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丙型肝炎病毒的体外消化作用

来源 :中华肝脏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zzk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特异性脱氧核酶对丙型肝炎病毒(HCV)的体外消化作用。方法设计3个分别作用于HCV RNA 5'非编码区(5' NCR)上157、168、173位点的脱氧核酶(DRz),分别命名为DRz1,DRz2,DRz3,均以5'GGCTAGCTACAACGA-3’为脱氧核酶的催化活性中心,用内切酶XbaⅠ将含有HCV病毒序列的质粒pCMV/T7 NCRC,△Luc消化成线性,以此为模板体外转录出用α-^32PIUTP进行标记的靶HCV RNA。在37℃,PH7.5,Mg^2 10mmol/L等条件下,将HCV RNA(10nmol/L)与3个脱氧核酶(1μmol/L)分别混合进行切割反应,并进一步比较不同Mg^2浓度下DRz3的切割反应效率,反应产物在8%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上电泳分离并行放射自显影,应用凝胶成像分析仪评价脱氧核酶的切割效率。结果在设定反应条件下,3个脱氧核酶对HCV病毒均有切割活性,随着Mg^2浓度的增加,DRz3的切割活性增强,结论特异性脱氧核酶可有效切割HCV RNA 5'NCR的RNA,且切割效率与Mg^2浓度呈正相关。

其他文献
<正>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和消费国,稻米与小麦粉、玉米制品一样,是我国的主要粮食品种。我国约有8亿人以稻米为主食,每年因直接食用稻米及其制品所耗用的稻米约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