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钙素原对肝硬化合并感染的诊断价值探讨

来源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de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对肝硬化合并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将100例肝硬化患者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进行PCT、炎性指标(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百分比、C反应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血沉)测定;并将患者按PCT的参考意义由小到大分为A、B、C、D、E区,分析PCT的大小、炎性指标与感染的关系。结果:与非感染组相比,感染组的PCT值、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百分比、CRP、hsCRP、ESR显著升高(P<0.01或P<0.05);CRP始终低于正常,hsCRP始终高于正常。非感染组中,尽管PCT值显著升高,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百分比、CRP、hsCRP、ESR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中,随着PCT值升高,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百分比、C反应蛋白、hsCRP、ESR未一致升高,只有E区患者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百分比、CRP、hsCRP较其他区升高,并部分具有显著意义(P<0.01或P<0.05)。结论:血清PCT值对肝硬化合并感染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4种新鲜冰冻血浆(FFP)部分有效成分的含量,为临床使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袋新鲜全血,每袋(400±40)ml,按照标准操作规程分别制备出4种FFP,分别为:FFP、
目的: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RA)及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及补体水平与健康对照组间的差异,并探讨其可能原因。方法: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60例RA、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