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组织形象内涵报

来源 :科教研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liang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公共关系理论中,组织形象管理的研究是一个重要课题。某些研究者不是从组织
  自身,而是从公众的印象和评价角度去诠释“组织形象”,这不仅在理论上很难自圆其说,运用到实践中,更有可能导致一些社会组织的片面行为。组织形象作为一个社会组织的感性面貌,既是社会组织自身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又是社会组织精神理念的外在显现。所以,比较准确的说法是:组织形象是一个社会组织精神理念的各种感性显现的有机整合体。
  [关键词] 公共关系; 组织形象; 感性形式; 有机整合
  
  一、文献综述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组织形象的建设和管理问题越来越受到各类社会组织的关注,探讨组织形象的著述也日益增多。然而,目前某些论述还缺乏必要的规整性和逻辑性。这对公共关系学科的建设固然无益 ,关于“组织形象”的定义和描述,似乎就存在这样的问题。
  目前,不少研究者对“组织形象”的理解有以下:
  1.“组织形象是社会公众对组织认识后形成的一种总体评价,是组织的表现与特征在公众心目中的反映。”[1]这一定义从总体出发,将组织形象理解为公众主观意识的反映。
  2. “所谓组织形象,又称为公众形象或公关形象,它指的是一定的组织或个人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相对稳定的地位和整体印象,具体表现为社会公众对组织机构或个人的全部看法、评价和整套要求及标准。”[2]这一定义也是从公众的角度去诠释组织形象的,将组织形象定义为一种由于人们的主观认识才产生了组织形象。
  3.“公共关系所树立的组织形象是个整体性概念。它包括很多方面的因素, 其中主要的有产品形象对企业而言、服务形象、组织成员的素质形象、组织的社会成员形象等。”[6]这里所说的组织形象是从一个整体的角度切入去定义的,公共关系所说的“ 组织形象”决不是另打碎敲的东西, 而是社会公众心目中,对该组织机构的全部看法和评价, 是一个组织全面的整体的形象。
   这类定义,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是从社会公众的“印象”和“评价”这一角度来谈论“组织形象”。而这种“印象”和“评价”,无论被冠以“总体”也好,“全部”也罢,都改变不了持论者的基本思路,即:“组织形象”是某种主观意识的东西,是由社会公众这一公共关系的客体决定的。在我国公共关系理论界,这一说法,目前似乎还相当流行。
  然而我个人觉得这种定义和描述并不十分妥当。首先,“形象”作为事物的感性存在形式,决不是任何人外加给它的,而是其本身的质的规定。其次, 一个社会组织自它诞生那一刻起,不论其成员是否自觉意识,就已经具有了自己特定的组织形象。同时, 社会公众的“印象”和“评价”总得因特定的对象而发生。如果社会组织本身不具有形象,那么公众的这些“印象”和“评价”又因何而起?再有,就是对社会公众主观意识的管理超出了一般社会组织的管理范围。为此,我们提出一个较为合乎逻辑的说法:组织形象是一个社会组织精神理念的各种感性显现的有机整合体。
  
