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渣细骨料安定性测试方法适应性及评价指标研究

来源 :长江科学院院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yb_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渣的安定性是制约其建材资源化利用的关键技术瓶颈.围绕钢渣用作细骨料的安定性,对滚筒、热泼和热焖工艺获得的钢渣分别采用以压蒸膨胀率、压蒸粉化率、分级压蒸膨胀率及高温水养护膨胀率等作为表征的指标检验评价其安定性及差异,并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MR-热泼渣和ER-热焖渣分别采用压蒸膨胀率与压蒸粉化率方法判定其安定性时,判定结果互相矛盾;压蒸粉化率与压蒸前后f-CaO、MgO含量变化以及MgO/Fe2 O3的质量比之间呈良好相关性,应重视钢渣内残留f-CaO与f-MgO不均匀分布产生的危害;分级压蒸会加剧MR-滚筒渣的体积失稳,使用时应优先选择连续级配;基于测试结果敏感性及应用安全性,建议采用压蒸膨胀率法检验不同类型钢渣细骨料的安定性,结合“压蒸膨胀率”和“外观完整性”双控指标综合评价钢渣用作细骨料的安定性.
其他文献
从政府监管下的供应链角度出发,构建生鲜食品追溯体系的实施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各级指标权重.以盒马鲜生食品追溯体系为例,采用AHP赋权模糊综合评价法(FCE)进行风险评价,得出现阶段盒马鲜生食品追溯体系的风险等级以及风险较大的具体指标,为制定应对生鲜食品追溯体系实施风险的管控措施提供依据.
混凝土面板作为面板堆石坝的主要防渗结构,其裂缝控制是影响大坝安全运行的关键.总结了我国部分面板堆石坝混凝土面板裂缝现状,从面板的混凝土设计、原材料及施工工艺等方面分析了裂缝产生的原因,总结了混凝土防裂技术进展.分别从裂缝走向、裂缝产生的部位、裂缝产生的面板分序和产生时间揭示了面板裂缝的特点和规律,总结了混凝土力学、抗冻设计指标、水胶比、用水量、原材料、坍落度、养护方式和垫层处理工艺等技术参数对其影响.分析了裂缝产生成因,包括:不均匀沉降和约束过大导致的结构性裂缝;收缩变形、水化温升和环境温差导致的温度裂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