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摘 要]习题发散式改编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方式,也是提高习题课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通过习题改编能有效提升学生对习题的认识。文章结合一道经典电磁感应习题的教学,引导学生进行习题改编,并对学生的改编作业进行点评,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归纳,从而让习题讲评课更精彩。[关键词]电磁感应;习题改编;改编点评[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其他文献
[摘 要]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乐于探究、勤于思考,以促进学生对物理的有效学习。通过对新课内容的二次开发,让学生观察、体验发现物理概念、规律的过程,体会相应的研究方法,帮助学生对物理概念、规律、方法、技巧进行认知和建构。文章从四个方面探讨《力的分解》新课内容的二次开发,以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关键词]高中物理;有效学习;二次开发;力的分解[中图分类号] G633.7
[摘 要]基于认知模型的构建,帮助学生认识杂化轨道的类型及杂化轨道延伸的知识点(空间结构)、化学键的类型(σ键和π键)等,使抽象的问题变得更具体、更有条理,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关键词]认知模型;空间构型;杂化轨道理论[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29-0060-03杂化轨道理
[摘 要]科学思维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是发展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在测量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在改进过程中发展科学思维,提高科学素养。[关键词]科学素养;探究过程;教学设计[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
[摘 要]高一新生生物学第一课是学科育人第一课。文章利用充满震撼力、穿透力、引领力、感召力、想象力、感染力的情境问题为驱动组织开展高一新生生物学第一课的教学活动,促进高一新生打开学科视野、增强文化自信、提高认识定位、汲取榜样力量、引发未来向往、催生学习动力。高一新生生物学第一课运用“情境 问题”驱动教学策略,在教学中育人,可促进学生产生学好生物学的需要,形成学习动力。[关键词]高一新生;生物学第一
[摘 要]根据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结合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文章在教材实验“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的基础上,从观察血样的选择、不同动物血涂片的观察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实验创新的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一生命观念。[关键词]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实验创新;血涂片[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摘 要]将多元表征理论渗透到初中生物概念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选择、使用与转化各种表征,有利于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建构、解释、理解和巩固概念,并在寻找新旧概念之间联系的基础上掌握和应用概念。[关键词]多元表征;初中生物学;概念教学[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29-0092-
[摘 要]高考试题凝聚了命题专家的智慧,深入挖掘高考题目的教学价值,对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有实际意义.[关键词]高考;题目;价值;挖掘;思维[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20-0001-04高三复习课中经常遇到高考真题的讲评,那么如何深入挖掘这些题目的价值,深度发展学生数学
[摘 要]回归教学原点,创设本真課堂是教育改革永恒不变的旋律,也是每个教育人永远的追求.文章以苏科版七年级上册《余角、补角》为例,阐述回归教学原点的基础路径,以及本真课堂的外显特征和内在追求.[关键词]教学原点;本真课堂;初中数学[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20-0010-04教育改
[摘 要]以“核心素养为主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情境演进为主线”为核心框架的“四主”教学模式是在新一轮高中课程标准修订中,课题组基于认知科学等理论依据构建出来的。在《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教学设计中以学生对常见的能量分类和几种功能关系为认知起点,设计合适的情境,以问题链形式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得出规律,充分体现了“四主”特点,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落到实处。 [关键词]核心素养;“四主”教学模式;教
[摘 要]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在教学中落实好学科核心素养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关键。文章从一道法国物理高考题出发,结合作者在法国的教学实践,分析法国是如何培养和考查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词]法国;中学;物理学科素养[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