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tobacco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母猪的生产性能指的主要是母猪的繁殖能力,主要受到母猪的利用年限。生产仔数(每胎产仔数。年产仔胎数)和仔猪的成活率。均匀度等指标构成。综合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就需要做好母猪选种。配种技术繁殖母猪的饲养管理。早起断奶,提高仔猪断奶窝重。做好疾病预防。
  【关键词】母猪;仔猪;繁殖;早期断奶;预防疾病等
  如何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是养殖户能否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关键,下面就如何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介绍几项繁殖技术,饲养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及采取的综合措施,谈谈本人的一些心得看法。
  1.选好后备母猪
  (1)现代农业,良种良法是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基本要求,因而选择后备母猪必须符合品种要求,选留的后备母猪应符合选种计划规定的品种或杂交组合。如三元杂等。(2)后备母猪的个体选择:要求母本繁殖性能良好,产仔数10头以上,如不清楚母本具体情况,应选择在良种种猪场购置。后备母猪要求肢体建壮,特别是四肢结实,可承受公猪爬跨,背膘良好,这样的母猪泌乳能力较强,体型方面,腹部成弧线形下弯,这样的体型有利于受精和胚胎着床.(3)母猪的第二性征要明显,阴户发育正常并要求大,微下垂,这样有利于交配和产仔;有效乳头不低于7对,排列整齐,无内翻乳头,瞎乳头,小乳头等,乳头大且末端钝园较好,这样的泌乳能力较强。
  2.配种技术
  配种技术对于母猪的利用年限和受胎率的高低有很大影响。
  (1)根据不同的品种,选择适当日龄体重的母猪在发情期间配种。正确掌握后备母猪的初配时间。一般来说,杂交品种,初配时间不得低于8个月,体重不得低于120 公斤,要抓好第二地三个发情期配种,过早过迟都不好,早配,产仔数小且体质弱,晚配,母猪利用年限短且容易难产。掌握好“老配早,早配晚,不老不小配中间”的原则,如能在第一次配种后隔8到12小时重复你复配一次,能进一步提高受胎率和产仔数。
  (2)正确掌握母猪的发情状况,其表现为:采食量下降,表现不安;阴户肿胀,有粘液流出;呆立不动,按压背部,静立不动,两耳竖起;如果群养,表现为爬跨其他猪或接受爬跨。
  3.母猪的饲养管理及注意事项
  3.1饲养技术
  (1)对于后备母猪及空怀母猪,要饲喂优质的后备母猪料,保持良好的膘情,使其能正常地发情和配种。
  (2)妊娠前期(配种后一个月内),应控制饲料量,使母猪处于半饱多些的状态,饲料中,能量和蛋白的含量要相对低一些。因为母猪大量采食产热对子宫有一定的影响,不利于胚胎着床,导致产仔数减少。
  (3)妊娠中期和后期要逐步增加母猪的采食量,同时配合一定量的清粗饲料,使母猪吃后有饱感,注意对母猪膘情的控制。对于太肥的,要适当减料,对于膘情差的,要加大饲喂量。所喂饲料以含蛋白质,钙质丰富的精料为主,同时可补充青绿多汁的青饲料。饲料必须新鲜,发霉或有毒饲料会造成早产或流产。
  (4)妊娠末期:最后一个月,是胎儿增重的集中期,60—70%的体重都在这时候增长,因而必须增加饲料的营养水平,提高蛋白质和能量的含量。粗蛋白含量16—17%.分娩前7天,膘情好的母猪要适当减料,以减30%为宜,以免压坏仔猪,并可减少便秘,预防子宫炎,乳房炎,产后无乳症;膘情差的,不能减料,以保证母猪体质健康,有好的泌乳力。产仔当日不喂饲料,以减轻内容物对胎儿的挤压,产后第二天逐步由少到多喂饲料,直至自由采食。
  3.2注意事项
  母猪怀姙期间,要注意保持安静的环境,避免大的噪音和强光刺激,如爆炸声,电焊等,因为不同个体的母猪对这些刺激反应过敏,造成流产等现象发生;避免刺激性,有毒气体的影响,无论消毒,还是驱蚊杀虫,尽量使用高效无毒刺激少的药剂;饲料要优质,无腐败,避免饲料中黄曲霉素等霉菌毒素中毒,从而引起阴道炎子宫炎,而导致流产;注意猪舍的温度和湿度的控制,猪舍的温度宜保持在18—25°,冬春要做好保暖防湿,夏季要防暑降温。
  4.断奶母猪,后备母猪不发情的诱情措施
