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皮生长因子纳米微粒对糖尿病大鼠皮肤创面愈合的影响

来源 :中华糖尿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uiyigjgh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表皮生长因子(EGF)纳米微粒对糖尿病大鼠皮肤创面的愈合作用,探讨EGF纳米微粒促进愈合的机制。

方法

制备EGF纳米微粒,测定EGF纳米微粒载药率、包封率和释药行为。用打孔器制备糖尿病大鼠皮肤创面模型。分为4组:EGF纳米组(给予含1 μg/d EGF的纳米微粒),EGF组(给予1 μg/d EGF),空微粒组(给予不含EGF纳米微粒),磷酸盐缓冲液(PBS)对照组,于3、7、14、21 d照相并取材,计算创面愈合率并比较创面病理学变化及EGF受体阳性细胞面积。

结果

EGF纳米微粒平均粒径为193.5 nm,载药率为0.02%,包封率为85%。药物释放达24 h。EGF纳米组创面愈合比EGF组快[14 d,(93.8±1.8)%比(89.3±2.3)%,P<0.05;21 d(96.6±1.6)%比(92.1±4.3)%,P<0.05]。EGF纳米组创面内EGF受体阳性细胞面积高于EGF组[7 d,(49.4±6.5)%比(35.1±2.8)%,P<0.05;14 d,(80.2±3.8)%比(73.4±1.7)%,P<0.05]。

结论

EGF纳米微粒上调创面内细胞EGF受体表达,加速创面的愈合,效果优于EGF。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探讨去卵巢2型糖尿病大鼠骨骼肌磷酯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激酶2(Akt2)(PI3K/Akt2)信号通路相关因子及核转录因子-kappa B(NF-κB)表达的意义。方法29只雌性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S,n=9),2型糖尿病组(DS,n=10),2型糖尿病去卵巢组(DOVX,n=10),体重180~200 g。NS组大鼠正常饮食,DS和DOVX组大
目的研究外吐小体免疫原性及其与1型糖尿病病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超滤、高速离心法分离6~15周龄NOD小鼠MIN6β细胞系以及原代胰岛胶质细胞来源的外吐小体,分为对照组、外吐小体组,以Western blotting分析蛋白表达,以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吐小体刺激抗原递呈细胞后表型变化和细胞因子释放水平,掺入3[H]以检测T淋巴细胞增殖水平,酶联免疫斑点法检测脾细胞受外吐小体刺激干扰素(IFN)-γ阳性T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