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10月7日,浙江省温州市翔宇中学对本校的高一新生进行了一场配置性考试。这场考试不是学校自己举办的,而是委托第三方考试机构——泰思考试全权承办。目前,淡化教育的考试色彩,是基础教育的主要改革方向。第三方考试在这种时候进中学,会给教育改革带来什么结果?
高考改革的选科依据
翔宇中学这次引进的第三方考试,目的是为“走班制教学”而设计,目的是,了解学生特质,指导学生选科,从分层教学变为分类教学。考试采用了针对性的考试技术,不为区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适合的教学方法、知识的长项和短板。泰思考试机构通过专门设计的考题,了解学生在各学科中的学业能力表现;汇总后,向学校出具多元多维多指标诊断性报告单,帮助学校了解个体学生的能力类型及发展倾向,为学生走班、选科提供科学化和数据化的依据。
这次考试,也是为适应浙江省高考改革新方案而做的。2014年9月26日《浙江省高考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公布,浙江高考将采用“3 3模式”,外语和选考均可考两次:不分文理;除了语文、数学、外语,再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技术7门中选3门;外语和选考有两次考试机会,成绩两年有效;语、数、外每门150分,选考科目分等级打分,每门最高100分,总分750分;录取将不分批次,按专业平行投档;2014级高一开始实施。新高考方案,最大的亮点就是给了学生更多的选择权。然而,更多选择也带来了更多困惑。新考试方案让学生自己决定,自己选科,也是让学生为自己今后选择大学的专业做准备。多数高中新生并不了解自己的志趣和特长,家长和学校对此也没有经验,不能盲目推荐科目给学生,学生选科难度很大。
面对高一学生就需要选科这一难题,翔宇中学请泰思考试机构对学生的9门学科进行检测,根据学生的长短板,建议学生准确地选科。与传统的教师凭经验命题、或一元的题库选择试题相区别,这次考试是由考试技术和云技术构成的。泰思考试机构是国内首家第三方专业考试机构,也是2014年至2016年教育部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全国实验区的专业支持与技术服务提供方。
考试前泰思考试的专家团队与阅卷老师沟通,把TAST考试和当地学校阅卷系统对接,并召开说明会,向老师们说明评分标准的应用方法,向老师们详细解释TAST考试的评分标准,告知老师:TAST考试的评分依据,是国家制定的新课程标准、高考改革政策和新高考细目表。考试后,由泰思考试的咨询团队,对老师们解读成绩报告单,让老师根据成绩报告单知道学生学业的长短板,更好地帮助学生选择高考科目。在解读成绩单时,泰思考试的咨询师对素未谋面的学生仅靠成绩单就能做深层次解析,作为示例学生的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们都表示跟自己观察到的一致,并且更科学化、数据化,能从表象直入深层原因。
为分类教学调研
传统意义上的分班考试,往往是根据学生统一考试的分数高低,把学生划分成尖子生和普通生,并进行分班分层教学,由此,学生也被贴上了“标签”。泰思考试的成绩单,不再是单纯的一个分数,而是根据学生各科成绩综合分析学生长短板,对有同样优势的学生进行提优,同样劣势的学生进行有针对的补差,从而做到分类教学。
考试后,教师根据自己对成绩报告单的解读,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长短板,结合学生的个人兴趣,科学有效地进行选科。学生的学习能力高低也不再是凭单薄的一个得分来评定。通过详细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到自己的闪光点,有针对性地弥补自己的短板,从根本上改进学习。
从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积极热情可以看到,他们很需要有效、科学的考试评价工具。之前苦于没有接触,当这次使用了新的考试方法后,困扰他们的问题迎刃而解。
综合考评方法,既可以评价众多学生的学业水平高低,也可以侧重考察每个学生自己各科学习能力的强弱。一些中小学校看到了这种考试的教学辅助作用,开始在本校用这种考评方法。太原康大小学用这种方法对三年级至六年级进行了语数外选拔性考试;苏州中学高三数学考试则侧重于调研性考试;苏州第三中学委托泰思考试进行了调研性高三数学考试。这种考试的特点是,不仅能够提供详细的、多维度的个体发展能力诊断性报告及改进建议,还能提供个体发展能力跨年度追踪对比报告;不仅要能够提供学生个体档案式诊断报告,还能提供班级及年级发展能力诊断性报告及改进指导建议;不仅能为学生的“查漏补缺”做到精准定位,还能为任课教师的教学及学校的教研及决策提供精准数据支持。
这种考试技术在国际上已采用多年,被称为认知诊断性评价技术。其创新之处在于,结合了教育云技术和大数据挖掘技术,构建自适应学习平台,能根据学生的历次考试记录,对比全体学生的考试记录,了解和确定被测学生在全体学生中的水平位置,机器学业上的问题难点,为学生提供学业诊断、学业潜能分析及个性化学习方案。教育云的特点就是,采用该考试的学生人数越多,考试次数越多,其所提供的分析就越准确。一旦形成系统性的人才数据库和教育研究数据库,将能为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和新高考改革,以及为国家教育质量标准和人才选拔标准提供精准的数据。
去“应试”需要新的评价体系