  后备母猪,断奶母猪不发情或断奶母猪发情时间间隔长是瘦肉型母猪及二元杂交母猪普遍存在的现象,对于断奶10天以上不发情的母猪,可采取以下的诱情措施:
  (1)用公猪刺激或发情母猪刺激,因为和公猪,发情母猪在一起,会追逐,爬跨,从而促使发情,但公猪刺激的时间不宜过长,过长会伤害母猪,以20分钟为宜。
  (2)增加运动,饥饿刺激,拼栏,让不认识的母猪在一起打斗追逐,加速血液循环,从而促进发情。
  (3)注射激素,对经产母猪有较好效果。但对后备母猪,不建议使用,在饲料中添加促使母猪发情的药物及添加剂如vite等。
  (4)对于患有生殖道疾病的母猪给予治疗,可用50ml生理盐水,640万单位的青霉素,320万单位的链霉素,导管输入冲洗子宫,每天二次。连续3天,轻微的可肌注长效土霉素氨芐西林等消炎。
  5.分娩时分娩后母猪的饲养管理
  (1)母猪分娩过程,时间宜短,生产过程越长,越会导致胎儿窒息死亡,因此生产当日不喂料,只喂盐水和麸皮,以减少胃肠内容物压迫胎儿,导致难产。如较长 时间不能产出,可注射催产素催产,必要时可用人工辅助接产。人工 辅助接产应剪掉指甲,洗干净手,用高锰酸钾等消毒,随胎盘律动(收缩或伸张)而助产。
  (2)产后恶露要尽快处理,胎衣不下可打催产素30—40万国际单位,肌肉注射,半小时一次,2—3次,确保胎衣排出;肌肉注射抗生素,预防母猪子宫炎阴道炎;用盐水或高锰酸钾等冲洗子宫,再注入抗生素(如320万单位链霉素和,640万单位青霉素)预防子宫炎阴道炎。
  (3)细心观察分娩母猪和仔猪的情况,有的放矢,加以控制管理。如创造干净清洁的卫生环境,如产后发热,应注射抗生素,以抗菌消炎;产后拒食,要注意精粗料合理配搭;产后无乳,应添加催乳灵,同时加强动物蛋白饲喂;产后便秘,应加大水的供应量,或饮水中加入多维素,喂些青料等;产后后腿无力,难站立,应滴注氯化钙,饲料中加大氯的供应,如钙粉钙片等。
  (4)注意对猪舍环境的控制,尽量保持合理的温度,冬春要保暖防寒,夏天减温防暑。
  6.提高仔猪的断奶窝重和管理水平
  (1)早断奶,早配种可有效提高产仔胎数,提高母猪的繁殖率,从而有效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增加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因为母猪断奶迟,失重大,7天发情率明显下降,一般暖和季节,21天断奶,冬春寒冷季节,28天断奶为宜。
  (2)提高仔猪断奶窝重,更好地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和均匀度,能有效提高养殖效益,这需要科学管理仔猪,提高生产力,具体措施:1)补铁,2—3天,注射含硒生血素,丰血素等及时补铁,可提高仔猪的抗病力,促进仔猪的生长发育。2)精心管理断奶后第一周的仔猪,使其处于干燥温暖干净的环境,减小应激。7日左右开此训练补料,少喂勤添,2周后仔猪即能采食饲料,断奶时要循序渐进,断奶前几天,适当减少吃奶次数,而后才逐渐断奶,断奶时转移母猪,仔猪在原环境中一段时间才移栏转栏。3)加强卫生防疫a加强产前母猪的免疫,应根据当地疫情和本场具体情况实施有效的免疫措施。一般在产前5周和2周给母猪选择性接种大肠杆菌,传染性胃肠炎,轮状病毒,巴氏杆菌,链球菌等疫苗。B仔猪免疫,1—3天补铁(含硒),3—7天接种传染性胃肠炎疫苗,14—20天补铁,3—4周接种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疫苗。C对仔猪腹泻病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防范,如在饲料中有益菌,抗生素,要提高免疫力,加入抗菌肽等。
  7.做好疾病预防
  (1)伪狂犬细小病毒,乙脑这些疾病直接导致母猪繁殖障碍,致母猪流产死胎。弱仔比例大。
  (2)圆环病毒、呼吸和繁殖综合征,影响母猪繁殖力 引起流产,仔猪大量死亡。母猪感染后会引起免疫抑制。导致反情率高。
  (3)口蹄疫,猪瘟,一定要做好防疫。隐性猪瘟常和伪狂犬副伤寒。圆环病毒等继发感染导致死亡率高,口蹄疫导致心肌炎,流行性腹泻会导致仔猪大量死亡。 [科]
其他文献
【摘 要】病虫害是我国目前林业发展中的常见现象,也是制约我国林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尤其在近几年,森林病虫害面积迅速扩大,因此相关工作部门应当高度重视这些病虫害的发生原因并给予解决和处理。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效果仍然并不明显,本文简单的探讨了有关森林病虫害治理方法,旨在为同行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防治;生态学  森林作为维护生态平衡、保持生态环境的主要手段,在其病虫
