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时如何正常发挥/怎么夸孩子的涂鸦作/抓住最后的教育机会

来源 :现代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12345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试时如何正常发挥
  问:高考在即,我儿子整日辛苦复习,我们家长看着心疼,但也代替不了他。据说,有些学生学习刻苦,到了高考考场却发挥失常,未能取得好成绩。请问,高考考场上,孩子需要注意什么,方能发挥应有水平?
  王春艳
  答:高考是一次非常重要的考试。为了能在這次重要考试中,交上令人满意的答卷,考生除前期要做好充分准备外,有些考试技巧也需注意:
  一、不要急于做题。拿到试卷,先不要急着翻看考题,应先检查试卷,再认真填写准考证号码、姓名等内容,并仔细阅读答题要求和提示,务必把题设条件看清楚后再动笔。有些考生怕时间不够用,没理解题意、弄清条件,就急于作答,结果事与愿违。
  二、答题要遵循先易后难原则。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把最无把握的和暂时不会做的题目放到最后,太难的题可以放弃,千万不要因为一两道选择题做不出来就乱了方寸。最后的两三道题一般难度较大,可以有所选择,扬长避短,先做熟悉的,有把握拿分的,难题能做多少算多少。
  三、仔细检查计算题的计算过程。仔细检查计算题的计算过程,防止因计算步骤不小心而造成错误。建议解题时一步步进行,不要“跳步”。对新题或较陌生的题,要沉住气,别慌张,根据题目要求一步步推理。
  四、草稿纸使用要得当。草稿纸一般每科发一张,打草稿也要像解题一样,一道道地挨着往下写,步骤清晰,这样便于检查。
  五、边做题边涂答题卡。做选择题时,要立即涂答题卡,做一题涂一题,不要错位,也不要因一两道题不会做而苦思冥想。
  六、保持卷面整洁。卷面是否整洁、字迹是否清楚,会直接影响阅卷人的情绪和判断,尤其作文卷面不整洁可能会被扣分,因此考试要尽量做到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七、不要匆忙交卷。做完所有题目,将整张试卷仔细检查一遍,拿不准的答案可以再推敲一下,不要看到别人交卷,自己便跟着匆忙交卷。
  八、考后不谈试卷。考完一科,不要回顾考得怎么样,特别是自我感觉不太理想时,更不要回顾,而要将注意力尽快转移到下一科上。家长也不要反复询问子女考得如何,以免影响他迎接下一科考试的情绪。
  怎么夸孩子的涂鸦作
  问:我女儿喜欢绘画,且对自己的作品很满意,每每画完都拿来让我评价,其实就是等我夸她。面对孩子的涂鸦之作,我只有老三句“哇,好漂亮”“这画的是什么”“宝宝真棒”,然后就词穷了。她对此颇为不满,绘画热情有所下降。请问,面对孩子的涂鸦之作,我该怎么夸?
  王素
  答:我们说,每个孩子都是艺术家。可为什么这些“艺术家”大部分后来都成了平庸之辈?也许就是家长“假大空”的夸奖,埋没了孩子的艺术天赋。
  评价孩子的画作,需要坚持三个原则:
  1.夸艺术元素。所有的画作都是由最基本的点、线元素组成。如果您的夸奖能够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她画画其实是在画点和线,而线有直线曲线,那孩子就会意识到,原来画画有这么多的搭配,从而进一步激发创作热情。比如,你说:“宝宝的这幅画里有点有曲线,很丰富啊!你看,这根曲线和那根曲线连接在一起,就变成了猫的肚子!”你还可以说:“宝宝用力轻,线的颜色就淡;用力重,线的颜色就深。”这样夸奖,不仅让孩子意识到了艺术元素,还会让她关注自己作画时下笔的力度。
  2.夸色彩变化。当孩子使用水彩作画时,建议先提供红、黄、青三原色,这几个颜色通过不同比例的调和,可以演变出各种颜色。
  你可以问:“这里的蓝色浅,那里的蓝色深,这是怎么做到的呢?”通过这样的提问,让孩子意识到水对颜色深浅的影响。
  如果你在她的画作中看到了绿色,那你就可以问:“妈妈给你的颜料里没有绿色,你是怎么变出来的呢?”这能让孩子意识到,通过三原色可以调配出不同的颜色。
  3.夸作画的动作。孩子作画的动作,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从一开始用肩膀毫无控制地大笔一挥,到可以用小臂有控制地划动,再到懂得用手腕控制力度,精细作画。如果您能具体地夸孩子作画的动作,那孩子下次画画时,就会有意识地注意到这一点。您还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个竖立的画架,让她站着作画。这样,可以很好地锻炼她肩膀的稳定性,以及手腕的力量。
  夸孩子作画动作时,您可以说:“画上有好多线条,这些线条宝宝是怎么画的?是不是从上到下,要用胳膊?”“那圆圈呢?哦,圆圈是你运用手腕的力量轻轻画出来的,对吧?”这样宝宝就会意识到,动作的控制会影响作画。
  以上技巧如果您掌握了,说不定就能激发孩子的创作热情,让她越来越喜欢绘画。
  抓住最后的教育机会
  问:女儿出生后,我们把她送到她奶奶家,直到6岁才接回身边,所以她跟我们不太亲。如今她15岁,越来越叛逆,甚至有了厌学、早恋倾向。为了她好,我们苦口婆心地劝导,但她就是听不进去。我们心力交瘁,甚至一度想放弃她。我知道这不对,可还能怎么办呢?
