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非常给力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tcool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使用的日益普及,讯息传播迅猛加速,网络新词新语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一些反映社会生活的词语,如:艳照门、郭跳跳、打酱油、食草男、洗面帝,追客、裸官、山寨、雷、囧、姜你军、糖高宗、油你涨、苹什么、海豚族、你妈喊你回家吃饭、神马都是浮云、我爸是李刚等,先由某些网民在网络论坛或博客上使用,然后一下子在网络上蹿红,又从网络新闻渗透到其它媒体之中,网络新词“给力”就是其中的一个突出代表。从“给力”偶尔现身,到成为网络明星,再到大众追捧,然后隆重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成为一个标志性的事件被人们记取,步伐之坚定,力量之强大,效应之轰动可谓“非常给力”!
  一、“给力”何许词也?
  据查,“给力”原是中国北方的土话,“给劲”“带劲”的意思。还有一说是,从闽南话演变过来,表示某个事件或某种现象给人强烈的刺激,让人精神振奋。
  该词在现有的很多词典上都未能查到,清华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管理中心研发的网络学堂解释为:
  给力(gěi lì):①形容词,很有帮助,很有作用,很给面子;很牛,很来劲,很酷。②叹词,牛,棒,酷,带劲。③动词,给以力量,加油。
  二、“给力”的给力旅程
  悟空的一番话是“给力”一词的渊源。“给力”最早出现于在由“cucn201”配音组配的六集《搞笑漫画日和》中,“这就是天竺吗,不给力啊,老湿。”
  南非世界杯是“给力”一词火爆的助推器。世界杯期间,网友们说的最多的词不是“越位”,不是“进了进了”,而是“给力”。“给力”逐渐成为热词,广泛流行,人气狂飙。近日,一打开腾讯QQ,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就可以看到,“给力”已成为众多中国网民的口头禅。
  “给力”有了洋装。为顺应“潮”流,帮助“给力”走出国门,善意的网民造出了新词“gelivable(给力)”“不给力”是“ungelivable”。看上去是英语,但现在老外绝对看不懂(将来很有可能是中国丰富英文词汇的又一贡献)。各知名微博对此进行纷纷转载,转发量很快破万。网友戏称,gelivable可能是有史以来传播速度最快的英文单词。
  “给力”走出网络,来到民间。不仅在网络上红红火火,在现实生活中,人气也疯狂上升,从“小众”变成了“大众”。在学校,学生们说“这课上得真棒,太给力了!”;在公司,职员们说“又给我们涨工资了,这boss真给力啊!”……
  “给力”华丽转变,从小家碧玉到大家闺秀;从乡间野老到文人墨客。2010年11月10日,网络新词“给力”闪亮登堂入室,成了中共中央的机关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的《江苏给力“文化强省”》一文标题中的一员,此后,频频亮相于各大报纸:
  (1)央行给力 货币政策名义宽松实转紧缩(《重庆晨报》2010年11月12日)
  (2)CPI创25月新高 食品给力74%(《沈阳晚报》2010年11月12日)
  (3)抗通胀工资是否能“给力”?(《成都商报》2010年11月12日)
  三、“给力”非常给力的缘由
  (一)不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而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给力”绝非一夜间堂皇进入党报的显著位置,而是整个外部环境、周围土壤早就发生润物细无声变化的结果。
  网络媒体地位的提升为给力的成长创造了舒适的环境。如今,网络已经成为除报纸、广播、电视以外的第四大媒体,越来越深入地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当中,每一个个体都可以在网络上发出自己的声音,网络已成为公民表达思想、参与社会最为便捷的方式。网络词汇因此得以从网上的“小热”有条件衍生为公众广泛参与的“大热”。“给力”一词,在这种舒适的环境中,一路走来,大放异彩。
  政治生态的变化,是党报活用“给力”的肥沃土壤。领导干部善用网络、青睐网络问政早就不是新鲜事。越来越多的领导干部都已上网了解舆情,上至党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总理温家宝的“什锦八宝”问政,下到各省市县官员将亲自上网、了解舆情。《人民日报》的读者较多是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其活用“给力”,无疑顺应了网络问政这个趋势,无形之中也是鼓励与赞同。