义务教育免试入学,是当下教育改革的重点。多地中小学校被要求严格按学区招生。多地教育部门明确要求,任何学校均不得考试方式选拔学生。义务教育阶段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强化学籍管理、学区优化、优质资源共享等综合治理措施,都是为了进一步治理“择校热”。中小学教学今后将减少考试,小学或将完全取消考试。在这种情况下,教学质量如何评估?学业进度如何掌控?中小学在新时代的教学,需要新的评价体系。
2014年7月12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主办的“中国教育学会2014年度教育评价研讨会”,由成都市教育局、成都市青羊区人民政府承办,在四川省委党校举行。研讨会的主题是“科学评价引领教育质量全面提升”。在会上,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杨念鲁提出: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各地在改进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也取得了比较大的进展。但是,总体上看,单纯以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倾向,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扭转。在评价内容上,重考试分数、忽视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在评价方式上,重最终结果,忽视学校进步和努力的程度;在评价结果使用上,重甄别、选拔而忽视诊断和改进。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同时也制约了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杨念鲁还提到,2014年至2016年,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行政试验区与专业实验区,将由公众教育集团提供专业支持与技术服务工作。 2013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建立健全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包括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健全评价标准、改进评价方式方法和科学运用评价结果。对于“综合评价”教育部给出了明确界定:即“学业评价 综合素质评价 统一考试=综合评价”。《意见》还提出“逐步建立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和专业机构等共同参与的外部评价机制”,为第三方进入到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评价与考试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
第三方评价与考试的独立性、客观公正性、进步性和专业性,确立了它在中国教育评价与考试实施的可行性。
定位为教育服务
对于学校来说,借用“外脑”进行考试,规避教育部禁令,是一种很强烈的冲动。以温州翔宇中学为例,该校不仅对高一学生进行分科、走班调查型的第三方考试,在初中招收新生时,也以面试为名,让小学生参加泰思考试提供的考试。这就是变相的小升初考试了。泰思考试机构对此是不认同的。该机构负责人接受《教育》记者采访时表示,第三方考试是服务教学的,其理念、技术都与传统的考试不同。
国内目前有多种第三方评价与考试工具,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运用信息技术,依托自主研发的考试和评价软件,并通过数据统计分析的方式进行的学业评价体系。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今时代发展的方向。这一类评价,主要通过网上阅卷、网上录取信息采集及电子档案、考生信息自动采集及综合管理等应用系统,对学生的学业水平、综合素质、能力以及教师教学质量进行监测与评价。第二类,关注学生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付出成本而制定的综合评价体系。分数相同的两个学生,哪个学得更有效?哪个付出的代价和成本更大?这一类评价的核心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在内容方面,它与传统的以单一分数为依据的评价不同,是基于标准的学习成就、幸福指数、身心健康、学业负担、教学方式等,具有综合特征的评价,力求克服传统评价对学生身心发展带来的损害。第三类,借鉴西方前沿的科学理论与实践经验,结合中国的新课程标准,制定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第三方学业评价与选拔体系。当今世界的教育与考试,已经进入了以“教育目标分类学”“多元智能理论”“认知建构”等理论为主的时代。立足我国教育改革的“三维目标”、《国家课程标准》、“考试与评价改革制度”等理论依据与实践基础之一。
充分的教育改革政策和现实依据,使得第三方评价与考试成为我国教育评价与考试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国家推行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背景下,第三方考试,可以为教育领域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应用系统软件、软件服务和数据处理服务;能衡量学生学业压力、道德水平、身体素质发展等指标,并提供综合性评估报告;以新课标为基础,契合国家教育质量改革的目标方向,在提供学业成绩报告单的同时,提供相关的教育咨询服务。
