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凝血活性在急性肺损伤中的变化及1,6-二磷酸果糖的作用

来源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597806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内毒素(ET)致大耳白兔急性肺损伤(ALI)过程中肺组织的促凝血活性变化及1,6-二磷酸果糖(FDP)的影响,研究FDP对ALI的可能拮抗作用.方法: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ET致伤组、ET致伤+FDP干预组.经静脉一次注射ET复制兔ALI模型.各组分别于0h 、0.5h、2h4h及6h 等不同时点测定呼吸频率、心率、血压、血气分析和血常规;于 6 h 点处死动物,测定肺组织中血栓烷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的含量,并行肺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致伤组静注
其他文献
1 临床资料 2002年1月1日至2002年12月31日全年门诊收治各类烧伤 25 923 例(表1).各个年龄组致伤原因以热液烫伤最多,尤其以小儿和老年为甚。小儿烧伤部位以头面部和四肢为多,而
1临床资料笔者分析我单位近13年来不同部位肺结核检查及资料齐全的病例300例,筛选出曾经发生误诊的56例进行分析,其中男性32例,女性24例,年龄26~72岁,平均49岁,病程半个月至1年,均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