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分析骨科无菌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随机选取2005年4月-2010年3月我院骨科无菌手术患者2000例,研究对象为经结合其临床症状、切口愈合程度诊断为切口感染的32例患者,回顾性分析其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结果2000例骨科无菌手术患者中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有32例,感染率为1.6%;32例患者的骨科患者的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包括手术时间、手术部位、手术地点、手术类型、是否接台手术等。结论 骨科无菌手术的切口感染的预防工作中,可针对其相关因素采取一定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达到疾病防治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手术室护理干预
许多骨科手术常为修复或重建手术,比如关节置换,脊柱内固定、骨病矫形手术等等,因大量使用内固定材料和各种同种异体植人物,术后感染一直是医生和病人担心的问题[1],是影响手术效果的一个重要问题,一旦感染可引起严重并发症,后患无穷,不但会延长疗程、还加重患者病痛、增加治疗费用,甚至可导致肢体残疾或生命垂危,因此,预防感染是首要的任务,护理工作是造成医院感染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感染的发生和预防与护理质量密切相关。为了有效控制骨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率,需要掌握其相关因素,针对性提出护理干预措施,我院针对2005年4月-2010年3月骨科无菌手术患者2000例,选取经结合其临床症状、切口愈合程度诊断为切口感染的32例患者,回顾性分析其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05年4月-2010年3月我院骨科无菌手术患者2000例,研究对象为经结合其临床症状、切口愈合程度诊断为切口感染的32例患者,男19例,女13例;年龄17-58岁,平均年龄为35.6±11.4岁。
1.2方法
针对32例存在切口感染的骨科无菌手术患者的病案进行了调查,回顾性汇总和分析如手术时间、手术部位、手术地点、手术类型、是否接台手术等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并针对其相关因素提出了一定的护理干预措施。
2结果
2000例骨科无菌手术患者中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有32例,感染率为1.6%。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见表1。
32例患者的骨科无菌手术患者的切口感染与手术时间、手术部位、手术地点、手术类型、是否接台手术等有明显相关性(P 3讨论
切口感染是常见的骨科手术并发症之一,在医院感染中发生率较高。切口感染除了延长了患者住院时间之外,还提高了发病率和死亡率,带给患者的身体上的痛苦及治疗费用的沉重负担。
3.1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32例患者的骨科无菌手术患者的切口感染与手术时间、手术部位、手术地点、手术类型、是否接台手术等有明显相关性(P 3.1.1手术时间
手术时间长,手术室中细菌直接落入机会增多,导致手术及各种医疗器械、甚至手术切口的细菌数量增多;长时间手术,伤口暴露时间长,组织挫伤、牵拉、干燥、出血及局部血肿等,减弱全身和局部抵抗力;手术时间长导致操作医师由于劳累过度易疏于无菌操作使患者切口感染率增加。
3.1.2手术部位
除了手术时间以外,手术部位也与切口感染有关系。例如,肢体上的手术,尤其是下肢,因为血液循环相对较差,切口愈合也慢,感染机会相对较大;而躯干,颜面,头部的血液循环丰富,切口愈合相对较快,切口感染机会相对较少;关节部位由于活动量大,愈合较慢,切口感染机会较大。
3.1.3手术地点
手术室空气质量与其切口感染率有一定相关性[3]。本组研究发现,层流手术室及无参观人员手术室的感染率较低,这是由于层流手术室可以显著降低室内的细菌浓度,降低感染机会:且控制手术室参观人员数量,可以明显降低人员流动导致的空气污染。
3.1.4手术类型
急诊手术患者因时间仓促,患者病情危重,术前准备多不充分,无法详细了解患者病情,对引起机体抵抗力降低的原发病无法进行有效的治疗,而使切口感染的机率增加。
3.1.5是否接台手术
有报道称,接台间隙更换消毒布及各种手术准备品且送接患者,使尘粉、纤维、微粒随着物品或人员发生流动引起手术室内环境的污染,进而导致切口污染的几率增加。可见,接台次数是导致切口污染的几率增多的相关因素。
3.2手术室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
3.2.1做好术前病情评估
术前病情评估在减少切口感染中起到关键性作用。术前对患者全身及手术局部情况进行有效评估,对及时有效控制引发抵抗力下降的原发病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明确具体手术区域,进行相关皮肤护理,且严防皮肤损伤,以免发生术后感染。
3.2.2做好术前准备
