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生活 注重自学探索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jw3354716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98~100页的《认识几分之一》。教材从学生熟悉的分食品活动出发,突出了对1/2的认识,用折纸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并比较1/2、1/4和1/8的大小,从而实现以下几点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能正确地读、写分数;知道它各部分的名称。学会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分数的大小。
  2.让学生在用分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中发展数感。
  3.学生能通过自学和与他人合作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感受成功的乐趣。
  4.体会生活对分数的需要,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由于分数的抽象性,小学生在生活中又很少接触,为了让学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子”,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流程。
  一、贴近生活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同学们,告诉你们一个秘密,你们的好朋友皮皮鲁和鲁西西曾到过我们滁州,还游览过我们的琅琊山呢,你们想知道他俩游览琅琊山的经过吗?
  设计意图:通过我对本班同学的阅读兴趣的了解,我知道他们对“皮皮鲁和鲁西西”系列丛书特感兴趣,故以此为话题来创设情境。
  一大早,皮皮鲁和鲁西西两人就背着一包食物来到了琅琊山的脚下,他们兴致勃勃地游览了醉翁亭,参观了琅琊寺,还一口气爬上了南天门,等他们来到山脚时已是下午一点多了,这时他们突然想到了一件事(老师摸摸肚子),你们猜是什么事?(肚子饿了)对。于是皮皮鲁从肩上解下背包,可是食物只有一包,如果他一个人吃了,那鲁西西怎么办?分一点点吗?那也太不公平了,怎样分才公平呢?(平均分)什么叫平均分?(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设计意图:分食物是孩子们生活中常遇到的事,所以要想公平就平均分,是他们固有的生活经验。在此,我充分调动他们的生活经验,以公平为前提,突出平均分概念的复习巩固。
  二、问题引路,自学探究
  这个主意好,那我们就一起来帮忙分一分吧。(看视频动画出示四个苹果。)
  一共有几个苹果?(4个)怎么分,谁能告诉我算式?(4÷2=2)
  (出示两瓶水)一共有几瓶水?(2瓶)怎么分,谁能告诉我算式?
  (2÷2=1)
  (出示一个生日蛋糕)一共有几个蛋糕?(一个)每人分多少?(半个)
  “半个”是汉字,其实它也可以用数字来表示,表示“半个”的数字是什么,这种数字叫什么,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这些问题你们想知道吗?答案就在教科书第98页。下面,大家就赶紧到书上去找答案吧。(教师静静地呆在自己的位置上等待孩子们“寻宝”归来。)
  设计意图:三年级的孩子已初步具备独立默读和自学的能力,一连串的问题为孩子们自学指明了方向,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孩子们自学的心情也一定会更加迫切,学习效果也一定非常理想。所以,此时教师只要给予孩子们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即可。
  三、合作交流,学习新知
  通过刚才的学习,相信大家都有很多的收获,能把你的收获和你小组里的同伴们分享一下吗?