高考改革的选科依据
翔宇中学这次引进的第三方考试,目的是为“走班制教学”而设计,目的是,了解学生特质,指导学生选科,从分层教学变为分类教学。考试采用了针对性的考试技术,不为区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适合的教学方法、知识的长项和短板。泰思考试机构通过专门设计的考题,了解学生在各学科中的学业能力表现;汇总后,向学校出具多元多维多指标诊断性报告单,帮助学校了解个体学生的能力类型及发展倾向,为学生走班、选科提供科学化和数据化的依据。
这次考试,也是为适应浙江省高考改革新方案而做的。2014年9月26日《浙江省高考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公布,浙江高考将采用“3 3模式”,外语和选考均可考两次:不分文理;除了语文、数学、外语,再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技术7门中选3门;外语和选考有两次考试机会,成绩两年有效;语、数、外每门150分,选考科目分等级打分,每门最高100分,总分750分;录取将不分批次,按专业平行投档;2014级高一开始实施。新高考方案,最大的亮点就是给了学生更多的选择权。然而,更多选择也带来了更多困惑。新考试方案让学生自己决定,自己选科,也是让学生为自己今后选择大学的专业做准备。多数高中新生并不了解自己的志趣和特长,家长和学校对此也没有经验,不能盲目推荐科目给学生,学生选科难度很大。
面对高一学生就需要选科这一难题,翔宇中学请泰思考试机构对学生的9门学科进行检测,根据学生的长短板,建议学生准确地选科。与传统的教师凭经验命题、或一元的题库选择试题相区别,这次考试是由考试技术和云技术构成的。泰思考试机构是国内首家第三方专业考试机构,也是2014年至2016年教育部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全国实验区的专业支持与技术服务提供方。
考试前泰思考试的专家团队与阅卷老师沟通,把TAST考试和当地学校阅卷系统对接,并召开说明会,向老师们说明评分标准的应用方法,向老师们详细解释TAST考试的评分标准,告知老师:TAST考试的评分依据,是国家制定的新课程标准、高考改革政策和新高考细目表。考试后,由泰思考试的咨询团队,对老师们解读成绩报告单,让老师根据成绩报告单知道学生学业的长短板,更好地帮助学生选择高考科目。在解读成绩单时,泰思考试的咨询师对素未谋面的学生仅靠成绩单就能做深层次解析,作为示例学生的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们都表示跟自己观察到的一致,并且更科学化、数据化,能从表象直入深层原因。
为分类教学调研
传统意义上的分班考试,往往是根据学生统一考试的分数高低,把学生划分成尖子生和普通生,并进行分班分层教学,由此,学生也被贴上了“标签”。泰思考试的成绩单,不再是单纯的一个分数,而是根据学生各科成绩综合分析学生长短板,对有同样优势的学生进行提优,同样劣势的学生进行有针对的补差,从而做到分类教学。
考试后,教师根据自己对成绩报告单的解读,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长短板,结合学生的个人兴趣,科学有效地进行选科。学生的学习能力高低也不再是凭单薄的一个得分来评定。通过详细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到自己的闪光点,有针对性地弥补自己的短板,从根本上改进学习。
从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积极热情可以看到,他们很需要有效、科学的考试评价工具。之前苦于没有接触,当这次使用了新的考试方法后,困扰他们的问题迎刃而解。
综合考评方法,既可以评价众多学生的学业水平高低,也可以侧重考察每个学生自己各科学习能力的强弱。一些中小学校看到了这种考试的教学辅助作用,开始在本校用这种考评方法。太原康大小学用这种方法对三年级至六年级进行了语数外选拔性考试;苏州中学高三数学考试则侧重于调研性考试;苏州第三中学委托泰思考试进行了调研性高三数学考试。这种考试的特点是,不仅能够提供详细的、多维度的个体发展能力诊断性报告及改进建议,还能提供个体发展能力跨年度追踪对比报告;不仅要能够提供学生个体档案式诊断报告,还能提供班级及年级发展能力诊断性报告及改进指导建议;不仅能为学生的“查漏补缺”做到精准定位,还能为任课教师的教学及学校的教研及决策提供精准数据支持。
这种考试技术在国际上已采用多年,被称为认知诊断性评价技术。其创新之处在于,结合了教育云技术和大数据挖掘技术,构建自适应学习平台,能根据学生的历次考试记录,对比全体学生的考试记录,了解和确定被测学生在全体学生中的水平位置,机器学业上的问题难点,为学生提供学业诊断、学业潜能分析及个性化学习方案。教育云的特点就是,采用该考试的学生人数越多,考试次数越多,其所提供的分析就越准确。一旦形成系统性的人才数据库和教育研究数据库,将能为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和新高考改革,以及为国家教育质量标准和人才选拔标准提供精准的数据。
去“应试”需要新的评价体系
义务教育免试入学,是当下教育改革的重点。多地中小学校被要求严格按学区招生。多地教育部门明确要求,任何学校均不得考试方式选拔学生。义务教育阶段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强化学籍管理、学区优化、优质资源共享等综合治理措施,都是为了进一步治理“择校热”。中小学教学今后将减少考试,小学或将完全取消考试。在这种情况下,教学质量如何评估?学业进度如何掌控?中小学在新时代的教学,需要新的评价体系。