手术物品的灭菌是控制切口感染的重要对策之一[4],应选择正确的灭菌方法,手术器械原则上用高压蒸汽灭菌,对于不能耐高温、耐湿的物品首选环氧乙烷,环氧乙烷是有效的低湿灭菌的物品(橡胶类、塑料类)最佳消毒方法。对能耐高温、耐湿、耐热的器械、敷料等应采用压力蒸汽灭菌。一次性手术用品应专柜存放,离地面30cm,柜内清洁干燥,通风良好,温度与湿度要适中,定期进行空气消毒。专人管理一次性手术用品的计划、领取,每日清洁货架、贮物箱、检查手术用品的外包装有无破损、霉变、有效日期及数量,按日期先后顺序发放使用,并及时反馈一次性无菌物品的使用情况。对复杂费时手术,尽量使用层流手术间,减少接台次数。必须接台则尽量控制人员流动[5],并且在接台手术间隙通风,对室内空气细菌浓度进行稀释,以减少手术室的污染。
3.2.3做好手术室空气质量的维护
强化手术室空气质量的管理[6],保持室内洁净[7],手术护士需要在术前把术中所需所有物品备好,动作需轻柔,在入室时吹去衣外大多数细菌,使之室内可望达到在手术过程中接近无菌的程度,尽量杜绝参观,即使参观者也要保证与手术医生保持30 cm以上的距离。控制在室内来回走动的次数,严谨从感染手术间走到骨科手术间,从根本上杜绝和防止切口感染的可能。
3.2.4努力减短手术时间
手术室护士需要在术前与患者进行沟通,告知患者术中注意事项,得到患者的信任,帮助患者减少恐惧,取得患者配合,缩短手术时间;医生和护士要配合默契,以顺利完成手术任务;手术物品准备要充分,要对手术相关仪器进行全面了解,可独立解决术中出现的小故障;专人管理手术设备,定期检查并维修,以免术中发生故障。
总之,骨科无菌手术的术后切口感染一直是医生和病人担心的问题,是影响手术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一旦感染可引起严重并发症,在感染的预防工作中,可针对手术时间、手术部位、手术地点、手术类型、是否接台手术等其相关因素采取针对性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达到疾病防治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义生,王孔献,谢金则,等.骨科术后感染[J].中华骨科杂志,1991,(1):58-60.程少霞,蒋敏,刘标英,等.
[2] 动态条件下洁净手术室污染状况与相关因素分析[J].护理研究,2008,22(7):1852—1853.
[3] 宫庆月,矫玲.动态条件下洁净手术室污染监测与医院感染管理[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06,5(1):11-13.
[4] 龚喜雪,卢梅芳.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手术室护理干预. 2011,8(3): 91-92.
[5] 曹艳冰,戴红霞,常后婵,等.洁净手术室第1台手术与接台手术空气质量的对比研究[J].护理研究,2007,21(7):1943—1945.
[6] 胡国庆. 空气洁净技术及其在医院的应用[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3,2(4):329-333.
[7] 朱长芹. 洁净手术室的管理与维护.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8B):159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关键词】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手术室护理干预
许多骨科手术常为修复或重建手术,比如关节置换,脊柱内固定、骨病矫形手术等等,因大量使用内固定材料和各种同种异体植人物,术后感染一直是医生和病人担心的问题[1],是影响手术效果的一个重要问题,一旦感染可引起严重并发症,后患无穷,不但会延长疗程、还加重患者病痛、增加治疗费用,甚至可导致肢体残疾或生命垂危,因此,预防感染是首要的任务,护理工作是造成医院感染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感染的发生和预防与护理质量密切相关。为了有效控制骨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率,需要掌握其相关因素,针对性提出护理干预措施,我院针对2005年4月-2010年3月骨科无菌手术患者2000例,选取经结合其临床症状、切口愈合程度诊断为切口感染的32例患者,回顾性分析其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05年4月-2010年3月我院骨科无菌手术患者2000例,研究对象为经结合其临床症状、切口愈合程度诊断为切口感染的32例患者,男19例,女13例;年龄17-58岁,平均年龄为35.6±11.4岁。
1.2方法
针对32例存在切口感染的骨科无菌手术患者的病案进行了调查,回顾性汇总和分析如手术时间、手术部位、手术地点、手术类型、是否接台手术等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并针对其相关因素提出了一定的护理干预措施。
2结果
2000例骨科无菌手术患者中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有32例,感染率为1.6%。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见表1。
32例患者的骨科无菌手术患者的切口感染与手术时间、手术部位、手术地点、手术类型、是否接台手术等有明显相关性(P
切口感染是常见的骨科手术并发症之一,在医院感染中发生率较高。切口感染除了延长了患者住院时间之外,还提高了发病率和死亡率,带给患者的身体上的痛苦及治疗费用的沉重负担。