【摘 要】简述仔猪腹泻病的调查及危害,浅析诱发仔猪腹泻病的原因,提出防制仔猪腹泻的综合性措施及仔猪饲养管理措施。  【关键词】仔猪腹泻病;危害;病因;防制综合性措施  仔猪腹泻病是国内外养猪业常见的多发性疾病,不仅影响仔猪的成活,而且直接或间接地给养猪事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据2012年至2014年我县的生猪死亡率抽样调查资料表明,我县平均每头母猪年产仔猪12至15头,其原因因除产窝数较少,约1.
1899年,安阳殷墟甲骨文的发现揭示了舞蹈渊源的奥秘,殷商卜辞中记载着假面舞人、巫舞、傩舞。悠久的历史,造就了丰富璀璨的民间舞蹈文化,形成了其品种庞杂、形式繁多的整体风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国知识分子精神的家园,面对现代社会的喧嚣和浮躁,现代人的媚俗和拜金,古诗词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努力专研,让古诗文教学贴近学生心灵
曾经看到一篇咨询专家与某大企业的员工讨论“企业增长速度”的文章,文章最终得到如下结论:“小企业之所以取得高速成长,是因为小企业发展基数小,这是不足为奇的。”这样的
期刊
【摘 要】东北地区是玉米的主产区,这是因为在东北地区有非常适合玉米生长的气候条件,在实际的工作中,加强对东北玉米种植气候适应性的研究可以很好的提升玉米品种的质量和水平,同时还能够使得品种的特征和地区的光热资源形成良好的配合,此外还能对当地生产的潜力进行充分的挖掘,提高玉米的产量。本文主要分析了东北地区玉米种植的气候适应性,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东北地区;玉米种植;气候适应性  在我国东北地
【摘 要】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它在明朝的时期传入我国。玉米具有香甜的口感,并且富含营养,同时也是世界上注明的保健食品,由于它的食用价值高,并且种植范围十分广,一直以来都受到了广大农民和农业专家们的关注。进入了21世纪,随着世界科技的不断发展,玉米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技术也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如何更好的提高玉米的质量和产量,仍然是农民和玉米专家们热心的问题。  【
【摘要】本文结合职业院校的特点,首先对数字化网络和计算机教学进行了概述,在此基础上对数字化网络在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关键字】数字化网络 计算机教学 教学平台 教学方法  一、前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基于网络的教学方法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了数字化网络在教学中的应用。计算机教育作为职业院校学生的基础教育之一,对培养
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使语文教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但是由于很多教师盲目追逐这种新的教学方式,导致了在语文教学中滥用课件、忽视文本、追求形式等情况发生,反而
【摘 要】我国是一个养殖大国,养猪业一直是我国农村创造经济收入的主要手段之一。为了保证猪的健康生长,养猪户能提供优质健康的猪肉,本文结合实际养殖经验,论述了猪养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些疾病,对疾病种类进行归类与总结,针对这些疾病提出一系列防御措施,希望能为广大养殖户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与参考。  【关键词】生猪养殖业;疾病防治;发病特点;流行现状;防治措施  根据相关资料报道,在猪的死因中,因患病致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