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野有多大心就有多大

来源 :父母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407606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家都知道,地球村的概念越来越盛行,这是因为,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便捷:微信、微博、Facebook等社交工具中,每个人均可成为另一个人的对话者。更有甚者,随着VR技术的日益成熟,场景式体验让每个消费者都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多元的文化和生活。
  我们的宝贝,同样也深深受益于全球化的进步。因此,一些传统养育孩子的观念确实需要更新,而我们作为新生代的父母,更要勇敢地鼓励孩子去接触在不同国家学习、工作或有着生活经历的人,让这些活生生的例子来告诉孩子:“你的生活圈绝不仅仅局限于周围,而是有更为广阔的天地。”
  在全球视野养育模式的熏陶之下,孩子会对这个世界充满热情、善于发现、勇于探索。而不是固步自封,目光狭隘。将创新的理念通过全球化视野深深植根于孩子的心灵深处,他们的思维方式将会拥有更为广阔的事业和更加新鲜的体验。
  全球化视野,从父母自身开始做起
  所谓全球化视野的养成,一定是家庭行为,而不仅仅局限于孩子自己。这是因为,家庭教育是第一步,如果父母能有全球化的眼光,用亲身示范来潜移默化地告诉孩子:其实你的生活可以更加丰富和多元。比如,父母可以与孩子分享自己出国留学的经历,与孩子一起定制环游世界的梦想,甚至在日常的生活中让孩子感受到地球村的丰富与多元。当父母给孩子展现出多元的世界,他自然而然地会对未来充满热情和好奇。
  人生没有固定脚本,爱好让一生更丰满
  传统教育里,学习是第一要务。也正基于此,中国父母对孩子的学业尤为重视,也因此可能会牺牲孩子的业余时间。其实,孩子的生活里绝不只有学习,让孩子多一些爱好吧,比如跆拳道、围棋、绘画、音乐等等,孩子喜欢什么就鼓励他去做什么。即便只是集邮,或是喜欢看宫崎骏的动漫,这都不是坏事。作为父母,你所要做的就是鼓励他自己去争取和探索与他的爱好或偶像息息相关的各种信息和话题,这样他才能融入更多的圈子,认识到更多的人生。
  从味道出发,用美食征服童年的心灵
  饮食的单一会让孩子童年的味觉变得“孤单”,全球化的进程让世界各地的美食变得不再遥不可及。因此,孩子需要有结实的脾胃,探索美食的好奇心,这也是鼓励他们走出去的一个绝佳选择。所以,你不妨“以孩子之名”,为孩子提供那个丰富多样的石材和口味,用美食的食谱以及成品,不断培养孩子对生活的热情,对各种没吃过的东西的好奇心。将来,无论他走到哪里,都能迅速融入当地的生活。
  拥有属于自己的世界地图,这很重要
  如果没有世界地图呈现在眼前,孩子对世界的理解是抽象的。当你说北美生活的趣事,说南极洲的企鹅,说非洲的大草原,孩子的脑海中可以浮现具象的场景,但很难以对场景的发生地进行准确的定位。而方位感是小小旅行家的必备能力之一。因此,世界地图是家里的必需品,孩子每去过一个地方,你都可以让他亲自在地图上标注出来。将这些记忆点连接成线,就是非常好玩有趣又有成就感的活动,孩子也会乐此不疲的。
  小小沙发客,梦想从交换开始
  深度体验游的最佳方式,是住进当地人的家里。当你的宝贝太小时,你可以带着他出行,去世界各地看风景,深入当地百姓人家,吃吃本地小吃,睡睡当地人睡过的床,每天和当地人玩在一起。当孩子大一些了,他们会自己联系世界各地的孩子,只要双方愿意,交换居住一段时间也是不错的选择,这比走马观花的跟团游有意义多了。
  体验国外的节日,体验多元的文化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很多舶来的节日比我们的传统节日更适合小朋友的心性;万圣节装扮搞怪结伙要糖吃,圣诞节期盼着圣诞老人送来自己最想要的礼物等。如果有机会有氛围,不妨带着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积极参与。父母可以事先查查每个节日的由来,其背后多半会有历史故事或者有趣的游戏,这对孩子来说都是不同文化的绝佳体验机会。
  了解国外的小朋友爱看什么
  很多经典的国外儿童电影不仅有着能吸引孩子的主题,而且有大量关于当地风俗、文化的展现。国内的孩子在看原版動画片的时候,所关注的绝不仅仅是语言,更是其中所浸润的生活方式。此外,孩子的阅读也并不是为了马上学会外语,或者认识更多的字母和单词,而是通过图书绘本搭建孩子用另一种语言和文化的思维去感受和理解世界的平台。
其他文献
