活动的开展过程当中,应该基于幼儿园指导纲要为导向,以此推进幼儿园教学体育特色化,让幼儿能够在特色活动当中获得成长,努力探索园本化体育活动之路,以快乐为核心,构建多元模式。在活动开展过程当中尊重幼儿主体性,营造快乐轻松的活动情景,引发幼儿自主行为,这样才能够为幼儿的成长构建良好的平台。基于此,本文以浅谈幼儿园体育区域活动中园本化的应用为方向展开讨论。  ◆关键词:幼儿园;体
文言文是记载古人思想智慧的主要载体,承负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承传、延伸的主要效能,同时也是古代文学发展成就的结晶.中学生学好文言文,对于继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弘扬民族
◆摘 要:幼儿早期阅读不仅要培养孩子广泛的阅读兴趣,还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孩子在阅读中丰富自己的认知,锻炼语言表达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将对幼儿早期阅读的价值进行分析,探讨幼儿早期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培养策略,希望能够为幼儿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早期阅读;兴趣;习惯;培养  幼儿年龄在3-6周岁之间,是孩子语言敏感期,也是孩子语言能力培养的关键阶段。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