  邱桐
  答:成长过程中,孩子有两个敏感期:一是4~6岁,这两三年里,孩子在家庭中感受到生存的最基本要素,并对性别及环境有了最初的认知。二是青春期,而这一阶段的成长质量基本取决于前一阶段。如在上小学前没有得到足够的父母关爱,那么步入青春期后,女孩就很可能出现早恋、厌学、与老师作对的状况;男孩出现较严重的逆反行为,如打架、逃学、泡网吧等。
  可以说,童年是人一生的种子。种子的质量好,树才能长得好。孩子到了青春期,犹如树结出了第一茬儿的果。有经验的果农都知道,第一茬儿的果实一般比较涩,不好吃。果树还需要再养养,果实才会甜美起来。
  这是对青春期孩子的形象比喻。表面看,青春期孩子已经出落得婷婷玉立或高大威猛,但其内心远未成熟,很多时候还分不清是非曲直。孩子叛逆,提醒我们孩子还不成熟,是好的开始。但好的开始,不意味着必然是好的结果,不意味着父母可以对孩子放任不管。只有父母引导得当,孩子才能顺利度过青春叛逆期,才能在叛逆中成长。
  建议您这样做:
  1.变说教为身教。很多家长喜欢给孩子讲道理,如果孩子心不在焉,说教就会升级为教训。家长以为自己的话是真理,孩子必须听。但恰恰是这种态度让孩子很反感,不管你说得对不对。其实,比说教更有力的是身教。你想让孩子怎样,就做给孩子看,而不是喋喋不休地说给孩子听。
  2.变命令为商量。很多家长小时候接受的教育是命令式的,有孩子之后,也习惯对孩子使用命令句。如果孩子还小,强弱力量悬殊,他不敢不听家长的。但到了青春期,孩子的力量明显增强,对带有强制性的命令就有勇气反抗了。家长要意识到这一点,将命令换成商量,用温和的口气和孩子说话,这样孩子就容易接受了。
  3.变唠叨为关爱。很多家长都爱唠叨,有的是无意识唠叨,有的是明知叨唠不好但控制不住自己。这对孩子来说是灾难。因为没完没了地唠叨,让孩子只感到你的不满,而感觉不到你的爱意。如果家长能够调整心态,找回孩子两三岁时你对他只有爱意没有要求的状态,那家长这种无条件的爱,将会大大软化孩子的叛逆之心。
  青春期是孩子走向社会的最后一站,也是父母可以影响孩子的最后时光。家长要抓住这个机会,把过去没给足的爱给足,把过去没做好的事做好。因为人生是单程旅行,孩子一旦行差踏错,是没有回头路可走的。
  【编辑:杨子】
其他文献
1  暑假,我兴致勃勃地去北京看望孙子大川。一进门,就见大川手里拿着积木,呆呆地坐在沙发角落里。我高兴地伸开双臂去拥抱大川,他虽然很激动地投入我的怀抱,但连“奶奶”都没喊一声。  随后,做饭、吃饭、收拾家的小半天工夫,大川都悄无声息,没有叫过一声人。洗碗的时候,儿媳跟我哭诉:“我看大川语言天分不错,到处求人才让年龄不到的他进了幼儿口才班。没想到口才没练成,他还越来越不爱说话了。这些天,我带他去儿童
亳州现代中药产业创业基地占地874亩,设计入驻企业112家,建筑面积约50万平方米,总投资9.6亿元,于2010年3月启动建设。创业基地分A、B两区,112家标准厂房。A区32家厂房已经建成投入使用,企业正在安装设备;B区80家厂房正在紧张的建设中,2012年2月底前可望投入使用。  该基地全部建成投产后,亳州市中药生产企业将从2011年末的87家迅速增长为近200家,新增年产值50亿元以上、年税
走路看手机、吃饭看手机、睡觉看手机……你家孩子是不是也是这样?你是否正在为此烦恼和焦虑?或许我们的故事能让你有所启发——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上小学的儿子迷上了抖音。他放学回家直奔卧室刷抖音,妈妈喊破喉咙也不理睬  又是夜幕降临、灯火通明的时刻,我筋疲力尽回到家,刚到门口就听见卧室里传来手机的响亮声音:“世界上真的有奥特曼吗?……你是属于哪个奥特曼呢?”  我大声喊:“浩浩,妈妈回来了!”没人回
4月2日,中石化总经理苏树林正式调任福建省委副书记。这一纸调令,让中国政坛的“国企CEO"群体更加庞大。近年来,由国企高管出任地方高官的不胜枚举:  中国海洋石油公司总经理卫留成调任海南省长、省委书记,中国铝业董事长郭声琨任广西自治区党委书记,东风汽车公司总经理苗圩任工信部部长,李小鹏从华能集团赴山西任省委常委、副省长,太原钢铁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川平任山西省副省长,中国一汽集团公司总经理竺延风调任吉
