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贸易效率及贸易潜力研究

来源 :价格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xdn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中国对EEU成员国出口贸易为视角,运用SFGM模型,选取2009-2018年的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的数据对贸易效率及贸易潜力进行了测度.研究结果表明,欧亚经济联盟各成员国的经济规模、双边政府廉洁、贸易自由度、物流绩效、OFDI、共同边界等对中国出口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通货膨胀也对出口起到促进作用,但作用不显著.双边的地理距离、是否内陆国、关税税率、汇率等对中国出口欧亚经济联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汇率也具有抑制作用,但不显著.根据研究结论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即加强双边合作,提升清关效率,完善基础设施质量,便利贸易和运输效率,提高物流服务质量;进一步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提高商品运输的效率,清除双方隐性贸易壁垒;加强政府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加大信贷资金配置规模;积极推动中国与EEU成员国建立自贸区;实现双边资本、信息等资源的共享,从而提高贸易效率,减少贸易阻力.最终着眼于命运共同体及全球价值链视域,推动双边贸易发展.
其他文献
内贸和外贸都是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二者具有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作用.长期以来,中国一直实行内贸和外贸两条线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经济和贸易发展的客观要求.在
中国古丝绸之路完美呈现了中外文化交流到文化贸易的发展历程,它不仅是中外商品交易的历史,更是中外文化贸易发展的历史.应借助“一带一路”建设契机,在加快中国与沿线国家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