  设计意图:让孩子们充分自学之后,进行小组交流,一方面可以让孩子们体验与同伴合作交流的快乐,另一方面可以让孩子们进一步丰富和巩固刚才的自学成果。
  看你们交流得那么热烈,我想大家一定学到了很多东西,能跟我分享一下吗?(师根据孩子们的回答相机板书和追问)
  设计意图:小组交流之后进行全班交流,对孩子们的学习成果进行进一步的肯定和扩大。
  生:我知道这种数叫分数。
  师:对,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分数中的几分之一。(板书课题)
  生:我知道表示半个的分数是。(板书1/2)
  师:你会读吗?你真棒,请你当小老师,带同学们读一遍。
  生:我知道分数的写法。(让学生上黑板板演,如有错,教师及时纠正。)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读、板演,既鼓励了学生,也给其他的学生以新鲜感。
  生:我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师相机板书)
  生:我知道分母就是表示把东西平均分成了几份,一表示其中的一份,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是二分之一。
  师:我明白了,原来半个就是表示把东西平均分成两份后,其中的一份,也可以用分数来表示。(一边说一边把图贴到黑板上)那如果把一个东西平均分成三份,其中的一份应该是几分之几呢?()如果平均分成四份呢?()五份呢?()我们班有36个人,大家都来吃一块蛋糕,那这块蛋糕要平均分成多少份?(36份)每人吃其中的一份,应该是几分之几呢?()
  设计意图:由的含义让孩子们通过推理得出不管把一个东西平均分成多少份,只要是其中的一份就是几分之一。
  四、动手操作,深化认知
  皮皮鲁还没吃饱,他又挑了一个方形的蛋糕吃了它的,他吃的是什么样的呢?你用纸来折一折,并把那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设计意图: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操作,结果可能五花八门,但本质是一样的,都是平均分成了两份,取其中的一份。这就是课堂上不曾预约的精彩,我只要紧紧抓住这个生成机会就能让孩子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分数的本质。
  五、联系生活,直观比较
  鲁西西也没吃饱,可是她怕胖,于是她就吃了这么多(出示图),这是几分之几?()为什么?(平均分成了四份,其中的一份就是)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分数的内涵并熟练地用分数来表达。
  那这次皮皮鲁和鲁西西谁吃得多?那和谁大呢?为什么?
  设计意图:提供两种比较大小的方法,一方面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知道鲁西西因为怕胖,所以吃得少,以此判断比小;另一方面通过图例的比较,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二者之间的大小。
  六、练习巩固,鼓励创新
  1.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第二题的图,引导谈话)下面哪一个小朋友吃的蛋糕跟鲁西西一样,也是吃了整块蛋糕的?请你先独立思考一下。
  (思考之后组织集体交流)谁愿意跟我分享你的答案?(学生说出答案之后,不论对错,我都要追问“为什么”,让学生学会清楚地用分数进行表达。)
  设计意图:独立思考是创新的基础,让学生充分思考,老师花费的是时间,可学生有了创新的机会,收获了创新的经验。
  2.想想做做第1题
  (1)(先分别出示第1题的图)下面的这些小朋友分别吃了这块蛋糕的几分之一?为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分数的内涵:把一个东西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几分之一;并会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2)出示第3题的图,引导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
  3.想想做做第5题
  (1)(先出示第5题的第一组图)有一个小朋友先吃了第一块蛋糕的,有一个吃了第二块蛋糕的,你能分别在这两幅图上把他吃的蛋糕用你喜欢的颜色涂出来吗?
  (2)(展示学生的作品)你觉得是大还是大呢?为什么?(师相机板书)
  设计意图: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操作,进一步感知分数,直观地感受分数的大小。
  (3)(让学生观察黑板)原来二分之一大于大于,看着这一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老师是引导者、组织者,不必过多地讲解,只需在适当的时机,调动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地进行探索发现,直接获得经验。
  (4)再出示第二组图,引导孩子们进行涂色,并比大小。
  4.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整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整理回顾。
  5.课堂作业
  这节课大家认识了这么多关于几分之一的分数,那么你们能用纸折一折,做出一个你喜欢的分数吗?(重点引导大家说说自己是怎么折的和怎么涂色的。)
  七、知识链接,丰富认知
  出示书上的“你知道吗”,让学生独立阅读。
