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壳动物促雄性腺激素研究进展

来源 :海洋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7年Cronin首次报道了软甲亚纲雄蓝蟹(Callinectes sapidus)具有促雄性腺(Androgenic gland,AG),直至1954年Chamiaux-Cotton才第一次阐明促雄性腺在端足类跳沟虾(Orchestia gammarella)的功能,促雄性腺可以控制雄性生殖系统的分化。半世纪的研究,在甲壳动物促雄性腺的形态结构、发生和发育以及神经内分泌调控的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其他文献
1992年冲绳海槽地质调查时,在134站(126°56′7"E,27°30′0"N)共采集到3件玄武岩样品,其中1件取自134站表层样,另外2件取自134站柱状样中的118~143 cm处和193~218cm处
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方法克隆得到了一个2652 bp的盐藻(Dunaliella salina)胞浆hsp70cDNA全长,编码着650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推导的氨基酸序列有2个ATP酶结合位点和一个多肽结
根据2003年秋季黄河河流水体二氧化碳分压(p(CO2))的实测数据,结合水文、化学和生物等要素的同步观测资料,对河流水体p(CO2)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生物好氧呼吸