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龄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畸形”推广应用研究

来源 :当代医学(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jc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通过2000年至2002年,在乌鲁木齐七区一县15223名新婚妇女中从怀孕开始到孕后3个月末每日口服“斯利安片”(含0.4mg叶酸)的人群干预研究,评价小剂量叶酸增补剂对神经管畸形初发的预防作用。干预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的神经管畸形的发病率从服药前的32.52/10万下降至服药后的14.55/10万。这种经济简单、有效可行的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畸形的推广研究工作,可进一步在全疆范围内推广应用。为实现妇女儿童发展纲要、预防出生缺陷发生作出应有的贡献。 In this study, from 2000 to 2002, 15223 newlywed women in seven districts and one county of Urumqi were interviewed daily for the oral administration of “SiLian tablets” (containing 0.4 mg folic acid) from the beginning of pregnancy to the end of three months after pregnancy. Evaluation of preventive effect of small dose of folic acid supplement on neural tube defects. Interven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cidence of neural tube defects in Urumqi decreased from 32.52 / 100000 before taking medicine to 14.55 / 100000 after taking medicine. This simple, effective and feasible addition of folic acid to prevent neural tube defects in the promotion of research work can be further promoted in the context of Xinjiang.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outlin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women and children, make a due contribution to the prevention of birth defects.
其他文献
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反映着我们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审美追求.书法教育是优良文化教育传统,在提高学生思想素质、智能素质、审美素质以及强化人格力量等方面有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
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的优良传统,其地位和作用勿庸置疑,在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在全面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政治背景下,如何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如何突出思想政治
通过对嘉兴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类高职学生近三年的50余例重点关注人群帮教工作案例进行统计分析,在帮教工作中发现,艺术类高职学生因专业以及成长环境不同,心理健康的教育方式
摘 要: 审美教育对培养学生的高尚品格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相对于其他学科教育,语文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具有得天独厚的审美优势。在语文新课改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在审美教育方面的主渠道作用,从改革创新与全面育人的高度认真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想象力和情感力,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关键词: 审美 感知力 想象力 情感力 培养策略  审美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
①古堰画乡 ②大港头村瓯江边的“浙江第一树”  通济堰,位于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堰头村边,建于南朝萧梁天监四年(公元505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是浙江省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在2014年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是国际灌排委从2014年起开始评选的世界遗产项目,其遴选标准较为严格,必须满足建设年代在100年以上,在工程设计、建设技术等方面领先于其时代等条件。  通济堰
期刊
期刊
一、描写失真--观察少,想象多rn景物描写的前提是真实,如果描写失真,即使再生动,也会使文章的魅力大减.大家可能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马正惠得名画家厉归其真迹,“甚爱之”,但
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严重地危害了儿童的健康成长,如果孩子经常出现攻击性较强的行为时,家长切不可掉以轻心,必须及早予以矫治.针对儿童攻击性行为,在具有启蒙性与终生性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