  二、组织形象概念的分析
  
  组织形象作为社会组织的一种感性存在形式,一种质的规定,并不是社会公众“印象”或“评价”的产物;反之,它构成了社会公众产生印象或进行评价的前提条件—-社会公众的“印象”或“评价”。把组织形象和对组织形象的印象和评价混为一谈,甚至让后者来产生前者,这在理论上显然是不能成立的。社会公众对某一组织形象作出“好(善) ”与“坏(恶) ”的评价,均属于价值判断。但这一价值判断,乃是对“价值”的“判断”,亦即评判对象必须先客观地具有某种价值,然后才谈得上对此进行判断。
  把“组织形象”定义和描述为社会公众的印象和评价,在公共关系实践中将会引发什么问题呢?一言以蔽之:它将导致一些社会组织的片面行为,即只注重通过宣传来诱导社会公众的好感,而忽视了组织自身的整体形象建设。近年来,我们已经太多地目睹到这样的情况:一些内部管理混乱、员工素质低下、产品质量和服务体系很不完善的企业,却凭借其在公关、广告方面的大资金投入,一再编造所谓“科技领先”、“国内一流”的神话,力图在社会公众面前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和品牌形象。这种靠单向传播乃至愚弄性宣传堆砌起来的“良好”组织形象的“泡沫”一旦破灭,其后果也是灾难性的。
  我们认为,对“组织形象”作如下定义也许是比较合适的。即:组织形象是一个社会组织精神理念的各种感性显现的有机整合体。
  这一定义,首先强调了组织形象是一个社会组织的感性面貌,是一个社会组织的存在形式,亦是其自身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这里所说的“感性显现”,实质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是动态的方面,即组织的各种感性行为(如管理行为、员工行为、销售行为、组织文化行为等等) ;二是相对静态的方面,即组织的各种视觉要素(如组织标志、产品商标、产品包装、工作环境、广告宣传画等等) 。一个完整的组织形象,就是这两个方面的有机整合体。其中,尤以动态方面的各种感性行为更为重要。因为一个组织形象的优劣,关键在于它“怎么做”。
  这一定义,同时也强调了组织形象应有的内涵,即一个社会组织内在的精神理念。事实上,正如任何事物既不可能只有内容没有形式,也不可能只有形式没有内容一样,任何组织形象不可能没有其特定的内涵。正如黑格尔所说:“理念本来就是外在形象的内在意义,理念在这外在形象里才把自己实现出来。”[12]
  另外,组织形象作为组织的感性存在形式,是能真实地表现这一组织的精神理念的。亦如黑格尔所说, “内容既具有形式于自身内,同时形式又是一种外在于内容的东西。”[13]组织形象作为组织的感性形式同样如此,组织的各种动态感性行为就属于直接表现内容(精神理念)的内在的形式,而组织的各种视觉要素则属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与内容(精神理念)相游离的外在的形式。所以感性行为直接体现了精神理念,两者不可分割。但另一方面,由于组织的视觉要素作为一种外在形式往往可以游离于内容之外,我们确实也可以看到某些视觉标识等方面似乎都相当不错的社会组织却是“金玉其外,败絮其内”,这自然只能是一种误导社会公众的虚假形象!同时,外在形式不仅可以游离于内容之外,也可以与内容有机整合,达到统一。一个良好的组织形象,尤其要求这种整合和统一。这就是我们把“组织形象”定义为“社会组织精神理念的各种感性显现的有机整合体”的原因所在。脱离这种有机整合,无论是忽视外在形式,还是片面地偏重外在形式,都无益于组织形象的建设!
  简言之,在组织形象问题上,占主导地位的始终是社会组织,而不是社会公众的“印象”和“评价”!所以,凡是重视组织形象管理的社会组织,就应从组织形象的建设、推介和维护三方面来开展工作。
  以上浅谈均本人一得之见,如有不当或是与相关理论有冲突之处,诚愿接受社会各界相关专家予以指点。
  