  设计意图: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认知。
其他文献
很久以前,为了开辟新的街道,伦敦拆除了许多旧楼房。   然而,因为种种原因,新路久久没能开工,旧楼房的废墟晾在那里,任凭日晒雨淋。   有一天,一群自然科学家来到了这里,发现在这一片废墟上,竟长出了一片野花野草。   令人惊奇的是,其中一些花草在英国从来没有见到过,它们通常只生长在地中海沿岸国家。这些被拆除的楼房,大多都是在古罗马人沿着泰晤士河进攻英国的时候建造的。   这些花草的种子多半就是那个
“教师对学生日常的语文学习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些理念我们耳熟能详。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语也在极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然而,综观现今小语课堂中教师的即时评价语言,很多教师在“平等对话”精神的感召下,“激励用语”贯穿始终,失当的评价语俯拾皆是——  师:果园里,果子熟了,你能说说哪些
摘 要:《雷雨》是一部希腊式悲剧,然而因此便用传统希腊悲剧中“宿命论”等观点来解释悲剧的发生,笔者则难以苟同。《雷雨》是一部存在主义式的悲剧,可以用存在主义的观点来解释悲剧的形成。本文将运用存在主义“人即自由”“他人即地狱”的观点来分析产生《雷雨》悲剧的原因,分析悲剧形成的内在原因。  关键词:雷雨;存在主义;悲剧根源;悲剧之美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
剪个刘海就像变戏法一样,有令人瞬间改头换面的魔力。   模特:倪一凡   白色褶皱颈饰、   镂空上衣   均为   Vera Wang   及眉长刘海   刘海的长度到眉毛和眼睛之间,令眼神变得闪烁而迷离,而且也是减龄的首选,长刘海的两个代言人美国女星ZooeyDeschanel和英国女星Felicity Jones,想想她们总是一副可爱的少女模样长刘海适合脸型或额头较长的女孩,最适合搭配波波头
社会适应能力,指的是一个人在心理上适应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的能力,是人在社会上生存需要的心理和生理上的各种适应性的改变。社会适应能力的高低,从某种意义上说,表明一个人的成熟程度。  社会适应能力包括以下一些方面:个人生活自理能力;基本劳动能力;选择并从事某种职业的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用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能力等。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的基础能力,才可能增加社会参与的广度,提高适应能力。培养沟通能力、交往意
前言  对于企业来说,档案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它是企业各项业务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不仅记录了企业发展的历史,也为企业积累了大量的信息资源,它是企业各项工作开展的纽带。企业档案管理的规范程度体现了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做好档案管理工作一方面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及时了解企业整体经营状况,适时调整经营策略和制定经营决策提供准确依据;另一方面有利于有关各方准确认定企业经营成果,为企业与各有关方面进行
在我们独家策划下,三代Karl Lagerfeld钟爱的面孔,曾多次在秀场上展示他作品的 Claudia Schiffer、Sasha pivovarova和Grace Elizabeth相聚巴黎老宅,再度穿上我们从Chanel品牌传承部借来的横跨三十年的设计,向这位时装巨匠致敬。  攝影:CAMILLA AKRANS 造型:DANIELA PAUDICE  Claudia Schiffer  “
孙双金有个形象的比喻:“一堂好课就像登山,登山的乐趣在过程中,虽然登山艰辛,但乐在其中。课堂上我们要让孩子们经历‘山脚—山腰—山顶’的过程,引领孩子们登上思维的高山、情感的高山,带着孩子们从山脚一步步向上攀登,让孩子们的眼界变得开阔,情感得到陶冶,智力得到发展。”是啊,如果每一堂课学生都能经历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就会学有所获,学有发展。依据这样的思想,我就在想《天游峰的扫路人》第二课时该用怎样的教
正在上着新课。突然间,乌云压顶,枝叶摇晃,一道道闪电轮番闪现,本是安静的教室躁动了起来。“打雷了!”“来风了,真爽呀。”……一声声话语在教室里弥漫开来。见我没有言语,他们的胆子渐渐大了起来,声音也嘈杂了。有人已经放下书本侧过脸津津有味地看着窗外,心急的孩子早已站立起来,胆大的学生甚至冲出教室站在了走廊上。雨如约而至,地面上溅起来一朵朵水花。学生们一个个欣喜若狂,大呼小叫着,似久旱的庄稼终于盼来了老
梁如浩,虽不为大多读者所熟悉,但他确实是位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有过影响的人物。他曾是“晚清幼童留美计划”中的一分子,小小年纪就远涉重洋,刻苦读书,接受过西方文明的浸染;他曾任晚清山海关关内外铁路总办、邮传部副大臣,为发展中国的铁路事业做出了贡献。真正把梁如浩的名字与唐山连接起来的,是他倾心于培育铁路人才,谋划筹建铁路学堂,为交大落户唐山打下基础。  “留美幼童”:西学东渐为报国  1872年8月,清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