2014年7月12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主办的“中国教育学会2014年度教育评价研讨会”,由成都市教育局、成都市青羊区人民政府承办,在四川省委党校举行。研讨会的主题是“科学评价引领教育质量全面提升”。在会上,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杨念鲁提出: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各地在改进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也取得了比较大的进展。但是,总体上看,单纯以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倾向,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扭转。在评价内容上,重考试分数、忽视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在评价方式上,重最终结果,忽视学校进步和努力的程度;在评价结果使用上,重甄别、选拔而忽视诊断和改进。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同时也制约了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杨念鲁还提到,2014年至2016年,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行政试验区与专业实验区,将由公众教育集团提供专业支持与技术服务工作。 2013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建立健全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包括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健全评价标准、改进评价方式方法和科学运用评价结果。对于“综合评价”教育部给出了明确界定:即“学业评价 综合素质评价 统一考试=综合评价”。《意见》还提出“逐步建立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和专业机构等共同参与的外部评价机制”,为第三方进入到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评价与考试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
第三方评价与考试的独立性、客观公正性、进步性和专业性,确立了它在中国教育评价与考试实施的可行性。
定位为教育服务
对于学校来说,借用“外脑”进行考试,规避教育部禁令,是一种很强烈的冲动。以温州翔宇中学为例,该校不仅对高一学生进行分科、走班调查型的第三方考试,在初中招收新生时,也以面试为名,让小学生参加泰思考试提供的考试。这就是变相的小升初考试了。泰思考试机构对此是不认同的。该机构负责人接受《教育》记者采访时表示,第三方考试是服务教学的,其理念、技术都与传统的考试不同。
国内目前有多种第三方评价与考试工具,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运用信息技术,依托自主研发的考试和评价软件,并通过数据统计分析的方式进行的学业评价体系。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今时代发展的方向。这一类评价,主要通过网上阅卷、网上录取信息采集及电子档案、考生信息自动采集及综合管理等应用系统,对学生的学业水平、综合素质、能力以及教师教学质量进行监测与评价。第二类,关注学生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付出成本而制定的综合评价体系。分数相同的两个学生,哪个学得更有效?哪个付出的代价和成本更大?这一类评价的核心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在内容方面,它与传统的以单一分数为依据的评价不同,是基于标准的学习成就、幸福指数、身心健康、学业负担、教学方式等,具有综合特征的评价,力求克服传统评价对学生身心发展带来的损害。第三类,借鉴西方前沿的科学理论与实践经验,结合中国的新课程标准,制定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第三方学业评价与选拔体系。当今世界的教育与考试,已经进入了以“教育目标分类学”“多元智能理论”“认知建构”等理论为主的时代。立足我国教育改革的“三维目标”、《国家课程标准》、“考试与评价改革制度”等理论依据与实践基础之一。
充分的教育改革政策和现实依据,使得第三方评价与考试成为我国教育评价与考试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国家推行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背景下,第三方考试,可以为教育领域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应用系统软件、软件服务和数据处理服务;能衡量学生学业压力、道德水平、身体素质发展等指标,并提供综合性评估报告;以新课标为基础,契合国家教育质量改革的目标方向,在提供学业成绩报告单的同时,提供相关的教育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