  三、参考文献
其他文献
摘要:由于现代社会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作为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最宝贵的区域——传统文化及历史街区的保护却一直成为城市发展的牺牲品。本文通过对几个城市和古城现在的景观建设中对于传统历史文化保护及文脉延续的问题的探讨,确定了传统历史文化对于城市景观的重要性。同时也阐述了现在城市景观与历史文化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关系。  关键词:传统文化;历史文化;现代城市景观,缺失    传统文化对于不同时代的艺术设
期刊
摘要:首先论述了设计高频变压器的基本原则,分析了高频变压器设计的基本要求。阐述了高频变压器的设计方法,详细讨论了磁芯材料、磁芯结构、磁芯参数、线圈参数、组装结构和工作点确定等各个方面设计时应该注意的问题。运用面积相乘(AP)法设计了一款实际应用的高频变压器。最后简介了高频变压器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高频变压器,面积相乘法,磁芯材料,线圈参数  中图分类号:TM433    1.引言  
期刊
摘要改革开放后,我国企业发生的外币交易与日俱增,搞好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和核算,这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当前和今后在企业经营中面临的会计核算重要的新课题。要把这一核算搞好,就必须学好、用好财政部2006年制订、2007年起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学通弄懂外币核算的有关规定。本文就该准则及外币核算有关事项加以解读和探讨。  关键词外币交易外币折算     财政部2006年制订、2007年
期刊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如何高效率、低成本的处理锆矿以满足锆需求量的增加显得尤为重要。碱熔法是从硅酸盐矿物中提取有价金属的有效手段之一,且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高效地从天然锆矿中提取锆,有必要对锆英石在不同碱处理环境下硅锆分离反应机理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在本文研究了ZrSiO4在不同碱熔融体系中的转化行为及转化机理,从而为碱熔融法处理锆英砂高效分离硅锆提供理论依据。
  论文主要取得以下研究结果:
  (1)通过差热—热重法研究ZrSiO4在不同碱熔条件下的反应过程,结果表明在ZrSiO4碱熔反应
摘要:效率和公正是刑事诉讼的两大目标,刑事诉讼的任何一项改革都与二者紧密相关,同时效率和公正之间是存在矛盾和冲突的。在刑事案件数量持续增长和司法资源相对有限的情况下,辩诉交易的出现是有一定合理性的。辩诉交易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刑事司法制度产生在美国,并在其产生后的几十年间,对美国的诉讼实践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我国学者对辩诉交易制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初,并在2004年4月牡丹江铁路运输法院参
期刊
摘要:新闻工作具有一体两面的双重形象,不过这两个面向是相互矛盾而非彼此互补的。一方面新闻工作是一种产业,而新闻记者只是这个产业中的工作者,他们被实际生计需求所驱策。另一方面新闻工作是一种专业,是建立在道德原则上的职业,其行为受到这些原则的指导与规范,若要在这两方面进行取舍是很困难的。  关键词:新闻工作者;价值观;角色    媒体工作不仅是单纯的智力或体力劳动,其间涉及了大量社会互动过程。虽然新闻
期刊
摘要:本文论述了CFG桩的设计原理与施工特点,并结合具体工程实例进行了说明,这对指导CFG桩的设计与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CFG桩 设计原理 施工特点    0 引言[1]    建筑上遇到的复杂地质情况使基础工程越来越重要,其工程造价占整个工程总投资的比例也越来越大,深基坑支护、地下连续墙、逆作法等工艺先后被采用。现在广泛应用的钻孔灌注桩、振动沉管灌注桩等固有的缺陷十分突出,主要表
期刊
摘要:一部人类史就是一部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化史,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贯穿于自然观的一条主线。鉴于全球生态危机的日益严重,有必要反思与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熊的关系从早期的顺应发展到近现代的对立是环境危机的深刻根源;相应地重塑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它和谐、健康的发展是摆脱生态危机的现实出路。   关键词:人与自然生态危机人定胜天生态自然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面临的一个永恒的主题。人们以何种态度去选择
期刊
摘要:新修订的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中认为鉴证业务涉及的三方关系人是指注册会计师、责任方和预期使用者。对于审计关系人的描述新旧准则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本文拟对新旧准则关于审计三方关系的差异进行研究,总结差异存在的原因,找出变化的理论依据,以更好的理解新制度下鉴证业务三方关系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审计关系;新准则;受托责任    审计关系是审计市场得以有效运行的基础。新准则制定后,新的鉴证业务三
期刊
【摘要】汉文字字体的设计构成是实用与审美的有意识过程。汉字作为文字信息传播的符号,其单体的造型方式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是博大精深的。本文对汉字造型进行了剖析,并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对现代平面设计中汉字图形化的典型案例分析,探讨其在平面设计中的延伸。  【关键词】汉字造型;视觉符号;图形化    作为世界最早产生的文字之——汉字是唯一富有生命力的表意文字,也是最早的图形符号之一。国际上许多专家学者已经充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