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腺肽α1对肺结核伴糖尿病治疗效果的影响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msd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胸腺肽α1对肺结核伴糖尿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97例肺结核伴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使用2HREZ/4HR短程化学治疗方案,均采适当剂量胰岛素将血糖值控制在正常的范围内,观察组另外皮下注射胸腺肽α1 1.6 mg,每2周1次.观察并比较两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胸部CT变化.结果 治疗3个月后,两组CD4+细胞、CD8+细胞及CD4+/CD8+均显著改善,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43、6.11、5.97、3.43、3.57、3.47,均P<0.05).其中,观察组CD4+ (42.65 ±6.87)%,CD8+ (22.35±3.23)%,CD4+/CD8+(1.85±0.66),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24、3.54、3.59,均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肺部病灶明显吸收32例,吸收11例,有效率为89.6%,其明显吸收率(66.7%)及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x2=5.5460、4.1659,均P<0.05).结论 胸腺肽α1的联合短程化疗治疗对临床肺结核伴糖尿病有较为明显的治疗疗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康复新、地塞米松、甲硝唑混合液治疗放化疗患者口腔黏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行放化疗后出现口腔黏膜炎患者918例(共2 118例次),先按照WHO抗癌药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标准将口腔黏膜炎分级,再将各级口腔黏膜炎按床号与3除的余数随机分为A组(康复新、地塞米松、甲硝唑混合液治疗组),B组(单纯康复新液治疗组),C组(0.9%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组).观察各组的治愈天数.结果 A组与B组、
目的 探讨震动感觉阈值(VPT)及趾肱指数(TBI)变化对糖尿病足早期发现及诊断的意义.方法 在门诊及住院的78例2型糖尿病患者,检测其VPT和TBI,用多元回归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糖尿病有症状组和糖尿病无症状组中所有患者双下肢4个检查部位的VPT均>15 V;两组VP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左第一足趾:P=0.013;右第一足趾:P=0.02;左内踝:P =0.139;右内踝:P=0.011);两组
目的 探讨血清趋化因子CXCL10及其受体CXCR3在儿童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HT)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检测42例儿童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患者血清CXCL10和CXCR3水平,并以42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结果 HT组患者血清CXCL10和CXCR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15.509、23.751,均P<0.05),且血清CXCL10和CXCR3水平在儿童HT发病初
目的 探讨输卵管妊娠药物治疗和腹腔镜下保守治疗方式的优先选择,旨在为临床提供最佳的诊疗方案.方法 分析110例确诊为未破裂输卵管妊娠、要求保留生育功能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意愿,血HCG及B超示包块大小的原则分成两组,采用药物保守治疗50例,腹腔镜下保守治疗60例.结果 药物保守治疗组血HCG水平下降至正常的时间(17.3 ±5.0)d,显著长于腹腔镜手术组的(7.2±2.3)d,两组差异有统计
目的 探讨儿童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导致垂体增生合并生长激素缺乏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方法 报告1例儿童继发于桥本甲状腺炎的垂体增生合并生长激素缺乏病例,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患儿女、15岁,表现为生长迟缓,甲减症状不典型,垂体增生.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后垂体增生消失.身高增长从治疗前3 cm/年,提高到治疗后5 cm/年,合并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后,身高增长为8 cm/年.随访3年无
目的 总结无张力尿道中段吊带术(TVT)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总结70例行TVT手术治疗的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随访3个月至8年,全部患者得到治愈.手术并发症:膀胱穿孔11例(15.71%),尿道损伤1例(1.43%),出血量> 100 mL者9例(12.86%),术后尿潴留6例(8.57%),膀胱过度活动症3例(4.29%),闭孔神经损伤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