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指导下的中学体育教学

来源 :中学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syouwe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校体育运动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运动是培养学生健康体魄和优良品格的主要手段。实践证明,通过体育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关键词】体育教学 德育 教学渗透 健康成长
  《新体育课程标准》指出:
  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是主导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育学科是学校中开设年限最长的一门学科,它是唯一一门从幼儿园一直开设到大学的一门必修课程。学校体育运动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运动是培养学生健康体魄和优良品格的主要手段。
  一、教学内容要多元化
  如果教学内容单一、重复,即使有利于学生动作技术的掌握,但也容易引起学生厌倦。此时我们可以把教学内容进行游戏化的改造或者把教学内容联系到我们的生活当中,例如在练习长跑时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爬山,指导学生要预留一部分体力等。另外,适当的教学内容还需我们精心设计一些图片和多媒体课件。图片具有逼真、美观等特点,它可以激发学生活动的欲望。多媒体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给学生以深深的触动。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但贵在得法,我们必须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师要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每堂课的教学内容要多样化,丰富教学内涵。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来达到体育锻炼的目标,让学生体验上体育课的乐趣。
  二、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体育的课堂教学,需要有一定的难度,但难度的标准是只要努力,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要求。教学中要从严从难要求,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能力,同时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身体条件和运动基础,注重学生意志的培养,让学生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在做跳高动作时,有的学生由于踏跳不准,撞到横杆上了,以后再次起跳时就害怕,以为自己怎么也跳不过去,久而久之也就放弃了。这时,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就要及时了解情况,激励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奋发向上,敢于挑战,直到成功。意志在体育活动中有着显而易见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增强他们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信心,并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他们德、智、美、劳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在教学中,教师不但教给学生必要的运动知识、技能,更要培养好学生的意志品质。学校体育具有神奇的魔力,它能把学生团结在一起,它能使学生积极向上勇于拼搏,它能使学生形成独特高雅的气质。
  三、体育教学要发挥榜样的作用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行为,举止对学生的心理影响是十分显著的。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教师本身就必须有坚强的意志,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讲解清楚,示范规范,言行一致,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同时教师的示范不仅仅是技巧、技能的展示,重要的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充满信心的教态去影响那些意志薄弱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勇于吃苦,不怕受累,教师要顶太阳、迎风吹,工作认真负责,各种活动和同学们一起做,尽量满足学生们的求知欲望,积极陪学生们练习,耐心帮助同学们改进,创造出一种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鼓励、相互关心,团结友爱的和谐气氛,以提高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总之,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先做到,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激励学生,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四、体育教师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水平
  一个好的体育教师不能只上一节好的体育课,要随时让学生体验上体育课的乐趣,每堂课都有新感受,喜欢上体育课。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既要不断加强政治、专业理论的学习,也要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还要加强身体素质训练,不断提高运动技能、技巧,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适应21世纪体育教学的更高要求。社会在进步,教育教学在创新,依旧是原来的知识和方法学生学久了会感到疲倦、厌烦,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才能促进教学的发展,才能使快乐体育真正快乐起来。
  五、在体育教学中落实德育教育
  首先要把德育知识的学习转移到自我判断、自我教育等品德能力培养的轨道上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利用体育教学相对动态的课堂环境,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民主、平等的交流与合作,启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道德判断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走出校门后也能适应社会的变化。例如在体育课的加速跑中,经常有学生摔倒后立即爬起来继续参加练习,此时教师要及时给予恰当的鼓励和表扬,这样对其他同学也会有很大的鼓舞,对学生道德培养以及拼搏进取的精神有很好的作用。由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与其它学科的教师相比,体育教师与学生之间更有着一种特殊情感,体育教师可能比其他教师更多了一份人格感染。因此,体育教师要以自己的优美语言、优雅的行为、整洁得体的衣着……给学生以耳濡目染。正所谓“身正为师,学高为范”,当体育教学中的“育”与人格教育的需要不相符时,那就只有教师的道德修养才能起到有效性的教育作用。
  实践证明,通过体育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新体育课程标准》提出以目标达成来统领教学内容,教师要选择多种多样的内容,采取不同的形成和方法去达成课程学习目标。不断地去发现、去探索、去创造、去实践,以便我们的课堂理念更贴近学生的需要。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