闷热的夏天到了,猖狂的蚊子最爱宝宝这样的小鲜肉,一咬一个包,宝宝哭闹不说,妈妈还特别担心传染性疾病找上宝宝。如何将蚊子拒之门外?  市面上的防蚊“神器”很多,但大多数其实都用处有限,最好的办法还是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多加防护。1岁以内的宝宝,行动还不灵活,被蚊子一叮一个准,还要依靠爸爸妈妈为宝宝打造出一个无蚊环境。  家居:坚决不留卫生死角  要保持家中的整洁和清洁,避免留有卫生死角,让蚊子有很多藏身
这一次我想说的话题,不是“升学”,也不是“能力提升”,而是我们还需要引导孩子去看看他以外的其他的人和外部的世界,去思考、去行动,去和他们建立起关联。也就是“公益思维”——不仅仅关注自己,也关注其他人的利益。  比如说,有个家长给过一个特别棒的例子,说她的孩子每天都会多削好几根铅笔,带去学校。为什么呢?孩子说,因为总有同学忘记带铅笔,自己多带几根,可以借给他们。这就是“不仅关注自己有没有铅笔用(这是
关于给孩子喂药  给孩子喂药时,你家孩子很配合15%  虽然不配合,但哄着能吃下45%  完全不配合,吃药像打仗40%  多希望自己的孩子是那15%里的夫妻关系最让你困扰的是(多选)  相互关心不够29%  他对孩子不够上心16%  育儿方式有矛盾15%  生活方式不一致20%  对方赚钱少9%  其他11%  如果能够互相关心,后面的问题也许就好解决了婆媳关系中让你困扰的是  生活习惯差异19%
游戏开始前,让我们先了解一下“捣乱”带给孩子的各种益处。  给“捣乱”游戏4个理由  1.培养创造力  “捣乱”游戏可以让孩子尽情地玩,想怎样表现就怎样表现,这对培养孩子的创造力非常有利。  2.满足好奇心  孩子喜欢探索新事物,可大人们总是害怕有危险,或怕孩子弄脏或弄坏东西而阻止他们去探索,所以孩子的好奇心很难得到满足。而“捣乱”游戏却能带给孩子们一个自由自在的环境。  3.有利于身体的均衡发育
好习惯培养方案  2~3岁的宝宝喜欢自己动手,自己刷牙、自己穿衣服、自己穿鞋、自己叠被子,甚至想自己扫地、擦桌子呢。此时,如果多给孩子动手的机会,可以让孩子体会到自己做事情的乐趣与成就感,让孩子学会对自己负责。  只做力所能及的事儿  首先,婷婷妈会挑选出宝宝现阶段可以掌握的日常行为,如用筷子吃饭,自己穿衣、洗脚,自己叠被子等。能做好的,让婷婷先做起来,孩子越做越熟练,得到的表扬越来越多,这会增强
守时,正成为一个人的品性甚至信誉的重要组成部分。宝宝如果从小做事拖拉、没有时间观念,不仅会受老师批评,遭同学白眼,自己心里也很不舒服。自小教会孩子守时,对他今后的成长大有好处。  妈妈带乐乐去上舞蹈课。该出发了,乐乐还在兴趣盎然地看绘本。“妈妈,我还要再看一本。”妈妈好说反说,乐乐就是不听,结果迟到了。课间有15分钟休息时间,乐乐要去玩秋千,荡呀荡呀,时间过得飞快,妈妈提醒说,该上课了,乐乐说:“
一听到白血病,我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问:“要不要做骨髓移植?”  实际上,正如前文所述,绝大多数儿童白血病并不需要骨髓移植,化疗才是首选。  只有针对高危性以及复发性白血病,才需要考虑骨髓移植。  骨髓移植是怎么回事,具体是如何开展的?这里我们选取父母最关心的几个问题来进行科普解答。  骨髓移植等于造血干细胞移植吗?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通过输注造血干、祖细胞,重建患者正常造血与免疫系统,从而治疗一
很难想象,一个没有零食记忆的童年会是什么样,所以,家长不必让孩子和零食完全“绝缘”,把握好儿童零食的选择标准,学会看食品营养标签,为孩子提供健康零食才是关键。  了解零食新定义  《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指南(2018)》对零食的定义为:非正餐时间食用的各种少量食物和饮料。调查报告显示,我国2岁及以上人群的零食消费率已经从20世纪90年代的11.2%上升到了2018年的56.7%,零食提供的能量大约可
儿童尚未受到社会文化的浸染,作为自然的、纯粹的人,相似度更高,每个儿童身上都包含着所有儿童的特征和心理需求——正因此,我们才相信教育的力量。  我们现在在养育上,做了太多反自然的事。这些事的不良后果有的能很快看到,容易终止;有的则十分隐蔽,几年甚至几十年才会显现。  谈谈说话:  别让训练替代了自然发育  初学说话的孩子一般都口齿不清楚,尤其发不了舌尖音,比如把“河流”说成“河牛”,这非常正常。家
有的孩子天生就能很快融入新环境,几乎不需要过渡,而有些孩子在新环境和陌生人面前总是表现得很谨慎。如何支持一个慢热的孩子更好地适应新环境呢?  丁丁喜欢在家自己一个人玩,或者只跟一两个特别熟悉的小朋友玩;特别黏爸爸妈妈,家里每次新换保姆,适应起来痛苦又漫长;在一些热闹的场合,比如生日派对,总是寸步不离妈妈;见到陌生人会很害怕,哭闹着要离开……面对一个慢热的小孩,丁丁妈妈的内心是焦虑的。  生活经验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