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hao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当前我国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情况下,高职院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落实,可以指导学生正确选择就业方向、指导学生提升就业技能、指导学生了解各个行业等,提高学生就业实力。而要想实现这一目的,切实有效的落实就业指导工作,就要构建完善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为就业指导提出意见并予以约束,促使就业指导充分发挥作用。基于此点,从分析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和特点展开,明确当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探究构建健全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对策。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就业理念;构建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5)22-0048-02
  在现代化的今天,就业形势日趋严重的情况下,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这使得即将就业的大学生对就业指导的需求尤为迫切。对此,高职院校应当构建完善的、健全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支撑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科学、合理的落实,正确的指导学生择业、就业,尽量帮助学生走上自己心仪的岗位。所以,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构建是非常必要的。
  一、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和特点分析
  2015年全国大学毕业生总数达到749万人,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比2014年又增加了22万人。在这样竞争激烈的就业形势下,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当然,除了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之外,还有待业学生,这使得社会待业生群体较大。从就业形式来看,就业分布并不平衡。具体来说就是很多就业的毕业生都将就业地点选在北、上、广等一线或二线城市,很少有就业的毕业生选择待遇不佳、气候恶劣的新疆、西藏等地;而工作类型上,技术类、管理类、服务类的就业的毕业生较多,一些比较冷门的、就业机会小的岗位或一线生产工作上的毕业生较少。由此可以充分说明,因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地点的选择、工作类型的选择、待遇要求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毕业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
  随着教育的现代化,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是社会进步和国民素质提高的必然要求和趋势。此种情况下,大学生的就要格局就要经历有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过程。因此,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特点就表现为:
  其一,逐渐大众化。高职院校的“门槛”已经不高了,从高职院校准备毕业的学生应当放低姿态,正视大学生就业这一普通的社会现象,从而正确定位自己的水平,选择适合的自己的岗位,切勿高估自己。其二,对毕业生要求提高。在当前我国产业升级、生产力提高的情况下,机械化设备的广泛应用代替了劳动力。此种情况下,企业对就业的毕业生提出更多的要求,促使其脑力劳动较强,解决当前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
  二、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基于以上内容的分析,可以确定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构建是非常有意义的,其可以支撑就业指导工作有效落实,帮助学生缓解就业压力,解决就业难题。但综合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构建和应用情况来看,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
  (一)对大学生就业理念的指导存在欠缺
  大学生的就业理念直接决定着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和择业方向。在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中应当明确说明大学生就业理念指导的重要性及具体的指导内容,促使就业指导工作人员,正确引导大学生,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理念,在就业和择业过程中,不盲从、不跟从,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才能使学生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找到属于自己的岗位。但是很多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中并没有明确说明大学生就业理念方面的指导,促使学生就业理念不合理,盲目的、错误的就业和择业,与广大毕业生一样选择一线、二线城市,最后发现大城市紧张的生活节奏、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并不适合自己,浪费自己时间,还影响了自身的发展。
  (二)就业指导队伍的整体水平不高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需要一支强有力的就业指导队伍来具体落实各项就业指导工作,根据不同专业、不同类型的学生,为他们提供适合的就业指导、就业技能培训等,同时根据当前就业形势及大中型企业人才需求情况,有针对性地教育学生,促使学生在就业大潮中,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选择适合的就业岗位,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竞争岗位。但是,目前诸多高职院校并没有建立专业的、高素质的、能力强的就业指导队伍,就业指导人员在具体落实就业指导工作中,或敷衍了事、或对当前就业形势不清楚、或理论化地说明就业情况,导致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趋于形式化,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不重视学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造成了资源浪费。
  (三)就业指导未能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
  在现代化的今天,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和发展的情况下高职院校应当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来搭建就业指导平台,及时获取就业信息,并向学生发布就业信息;发布就业指导课程内容,让学生了解就业指导课程;发布就业相关资源,以便学生下载资源,不断提升自己的就业技能等,这样学生才能够根据就业信息,有目的的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但目前高职院校所建立的毕业生就业网站过于简单,其主要用作用是发布就业信息。这使得毕业生就业网站的作用没能充分发挥出来,帮助学生提升就业和择业。
  三、构建健全的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对策
  面对当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存在诸多问题的情况,应当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来重新构建体系,促使体系健全、完善、实用,支撑就业指导工作有效落实,帮助学生正确的就业和择业。
  (一)打造专业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
  在当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就业指导队伍不佳的影响下,就业指导工作开展不慎。为了避免此种情况持续发生,高职院校需要打造专业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那么,如何打造专业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呢?
  其一,加强校内专业化就业指导队伍的建设。专业化职业化就业指导人员素质的高低是开展专业化就业指导、提高就业指导成效的关键。高职院校在强化就业指导队伍过程中制订健全的职称评定制度、奖励制度等,解除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发展之忧,并刺激和鼓励其良好的发现。其二,借助社会及大学城内资源作为校内就业指导的重要补充。在教育领域深化改革的情况下,为了强化高职院校人员素质,更好的落实就业指导工作,高职院校领导应当借助社会及大学城内部资源来培养和影响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强化工作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水平。
  (二)加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理念和就业心理指导
  一个人的理念决定了一个人的观念和选择的方向,大学生的就业理念直接决定着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和就业选择的方向。为了提高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应用性,在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中,应当根据当前就业形势及学生实际情况,设立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技能培训等相关方面的课程,有意识的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就业理念,促使学生正确认识就业。
  高职院校应当构建完善的、健全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支撑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科学、合理的落实,正确的指导学生择业、就业。而建立健全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需要通过打造专业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理念和就业心理指导、建立就业指导课程的质量监控评价机制等对策来解决大学生就业理念的指导欠缺、就业指导队伍的整体水平不高、就业指导未能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等问题,健全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帮助学生就业和择业,促使学生在社会中更好的发展。所以,高职院校中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构建是非常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孟晓红.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构建的对策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3(20):42-45.
  [2]张翠英.以人为本,深化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J].机械职业教育,2014(9):51-52.
其他文献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教学手段渐渐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普及开来。对新课改下初中语文信息技术的应用问题和应对策略进行简要介绍。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
期刊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尤其是想象作文,更是语文教改的“重头戏”。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注重从三个方面来训练和指导小学生的想象作文:积累中感知想象;阅读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