  (二)鲜活与传统的比照,“给力”让《人民日报》很给力
  “给力”鲜活的网络属性与《人民日报》严谨规范的风格之间产生了强烈的反差。它在《人民日报》上的出现让人们眼前闪亮,也使中共中央机关报显得很青春、亲切、真诚、平等。这种表达方式人民群众喜闻乐见,能够实现读者阶层的大跨越,大大增强传播的有效度和广泛宣传的力度。
  “给力”一词幽默诙谐,青春时尚;生动活泼,内涵丰富,虽然不含什么宏大的意义,但它的出现也增添了不少活泼因子,也是对僵化文风的一种消解。体现了中共中央机关报和老百姓一起呼吸,一起感受,一起思考,共同推进中国社会大步前进的强烈愿望。体现了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建构和谐社会的办报理念。
  (三)“给力”是时代的一个音符,《人民日报》是时代的一个媒体
  语言反映社会的变化和发展,是活的东西。生活的日新月异,新事件的不断发生,中国语言很强的架构能力,网络的推动和创新,使得很多新词不断产生、不断淘汰、也在不断地补充,描绘出社会时代活力四溢的乐章,“给力”就是社会时代发展变化中产生跳动的一个音符,即使它会是“昙花一现”。网络新词新语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语言,更重要的是它们反映了社会时代和民众的诉求,是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比如“柜族”是对“蜗居族”表现出的苦笑和无奈;“蒜你狠”有对物价上涨的调侃;还有“躲猫猫”“楼脆脆”等,都包含有情绪和感情的表达,包含有对事对人丰富的态度。
  《人民日报》是党中央的机关报,宗旨是为人民群众服务,当然应该关注社会时代和人民群众的声音。《人民日报》关注网络、使用网络词汇,调整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让“给力”隆重登上头版头条,正是党报顺应时代潮流之举,是亲近网民、对民意“给力”的侧面反映和真实体现,也是网络文化正在被国民接受,被主流媒体认可的时代明证。
  
  参考文献:
  [1]杨彬.“草根”的流行及其演化的内在机制[J].修辞学习,2009,
  (6).
  [2]曲丽玮.小心被雷[J].语文建设,2008年增刊.
  [3]仲宁.流行语中的大众心理[J].安康师专学报,2006,(3).
  [4]于根元.应用语言学前言问题[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钱书新 广东梅州 嘉应学院师能教学部 514015)
其他文献
本试验结果表明:“两广二号”即时浸酸种在盛产卵后用24~25℃、湿度75%~80%保护,经过15h~30h、积温220~450℃为浸酸适期范围;经过18~22h、积温270~330℃为浸酸的中心时期。生产上一般掌
说到“出牌”,大家都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都玩过牌,以下用例中的“出牌”即是其本义。  (1)两名“麻友”打牌时,因一人出牌太慢,两人发生口角争执,其中一人操起凳子将“麻友”的鼻梁砸断。(《新法制报》2009年5月25日)  (2)打牌时也按顺时针方向轮流出牌,每人1张,出齐4张为一墩牌。(《投资者报》2009年9月14日)  下面例子中的“出牌”却比较特殊。如:  (3)两名美国女记者毫
“物曰东西”虽然由来已久,但“东西”一词的起源却一直没有有理而且有据的说法。本文指出:常见于五代两宋的“动使”一词与“东西”词义相近,读音相仿,兴替时间相接,很可能
语言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在流行语使用频率不断增大的过程中,其语用范围、指称对象等也在慢慢发生变化。流行语ABB模式脱胎于2008年的“范跑跑”一词,后又不断应用于建筑领
摘 要:为使日本学习者有针对性地纠正普通话音位u的发音,本文通过听辨和声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日本学习者普通话音位/u/的偏误类型进行了归整和分析。我们发现元音u的问题并不仅仅是舌位靠前,圆唇度不够,还受声母、日语音位变体、在韵母中所处位置以及汉语水平等因素的影响,/u/存在7种不同的主要偏误形式,它们分别是:[]的展唇化、[]的前化、把[u]发成前高圆唇元音[y]、把[u]发成舌尖元音、[u]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