3.1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32例患者的骨科无菌手术患者的切口感染与手术时间、手术部位、手术地点、手术类型、是否接台手术等有明显相关性(P
手术时间长,手术室中细菌直接落入机会增多,导致手术及各种医疗器械、甚至手术切口的细菌数量增多;长时间手术,伤口暴露时间长,组织挫伤、牵拉、干燥、出血及局部血肿等,减弱全身和局部抵抗力;手术时间长导致操作医师由于劳累过度易疏于无菌操作使患者切口感染率增加。
3.1.2手术部位
除了手术时间以外,手术部位也与切口感染有关系。例如,肢体上的手术,尤其是下肢,因为血液循环相对较差,切口愈合也慢,感染机会相对较大;而躯干,颜面,头部的血液循环丰富,切口愈合相对较快,切口感染机会相对较少;关节部位由于活动量大,愈合较慢,切口感染机会较大。
3.1.3手术地点
手术室空气质量与其切口感染率有一定相关性[3]。本组研究发现,层流手术室及无参观人员手术室的感染率较低,这是由于层流手术室可以显著降低室内的细菌浓度,降低感染机会:且控制手术室参观人员数量,可以明显降低人员流动导致的空气污染。
3.1.4手术类型
急诊手术患者因时间仓促,患者病情危重,术前准备多不充分,无法详细了解患者病情,对引起机体抵抗力降低的原发病无法进行有效的治疗,而使切口感染的机率增加。
3.1.5是否接台手术
有报道称,接台间隙更换消毒布及各种手术准备品且送接患者,使尘粉、纤维、微粒随着物品或人员发生流动引起手术室内环境的污染,进而导致切口污染的几率增加。可见,接台次数是导致切口污染的几率增多的相关因素。
3.2手术室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
3.2.1做好术前病情评估
术前病情评估在减少切口感染中起到关键性作用。术前对患者全身及手术局部情况进行有效评估,对及时有效控制引发抵抗力下降的原发病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明确具体手术区域,进行相关皮肤护理,且严防皮肤损伤,以免发生术后感染。
3.2.2做好术前准备
手术物品的灭菌是控制切口感染的重要对策之一[4],应选择正确的灭菌方法,手术器械原则上用高压蒸汽灭菌,对于不能耐高温、耐湿的物品首选环氧乙烷,环氧乙烷是有效的低湿灭菌的物品(橡胶类、塑料类)最佳消毒方法。对能耐高温、耐湿、耐热的器械、敷料等应采用压力蒸汽灭菌。一次性手术用品应专柜存放,离地面30cm,柜内清洁干燥,通风良好,温度与湿度要适中,定期进行空气消毒。专人管理一次性手术用品的计划、领取,每日清洁货架、贮物箱、检查手术用品的外包装有无破损、霉变、有效日期及数量,按日期先后顺序发放使用,并及时反馈一次性无菌物品的使用情况。对复杂费时手术,尽量使用层流手术间,减少接台次数。必须接台则尽量控制人员流动[5],并且在接台手术间隙通风,对室内空气细菌浓度进行稀释,以减少手术室的污染。
3.2.3做好手术室空气质量的维护
强化手术室空气质量的管理[6],保持室内洁净[7],手术护士需要在术前把术中所需所有物品备好,动作需轻柔,在入室时吹去衣外大多数细菌,使之室内可望达到在手术过程中接近无菌的程度,尽量杜绝参观,即使参观者也要保证与手术医生保持30 cm以上的距离。控制在室内来回走动的次数,严谨从感染手术间走到骨科手术间,从根本上杜绝和防止切口感染的可能。
3.2.4努力减短手术时间
手术室护士需要在术前与患者进行沟通,告知患者术中注意事项,得到患者的信任,帮助患者减少恐惧,取得患者配合,缩短手术时间;医生和护士要配合默契,以顺利完成手术任务;手术物品准备要充分,要对手术相关仪器进行全面了解,可独立解决术中出现的小故障;专人管理手术设备,定期检查并维修,以免术中发生故障。
总之,骨科无菌手术的术后切口感染一直是医生和病人担心的问题,是影响手术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一旦感染可引起严重并发症,在感染的预防工作中,可针对手术时间、手术部位、手术地点、手术类型、是否接台手术等其相关因素采取针对性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达到疾病防治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义生,王孔献,谢金则,等.骨科术后感染[J].中华骨科杂志,1991,(1):58-60.程少霞,蒋敏,刘标英,等.
[2] 动态条件下洁净手术室污染状况与相关因素分析[J].护理研究,2008,22(7):1852—1853.
[3] 宫庆月,矫玲.动态条件下洁净手术室污染监测与医院感染管理[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06,5(1):11-13.
[4] 龚喜雪,卢梅芳.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手术室护理干预. 2011,8(3): 91-92.
[5] 曹艳冰,戴红霞,常后婵,等.洁净手术室第1台手术与接台手术空气质量的对比研究[J].护理研究,2007,21(7):1943—1945.
[6] 胡国庆. 空气洁净技术及其在医院的应用[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3,2(4):329-333.
[7] 朱长芹. 洁净手术室的管理与维护.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8B):159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