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马替尼联合供者淋巴细胞输注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复发

来源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s19841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伊马替尼联合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复发的效果.方法 3例CML(慢性期)患者,在接受预处理后,例1接受其胞妹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例2接受其胞兄的骨髓移植,例3接受其胞弟的骨髓与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联合移植.例1移植后采用环孢素A(CsA)和霉酚酸酯(MMF)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例2采用CsA、短程甲氨蝶呤(MTX)、抗胸腺细胞球蛋白及抗CD25单克隆抗体预防GVHD,例3应用CsA、MTX和MMF预防GVHD.采用细胞遗传学及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动态监测治疗效果.移植后发生血液学复发时,给予伊马替尼口服,并行DLI.结果 例1移植后30 d行DLI,输注CD3+T淋巴细胞0.5×107 /kg,移植后50 d和70 d,再次行DLI,分别输注CD3+ T淋巴细胞1.0 × 107 /kg和2.0×107 /kg,短串联重复序列(STR)检测提示为完全供者嵌合(DC).移植后120 d,疾病进展,给予伊马替尼400 mg/d,同时输注供者CD3+ T淋巴细胞2.5 × 107/kg.移植后180 d,STR检查提示仍为DC.患者最终于移植后17个月因髓外复发死亡.例2的染色体核型于移植后35 d转变为46,XY,XY为100%,BCR-ABL融合基因阴性.移植后100 d,原发病复发.停用免疫抑制剂,输入供者CD3+ T淋巴细胞3.9×107 /kg,同时口服伊马替尼500 mg/d.DLI联合伊马替尼治疗后30 d,患者的染色体核型为46,XY,XY为100%,BCR-ABL融合基因阴性,患者至今无病存活53个月.例3移植后5 d造血功能获得重建,移植后60 d,染色体核型为46,XY.移植后120 d,确诊CML复发,遂给予伊马替尼400 mg/d,并行DLI,共输注供者CD3+ T淋巴细胞8×107 /kg,1个月后,患者的染色体核型再次转为46,XY,患者至今无病存活50个月.结论 伊马替尼联合DLI对造血干细胞移植后CML复发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其他文献
着重讨论实时数字仿真系统RTDS的特性及其工程应用。通过实时数字仿真系统在FACTS及HVDC实际工程中的应用,阐明了实时数字仿真技术对设计和校验电力系统控制及保护设备的重要
利用改进的BP算法,结合电波传播理论,建立了随机雨介质的等效复折射指数的神经网络模型.利用仿真得到的复折射指数计算了降雨衰减率,其结果与测试值基本吻合.利用神经网络方法来预
[目的]评价甲磺酸伊马替尼对胃肠间质瘤(GIST)根治术后单纯肝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从54例GIST根治术后筛选出30例经病理组织学及影像学证实的单纯肝转移患者,
[目的]探讨网织血小板(RP)的百分率和绝对值对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疲(TTP)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30例ITP患儿外周血中RP的百分率和绝对值,并与15例对照
[目的]评价氨雷他定治疗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的疗效. [方法]检索MEDLINE,SCl,Current ContentConnect,Cochrane图书馆和CBMdisc,并追查所有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检索年限均从建库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清、尿α1-微球蛋白的变化及意义. [方法]检测71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清、尿α1-微徼球蛋白含量,并与45例正常对照比较. [结果]20
[目的]全面了解河北省18岁以上人口双相障碍的患病情况及其特点. [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样,年龄为18岁及其以上人群,总样本24 000人.以改编后的一般健康问卷1
目的 探讨人巨细胞病毒pp65(HCMVpp65)抗原血症与炎性脱髓鞘型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HCMV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法检测60例炎性脱髓鞘型神经系统疾病及30例脑梗死及脑供
目的 了解产科患者住院使用的床上物品细菌分布及菌群特点,探讨医院产科被褥的安全使用时间及合理更换周期,以保障患者安全,降低医院支出成本.方法 以广东省卫生厅对医院爱婴
目的 对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后的单疱病毒性角膜炎(HSK)的发病情况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 对术后发生HSK的7例8只眼给予抗病毒治疗,记录并观察临床表现、疗效和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