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幸福品德课堂策略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gicwor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心素养” 即培养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研究思潮。积极心理学是研究人的活力与美德的科学,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培育以主观幸福感为核心的积极心理体验,塑造积极人格,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发展,最终使人类走向幸福。这些观点对当前的小学品德课教学走上“幸福”之路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一、开放民主,幸福品德课堂的基石
  教师亲和、宽容、信任,给学生创设展示的平台,就会在班级中形成轻松愉悦的畅谈氛围,激发学生的自信热情、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例如:我在每节品德课前的“社会时事论坛”三分钟演讲,是“幸福”氛围形成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这三分钟内,学生的演讲紧跟时代脉搏、紧扣社会热点,他们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要求自圆其说即可。学生的看法和想法往往带来意外的惊喜。教师在每个学生演讲完之后的点评环节,重在对学生亮點的充分挖掘和积极鼓舞,对学生个性化的思考积极肯定,并给出正面积极的建议。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自我意识日渐浓厚的小学五六年级学生非常在乎他人的评价,教师的积极言辞能够点燃他们学习品德学科的热情,课堂上专注的目光流露出自信与兴趣,他们越来越喜欢讨论,也越来越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智慧创生,幸福品德课堂的关键
  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是不断吸引学生探究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和潜能的智慧法宝。情境教学法是品德课堂教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把重难点问题化,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达成学生们自我投入式的学习状态,让他们在一环扣一环的思考中多视角解决问题,并在开放式答案中体验成就的幸福感。积极心理学的六大美德包括二十四种优秀品质,其中鼓励人们积极承担责任,在担当责任中提升自己的价值,从而获得更高的幸福指数。核心素养的九大素养之一就是具有“社会责任”。教学北师大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 第三单元《腾飞的中国》主题二《 国家的主人》课题3是“共同的责任”。我从学生真实生活中挖掘课程资源,如补充感人案例:最美教师张丽莉老师在放学时为了救学生被轧伤,后被迫高位截肢。在送医院的途中,还对大家说:要先救学生。昏迷多天后,张丽莉醒来的第一句话是:“那几个孩子没事吧!”。还有“托举哥”周冲、最美司机吴斌等普通人奉献社会的、既平凡而又伟大的事例让学生深深感动。我让学生回顾自己参加过的社区公益环保活动,搜集发生在他们周围特别是父母、亲人的志愿者行动,通过制作手抄报,搜集家长志愿者的证书纪念品,家庭访谈dv拍摄等多种形式的展示,让学生感受家长、亲人的高尚品质。围绕主题开展生动新颖的访谈活动。让学生再次真切感受周围的人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最后学生水到渠成地表达发自内心由衷的宣言,这种内心的体验,让孩子获得真实感受和启发,巩固了自我教育成果,将积极的价值取向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从而真正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将品德教育落到实处。
  三、感悟体验,幸福品德课堂的渠道
  生活是学生生命成长的沃土和人格发展的源泉,让课堂成为学生人生经历中充满生命色彩的乐章,是幸福课堂的重要价值取向。生活常识让学生拥有生存的智慧,生活中的挫折让学生拥有反思的能力,生活中的阳光让学生拥有欣赏的能力。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三下第六单元主题二《各种各样的购物场所》,课堂学习前我布置学生开展调查,购物体验、访谈来分析社区商店、百货商场、专卖店、超市、小商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的特点和不同之处,从而领悟商业是如何方便人们的生活的。课堂上在传统购物方式的基础上再展示网上购物定单,让学生了解网购这种新型购物方式,新型买卖方式的出现说明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需要越来越省时省力的购物方式。我还设计情景“要过春节了,妈妈为庆祝佳节日去购物”,让学生展开激烈讨论,该去哪里购买这些春节食品及用品,为什么?结合现在新兴的微信朋友圈的微商行为,让孩子讨论如何看待微商的推销?买或不买这样的情景把学生带入生活,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了解各种消费方式,学习理财的基本常识,懂得消费过程中要根据自己的财力合理消费,并用环保的观念选购商品,享受美好的生活。
  责任编辑邱丽
其他文献
社会发展到今天,教育无疑已进入“新常态”,主要表现在社会对教育期望的提高和学生个体的猛烈变化。社会的发展,要求有更高水平的教育质量,以满足家长对子女成长的预期目标、满足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同时学生的生活环境的变化,无论从学生思想认知到行为表现都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在这样的新常态下,国家教育体制、学校办学思路、教师教育方法,家庭的引导技巧都必须作出有力的调整,与时俱进。面对教育发展的新常态,我们教育
计算能力是学习数学的一种基本能力。小学生学习数的计算,不能仅仅停留于得出正确的结果,而应在完成计算的过程中,对注意力、持久度、灵活性等能力进行训练。针对小学生的心
贯塘乡九年一贯制学校是衡山县的一所偏远农村学校,由于师资力量薄弱,学生流失严重,留守儿童极多,教学质量堪忧,尤其是数学学科更是排名靠后。针对这种情况,学校新一届领导班
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学习对生活有用、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改变枯燥乏味的学习模式,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主动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还一个活灵活现、活力四射的中学生,成了地理教学的当务之急。  一、活用 “地图”  俗语说“左书右图”,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是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为了让学生爱上地图,从初一年级开始我就在地图上大做文章:1. 模拟地图。用一张半透明的白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