一些学者在分析中国快速发展的时候,将政策归结为根本原因。各个领域的诸多政策充分调动了社会各利益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改善了庞大的集中体制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提高了整体制度的效率。这个结论虽然可以进一步讨论,但是政策在中国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一方面,政策是党和国家意志的具体化,发挥着调动分配各类资源、设定行为框架、释放政治信号等作用;另一方面,政策是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引领着法律法规等长期性制度
问:我家儿子天不怕地不怕,家里老人和我们整天跟在他后面提心吊胆的,生怕他有个意外。有时候我甚至想把他关在家里,省得他在外面爬高上梯的,处处让人不省心。请问,我的想法可行吗?  刘菲林  答:達尔文说:“幸运喜欢照顾勇敢的人。”在培养男孩的过程中,父母不应事事控制,处处阻拦,而应多鼓励他去探索,从小培养他勇于冒险和敢于竞争的个性,最好能够放开手,让他自信向前冲。  应该说,男孩一般比女孩更自信、更勇
编者按:  “外公亲,外婆爱,小两口生下孩子长辈带;爷爷宠,奶奶带,孙子孙女长成了小人精;天不怕,地不怕,敢指着长辈的鼻子骂祖宗……”这首广为传诵的顺口溜道出了一个现实:隔代教育在我国客观存在并很普遍。调查显示,在我国城镇有近五成的孩子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长大——  支持者:每当看到祖辈带孩子教育孩子的温馨场景,我就特羡慕,父母不能给予的,老人帮助给予,有隔代教育的家庭真好  李女士(机关退休干
小学时——  “别人都得奖状,就你没有,  你是干啥吃的?”  我出生在山东,父母都是农民,没啥文化,但对子女教育非常重视。他们衡量孩子好坏的唯一标准,就是学习成绩。  村里上学的孩子不少,偏偏他们的成绩都很出色。从记事起,我就活在“别人家孩子”的阴影里。我小时体弱,每次生病,父亲就数落母亲:“别人家的孩子怎么没病?”仿佛我生病是母亲造成的,以至于后来母亲带我看病都偷偷摸摸,不敢让父亲知道。  我
政府最新公布的《安徽省“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未来五年安徽环保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描绘了安徽环境保护发展的宏伟蓝图。“十二五”时期是安徽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也是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强省的重要时期,根据《规划》要求,安徽省将进一步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深化污染减排促进绿色发展  “十二五”时期安徽省环境保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期刊《儿科研究》日前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饲养宠物狗的家庭中,幼童的社交和情绪状况均好于未养宠物狗家庭中的幼童。  来自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和泰拉松儿童研究所的研究团队,研究了从1646个有2~5岁幼童的家庭收集的问卷数据,发现将孩子的年龄、性别、睡眠习惯、看屏幕时间和父母的受教育水平等因素都考虑在内,养狗家庭的孩子相比未养狗家庭的孩子,在情绪和社交互动上遇到困难的总概率低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