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观察瓷贴面和全瓷冠方法在前牙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医院口腔科2015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前牙修复120例(共244颗患牙)作为观察对象,根据修复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60例(124颗患牙)和对照组60例(120颗患牙).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瓷贴面方法和全瓷冠方法对前牙修复,评估两组的修复效果和预后情况,统计修复优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前牙修复优良率9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P<0.05);并发症发生率为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
【机 构】
:
300142天津,解放军第983医院口腔科;北京,清华大学医院口腔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瓷贴面和全瓷冠方法在前牙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医院口腔科2015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前牙修复120例(共244颗患牙)作为观察对象,根据修复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60例(124颗患牙)和对照组60例(120颗患牙).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瓷贴面方法和全瓷冠方法对前牙修复,评估两组的修复效果和预后情况,统计修复优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前牙修复优良率9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P<0.05);并发症发生率为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3%(P<0.05);患者修复满意度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7%(P<0.05).结论:瓷贴面与全瓷冠方法修复前牙均具有良好效果,但瓷贴面效果更佳,且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更高,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不同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Hp阳性消化性溃疡20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4组各50例.A组给予三联疗法(兰索拉唑十阿莫西林十克拉霉素),B组给予三联疗法十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C组给予铋剂四联疗法(三联疗法十胶体酒石酸铋),D组给予铋剂四联疗法十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4组均14天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均继续服用4周兰索拉唑30 mg,停药8周后复查.比较各组临床症状缓解和溃疡愈合情况、Hp根除率、临床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生长抑素(SS)水平变化.结果
目的:比较经口挂线固定法与经鼻挂线固定法预防食管癌覆膜支架植入后移位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食管癌晚期不能手术切除、接受食管支架治疗且支架移位风险较高者38例,为避免支架移位均采用挂线固定.按照挂线固定方法将患者分为传统经口挂线组(对照组)和改良经鼻挂线组(观察组)各19例.对照组支架的挂线经口拉出固定于一侧耳廓,观察组的固定线经一侧鼻孔拉出后,绕双侧脸、双耳廓上缘和枕一圈与固定线出鼻孔处打结固定.观察比较两组食管支架位置移动情况、挂线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结果:术后2周
目的:比较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和腰椎管狭窄症(LSS)两种腰椎退变疾病成年患者治疗前后受累椎体旋转错位的严重程度及恢复情况.方法:选择某医院脊柱专科门诊接诊的LDH患者45例(LDH组)、LSS患者36例(LSS组),两组均接受分步斜扳手法为主的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1个疗程后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腰痛疾病疗效评定表(JOA量表)进行测评,同时采用美国Logan脊柱X射线分析系统测量受累椎体的病理性旋转位移(VRD),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的旋转错位程度.结果:LSS组总有效率91.67%,LDH组为95
目的:探讨MRI表观弥散系数(ADC)在早产儿脑白质发育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新生儿及重症监护室、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早产儿428例,分为28~29周组71例、30~31周组76例、32~33周组88例、34~35周组94例和36~37周组99例共5个胎龄组;根据脑损伤程度,各胎龄组又分为无脑损伤及轻度、中度、重度脑损伤亚组.所有入组病例均分别于出生后3天内及纠正胎龄为40周时行头颅MRI检查.另选择同期健康足月(胎龄≥37周)新生儿51例为对照组,于纠正胎龄为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